一、所属领域:惠民
二、案例类别:数字治理 市场治理 食药安全
三、案例名称
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智能化监管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四:案例简介
(一)背景目的
近年来,各地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见诸媒体:后厨卫生脏乱差、外卖产品制作不规范、三无产品泛滥;一些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加之违法成本低廉,导致一些过期、变质食品堂而皇之地流入超市饭店、农贸市场、街头小摊等供应终端……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牵动着无数消费者的神经。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着诸多难题:以多头监管、分段监管为主的模式,容易出现监管职责不清等问题;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存在滞后性,事后监管现象普遍,缺乏源头监管机制。
荣成市有常住人口近70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450余家(其中生产环节业户450家、流通环节业户7000余家、餐饮服务环节业户400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近10万人,食品安全监管压力较大。近年来,荣成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的战略部署和中央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和探索,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目标,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程,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依托,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实现政府、网格员、监管对象和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着力构建“舌尖上的安全”治理体系,让老百姓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二)主要做法
以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为方向,探索数智合治型市场监管新模式,全力建设线下线上一体化监管平台,融合明厨亮灶网格化监管体系、食品流通环节电子追溯体系,形成“一平台两体系”监管格局,打造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及问题处理反馈体制,建设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体系,全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1、打造智慧市场监管指挥平台
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建设“荣成市智慧监管指挥平台”,开发了“食安八方“APP,制作食品药品监管“食安地图”,实现全市监管对象“一图全览”。平台以远程可视化视频实时在线监管为主,建立市场主体信息库,集成商户管理,批发商管理,商品和品牌分类管理、质检报告实时查询,食品留校实时查看、隐患问题线上反馈整改、索证索票追溯等功能,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统计摸底、隐患排查等基础性工作提供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同时,平台借助微信和企业微信资源优势、对外开放的开发接口以及实时沟通特性,将监管工作任务细化,直接触达每个工作人员甚至普通群众,做到工作人员监管对象一体联动,信息直达,上下贯通,沟通服务“零距离”。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组成监督检查组,每天利用监控指挥平台对各监管对象实施不间断抽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实时反馈、认真整改。
2、建设食品流通电子追溯体系
通过数字化平台串联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等商品流通主体,建立完善的信息库,确保信息全面、各参与主体资质合格、流通商品合规合法。各参与主体通过系统平台,可实现上下游信息互通、全流程业务办理和台账自动匹配生成,打造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终端的实时、全面和精准的流通监控体系。积极推动城市食品流通与零售环节数字化升级,进一步保证数据真实性,同时降低各环节市场主体的成本,做到数据自动生成,数据永久保存,数据执法可依。
①整合流通主体信息库
全面整合生产及流通企业信息库,覆盖企业资质信息、流通商品信息等,实现各参与主体和流通商品的信息整合。
②流通环节数据全流程自动化
系统平台通过自动匹配上下游企业信息,实现生产商、分销商、销售终端和业务员之间的信息互通,大大降低各环节成本投入;购销台账线上自动生成,流通企业和各终端销售门店无需整理和报送纸质账单,通过商品流通数据自动化打破信息不对称,而监管部门则可直接通过后台查看各主体台账信息,确保流通商品信息可溯源;零售终端设置放心商家码,实现销售商品处于监管部门和市场共同监管之下。
③一车(店)一码实现精准管控
基于对生产商、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全面管控,介入商品流通车辆管理,通过放置放心车辆码,与交管部门合力整治商品流通车辆,精准打击违规经营商户和地下黑车辆,打造区域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环境。
④打造数字化监管后台
通过整合、分析商品流通各环节主体及监管数据,形成统一数据展示平台,为完善整体的城市监管能力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
3、构建明厨亮灶网格化监管体系
本监管体系主要针对终端商家进行的可视化监管,包含商家信息管理、网格化管理体系、线上业务办理及大众监督机制。同时,推动明厨亮灶监管模式向网格化监管转型,形成监管的网格化联动机制,通过网格化的强监管与社会参与双重机制提升针对餐饮商户的监管能力,降低监管成本。
①搭建监管平台,实现经营企业分类及信息汇总
通过本监管平台的铺展,确保所有生产及销售商家的资质等基础信息都录入系统,形成商家信息库和分类商家地图,便于定向监查;
②实施商家全覆盖网格化管理
全市范围内推动监控系统铺设,根据终端商家地理位置划分网格管理区域,并筹建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对区域商家全面而明确的监管体系。网格员在管理平台注册就职后,系统自动生成监管商家明细,明确每一个市场商家的监管职责归属,通过监管平台实现监管部门、网格员及商家之间的实时联动,监管部门及网格员通过系统监控功能,即可对所监管商家进行实时查看。
③建设业务处理平台实现全流程在线监管
系统搭建有业务处理平台,网格员利用监控平台发现问题后,可利用系统快捷键实时抓拍截图,同时进行相关问题的上传下达,网格员可通过实地到访或线上通知的形式督促该商家进行整改。在整改工作完成后,网格员及时回复整改情况,并拍照上传。所有业务处理数据实时备份,永久可存不丢失。
④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护航食品安全
开发面向群众的“食安八方”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商家端监控视频面向市场的有序接入,普通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搜索查询附近店铺的操作和卫生情况,并对店铺进行打分,提升监管效率及参与获得感。
(三)特色亮点
食品流通电子追溯体系,包含商品的质量和批次管理、物流车辆管理、市场流通主体资质以及产品流向追溯管理等,摆脱了以往依靠人力整理各类资质文件和购销台账的繁琐,也省去了监管部门逐一核对匹配带来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浪费,实现了商品流通环节数字化监管和追溯,精准的打击了假冒伪劣商品、地下黑车辆、黑作坊。明厨亮灶网格化监管平台通过后台实时监控,结合监管人员线上监管及办公系统,实现了问题及时发现、精准快速处理;通过监管平台,实现智能化、网格化的联动,确保食品安全每个环节都能纳入有效监管之下,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也使得群众的参与获得感大幅提升。
其一,利用监管平台可以实时查询食安地图上的食品有关单位店铺的位置信息,选中店铺后可实时直播此店铺后厨的操作和卫生情况,实现了对监管业户的实时监管。
其二,在业务处理平台上,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利用后台监控发现日常问题后,可随时拍照截图,直接下发整改指令给所属网格员,网格员通过实时的指令消息去往该店铺整改,完成后网格员实时回复整改情况,并拍照上传,相关联动数据做到永久可存不丢失。
其三,实现了索证索票手续的电子化。市域范围内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流通批发商通过监管平台进行入网登记后,利用监管平台将进货数量、产品批次、进货时间等数据实时实时录入数据平台,实现索证索票去纸质化。
其四,食安八方实现了商户端视频数据面向监管部门的有序接入,同时,群众也可以通过食安八方微信程序,搜索查询附近店铺的操作和卫生情况,并对店铺进行打分。
(四)应用成效
荣成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已经基于平台智慧监管的能力逐步向冷链企业及食品批发企业推广落地,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冷链企业的远程食品监管,进一步加强了冷链企业的疫情防控监管力度,通过批发企业仓库的监管,进一步落实了企业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系统运行后,监管部门摆脱了以往高人力物力投入、低成效的状况,使用少量人员进行更加及时严密的监管,并通过系统平台进行高风险类型门店筛选与重点布防,把之前的“事后监管”调整为精准及时的“重点风险预防监管”,引领食品安全监管进入新阶段。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的落地,有效解决了传统食品安全监管的诸多痛点,将政府监管与普通消费者的广泛参与相结合,倒逼餐饮行业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水平,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