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市以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促进教育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全面提升,以高质量的教育事业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日前,市蜊江小学召开研讨会,组织教师代表一同商讨新建校区内部细则。今年,市蜊江小学将在原址重建,进一步满足教学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市蜊江小学校长鞠文玲告诉记者:“新学校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东城区校舍紧张问题,满足正常教学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我市投入1.87亿元,对市蜊江小学、府新小学等4所市直学校进行校舍改建。同时,全面规范15所小区配套园的建设,目前,自在香滨、书香世家等6所幼儿园的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市青山路实验幼儿园书香园园长汤冬梅介绍道:“幼儿园内配有满足幼儿成长需要的科学发现室、美术室、建构室、图书室等多种专用活动室,能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记者从市教育和体育局基建装备科了解到,按照工作推进计划,市教育和体育局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台账,通过倒排工期、压实责任、督导进度,高规格把关,高标准验收,让教育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利民。
近年来,我市共计投入8.2亿元,统筹推进了新三中、一中、青山小学、新体校的建设。此外,还打造了校外高端研学基地——青少年科教中心,实现全市教育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
“荣成的教育发展得越来越好,学校里的设施、设备也越来越完善,把孩子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作为家长我们都非常满意。”市民曲玮娜笑着告诉记者。
由市委、市政府投入6亿元建设的市青少年科教中心工程今年暑期正式投入运营。中心位于市奥体中心南侧,西依樱花湖,东傍桑沟湾,是我市青少年文体活动基地二期工程。在功能定位上,中心坚持多元化、全覆盖,所有项目以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为主线,设置“阅览体验、社团培训、科技展览、运动健身”四大功能区,配备5万套图书规模的图书馆、可容纳300人的小剧场、宽8米长50米的标准赛道游泳馆,以及休憩站、咖啡吧等休闲服务设施,开设语言、美术、音乐、科创等四大类培训课程,是我市打造的集德育、科普、阅览、培训、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青少年校外教育综合平台。
市青少年科教中心副主任乔振华表示,市青少年科教中心在运营上将实行开放性、市场化原则,坚持公益普惠与专业服务相结合,不仅会成为我市青少年体验探索、自主创新的成长发展平台,还将成为全面呈现荣成城市文化的新地标、全面展现荣成城市魅力的新名片!
发展高质量教育,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围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我市率先推动“职称能上能下”制度,同时在全市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市第二实验中学副校长刘志杰就是轮岗交流的其中一员,他表示,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学习,让自己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教育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为荣成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我市还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教师成长学院,从不同层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目前,已开展教师培训80多场,培训2.8万人次,组织校长答辩论坛活动40多场、“小革小新”推介活动23场。
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总督学刘忠伟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和体育局将通过借助外力和深挖潜力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动特色学校建设。通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全员精准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精气神和业务素养。通过扎实开展好课后托管服务,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