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瞄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当前目标,着力打造“温情人社”,服务建设大局,持续推进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一、强化欠薪风险隐患排查。以工程建设、渔业、装卸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领域为重点,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渔船综合管控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实行欠薪风险隐患问题的每周常态化排查,将功夫用在平时,避免春节前等重要时期问题集中爆发。今年以来,排查化解农民工欠薪隐患问题68起,涉及农民工工资1200万元。
二、严厉惩治欠薪违法行为。针对岁末年初、年中等欠薪问题易发多发时间节点,以工程建设、渔业生产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强化部门执法联动,通过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形成对欠薪问题管控的高压态势。突出欠薪源头治理,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行政执法与公安刑事司法衔接,采取联合约谈、联合办案、联合处置等手段,从严从快查处欠薪案件。今年以来,已立案查处各类欠薪案件53起,解决农民工工资406.2万元。
三、主动开展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定期开展劳动保障“精准”普法活动,主动对接用人单位,实行上门“点单式”普法服务,2021年以来已组织对九龙城购物广场、三星重工、鑫弘重工、泰祥集团、鑫发控股集团等企业,莱荣铁路、东方红养生社区、碧桂园·梧桐府等项目进行了上门普法培训,累计培训580人次,切实提升了用人单位依法经营的意识,有效地助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宽普法维度,通过微信公众号解读涉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及时宣传涉企新法。
四、严格按照检查计划开展检查。严格依照上级安排及工作计划,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开展各项专项检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不得随意增加检查频次及检查项目,减少对企业的执法干扰。2021年重新建立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执法人员名录库,今年运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开展3次执法检查,检查企业127家,督促19家企业整改违法行为。
五、推进执法检查与信用等级挂钩。对上年度信用等级为A+及以上等级的用人单位,可实行单年免检,只通过劳动用工管理信息系统报送用工数据,不需提交纸质资料。今年开展的2020年度劳动保障监察书面材料审查工作中,对19家上年度信用等级为A+及以上等级的用人单位实行了免检。
六、推行《劳动保障监察失信提示书》制度。在行政执法中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企业创新采取先提醒后处理的人性执法方式,向企业下达《劳动保障监察失信提示书》,为问题企业敲钟提醒,督促企业自觉整改欠薪等违法行为,避免因违法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