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医疗卫生>健康科普
    • 索引号:113710823285078333/2021-10728
    • 发布单位:荣成市卫生健康局
    • 内容分类:健康科普
    • 成文日期:2021-12-09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高血压眩晕煎三草

时间:2021年08月04日 15:50 来源:荣成市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范畴,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肝,病因包括外邪入侵、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等。该病发作时与肝阳上亢相关,表现为面赤头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因此,清热、活血、泻火、调肝为中医治疗高血压眩晕的思路之一,在此分享一则从肝火论治的清肝泻火方。

具体为:夏枯草、豨莶(音xī xiān)草、石决明各30克,益母草10克,决明子2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是清泄肝火的良药。豨莶草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的作用,益母草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二者配伍,常用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养血调经。决明子味甘、苦,性凉,入肾、肝经,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功效;石决明味咸,性寒,入肝经,善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适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头痛、烦躁易怒、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诸药配伍,有清肝、泻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眩晕。需注意,高血压眩晕患者应少吃寒凉、辛辣刺激食物,可通过练习六字诀、虎步功,改善血液循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