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作为全市工业主管部门,市工信局有哪些具体落实举措?答:工信局认真贯彻全市深化高质量发展会议部署要求,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的目标,强化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结合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以产业为王,谋划在先,发起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吹响向产业振兴进军的冲锋号。一块,是引导本土企业骨干扩张。

访谈时间:2021年7月6日

主题嘉宾:党组书记、局长 洪加耀

访谈内容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作为全市工业主管部门,市工信局有哪些具体落实举措?

答:工信局认真贯彻全市深化高质量发展会议部署要求,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的目标,强化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结合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以产业为王,谋划在先,发起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吹响向产业振兴进军的冲锋号。

一块,是引导本土企业骨干扩张。从今年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对部分发展意愿强烈,有快速膨胀和做大做强潜质的中型企业,每年筛选10-15家进行重点培植,培育一批快速崛起的企业方阵。今年筛选13家企业作为重点培植对象,并纳入冲击新目标企业后备库。对这13家企业设定发展目标,年内指标增幅能达到威海市设定奖励标准的,即可享受10—20万元资金奖励。每月调度入库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干部挂包企业工作,着力打通制约企业快速膨胀的所有关卡,解除企业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谋发展促膨胀。1-5月份,13家冲击新目标后备库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7.9%。

一块,是延伸“产业链”。重点抓好产业链梳理与强链补链工作和产业链精准招商。产业链强链补链方面,根据市政府部署,工信局负责认真调研梳理了房车、电机、船舶及海工装备、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制品及医药、新材料等6个重点产业的产业链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并制定了重点项目推进责任分解台账。6月底前,这几条产业链梳理情况均经市政府办公会研究审议通过。产业链招商方面,工信局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挂帅、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分管各自不同产业领域的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链招商行动专班,负责产业链招商的总体方向、招商任务和关键环节。实行周例会调度,月例会通报机制;通过细化任务分工,夯实责任,主动深入研究各自分工产业领域的产业链情况,找到产业链的痛点和招商合作的利点,持续跟踪服务找到切入点。上半年,通过在产业链招商方面精准发力,取得积极成果,共收集产业链招商线索20余条,确认在谈项目4个;6月底,卓航房车项目正式落地,完成上半年招商引资任务1375万元。

第三块,就是进行智能改造提升工程。工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项目和技术需求摸底调研,以山东省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荣成专场云对接会为契机,对接企业40余家,建立智能化技改需求台账,并牵头完成了《荣成市智能制造三年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3月份,组织财政、金融以及部分智能改造意愿强烈的企业赴浙江杭州等地考察学习,重点了解当地政府部分在推动智能化改造方面的政策做法。4月份牵头组织华工赛百与我市签定合作协议。5月份邀请浙江省经信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大连华信、思爱普等智能改造供应商走访我市成山集团、达因制药、华力电机、康派斯、海都食品、歌尔微电子等企业,实地考察企业智能化改造情况。6月上旬召开了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征集诊断会议,邀请华工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专家,分享智能制造服务经验,并就我市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作开展诊断评估,目前已筛选10个企业智能改造项目列入智能改造重点项目库。


问:2020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答: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深化高质量发展精准部署下,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巩固,工业生产继续稳定恢复,装备制造业持续增长。总体来看,1-5月份,全市262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0.7亿元、营业收入185.7亿元、利润1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14.3%、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在各重点行业中,海洋食品板块,1-5月份,128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9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同比持平。船舶及零部件行业板块,1-5月份,累计制造完成整船39艘,造船完工量6.8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82艘、28.2万载重吨。17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17.7%。汽车及机械制造板块,1-5月份, 41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9亿元、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37.5%;实现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14.7%。

上半年我市工业运行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工业企业过千万纳税额占比过半。1-5月份,全市纳税前100名企业完成纳税总额11.1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完成地方级纳税6.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市27家企业纳税超过1千万元,其中有13家是工业企业。其中,2家企业纳税超过1亿元(达因制药完成纳税总额1.08亿元,成山集团完成纳税总额1.05元);2家企业纳税超过5000万元(石岛集团完成纳税总额7042万元,黄海造船完成纳税总额5498万元)。

二是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我市列入威海重点工业投资项目32个,已开工项目29个,总投资90.6亿元。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6.3%。48项荣成重点工业项目1-6月份完成投资33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51.1%。南极磷虾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和高档海产品深加工建设项目2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其中,南极鳞虾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1-6月份完成投资3000万元;高档海产品深加工建设项目, 1-6月份完成投资9800万元。

三是工业用电量保持稳增长。1-5月份,全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其中工业用电量完成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工业用电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问:干部挂包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深化服务企业的务实举措。工信部门如何推动挂包工作走深走实上做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答:一是在挂包企业、挂包干部范围确定上精准匹配。在挂包企业范围确定上,确定好三个层面进行针对性挂包。第一层面就是优化确定好百家骨干引领挂包企业范围,即在2020年度80家骨干引领企业的基础上,从226家重点挂包企业中再筛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较强发展欲望的20家企业(名单及选定标准见附表)纳入骨干引领企业挂包行列,组成100家骨干引领企业实施一体调度。第二层面就是确定好百家重点成长企业范围。筛选100家技术含量高、高成长性、具有具备快速膨胀潜力的企业,纳入重点成长企业行列,以挂包助力,引导企业快速培育长成。第三个层面就是确定好联系后备企业范围。除挂包企业外,确定60家后备培育企业范围。这部分企业暂不纳入挂包考核,设定1-2年挂包后备观察期,根据企业经济指标情况、发展态势适时调整进挂包企业范围。在挂包干部选配上,优化提升挂包干部与挂包企业的匹配度,进一步按照行业相近原则的进行匹配调整。骨干引领企业由市级领导干部和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挂包;重点成长企业由其他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经济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挂包;后备培育企业由其他部门副科级干部进行联系服务。

二是在考核内容上要完善提升。做到“两加大”、“两增加”、“两减少”。“两加大”就是加大纾困解难事项、经济指标完成值两项指标的赋分比重,重点是在企业上市、融资等重大纾困事项上加大权重分数;“两增加”即增加“科技副总”服务企业评价、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使用率两项考核内容;“两减少”就是减少企业满意度、走访次数两项指标赋分比重,突出挂包实效,提高认定赋分的标准门槛、拉开档次。通过考核权重调整,更加有效体现挂包工作实效。

上半年,工信局扎实履行干部挂包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调度职责,督导183名挂包干部深入200家挂包企业走访调研,完成“一企一策”挂包工作方案制定。下发工作提示4期,下发通报2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次,6月下旬,分六个组筹备召开了挂包工作座谈会。1-5月份,200家挂包企业提出土地、用工等问题381个,已解决213个, 168个正协调解决(其中需市级层面统筹协调解决的问题13个);督办解决年初挂包座谈会企业反映问题49项。1-5月份,100家骨干引领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23.9% ;实现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30.9%;上缴税金10.4亿元,同比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研发投入5.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6%。


问:工信部门在推动我市信息化加速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成效如何?

答:一是打基础。成立了全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进工作专班,推进全市新基建建设。共解决进场难问题89处,转供电电价偏高问题153处,转改直站点76处。到目前为止,已建设5G站点518处。预计2021年底可实现建站800座,2022年总量达到1200座。可实现市区5G网络连续覆盖,逐步向乡镇延伸覆盖。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基础建设。浦林成山成功接入威海二级节点,年解析量达到20万次,康派斯车辆、华力电机也在积极对接威海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二是建平台。以浦林成山和康派斯车辆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积极进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浦林成山绿色轮胎研发制造工业互联网协作平台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信息、开发流程、生产制造及水、电、汽等能耗分析的管理,使企业成本下降15%,产能增长20%,利润增长20%,用工减员10%。康派斯车辆与海尔卡奥斯合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实现订单增幅62%,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2%,交货期缩短42%,一次性交检合格率达到95%。今年正在打造鑫发海洋食品工业互联网平台、华力电机“智慧电机运营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阅芯电子“集成电路模块动静态参数智能检测平台”、皇朝马汉“基于区块链和标识解析——食安码追溯防疫平台” 等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是广应用。在“两化”融合贯标及上云方面,共有26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14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累计上云企业达到602家,上云项目135个,共获得“云服务券”补贴246万元,节省信息化投入900万元。在5G场景应用上,荣成马拉松赛场利用5G基站对现场信号进行实时回传,实现比赛网上全景直播;爱伦湾海洋牧场利用5G网络实现海洋牧场5G+全景监控;悦多果业“5G+智慧果园”、国核“5G+智慧工地”等5G场景应用项目正在建设中。在数字化车间建设上,指导浦林成山和华力电机成功申报2020年威海市数字化车间;目前正打造达因制药、歌尔微电子、百合生物等数字化车间。


问:服务企业是工信部门为企业办实事的重要一环。今年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今年,工信局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推动惠企服务更精准,更深入。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科技副总”挂职企业服务。会同武汉理工威海研究院,强化“科技副总”工作调度,科技副总挂职服务取得实质进展。上半年共有8名科技副总对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4个。举例说明,4月5日-18日,尹海斌老师到众泰防爆电机,就高效永磁电机开发、电机智能制造开展调研合作,完成了三款高效永磁电机的设计。4月21日-25日,向祖权老师到鑫弘重工,就船体表面油漆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回收与处理、船体表面除锈新工艺和“船舶现校管测量与再现系统”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二是强化应急转贷平台服务推广。严格转贷手续,强化转贷服务,尽量缩短还款放款间隔时间。从2020年7月以来,67笔应急转贷业务实现平均转贷时间3天。结合企业培训、走访调研、公众号推广等形式,推广宣传应急转贷平台,提升企业对应急转贷业务的知晓度和信赖度。2021年以来,已完成应急转贷业务27笔,实现转贷额度3.8亿元,惠及企业32家。

三是强化企业培训。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企业中高层培训工作,建立了130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群,引导企业通过平台报名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3期,参与培训150多人次,惠及企业120多家。组织全市13家房车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到武汉理工大学参加培训班,提升企业人员经营管理水平。


问:工信局牵头的涉企政策包括哪些,落实成效如何?

答:工信局牵头落实的涉企政策,主要依据是与财政局共同制定的《荣成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从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房车生产企业及专用零部件配套企业、海洋生物科技企业特色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培育行业单项冠军、扶持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机器换人”工程、支持总集成总承包商业模式示范应用、支持信息化建设项目、支持参与“两化”融合贯标、鼓励工业企业“小升规”、推进工业质量品牌建设等11个方面,对符合扶持标准的我市工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逆势增长,共完成549.1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15.1 %;组织48家工业企业升规纳统,同比增长66%;获批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1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个,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各项创新成果获批数量均居威海市各区市前列。4月份,经与财政局现场核实确认,我们最终核定2020年度涉企奖补资金1496.68万元。


问:工信局抓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答:工信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守住底线,采取务实举措确保修造船、一般化工、民爆行业持续安全稳定。修造船领域,1-6月份对28家修造船企业日常检查实现8轮全覆盖,牵头船厂管控组开展联合检查23次,查找整改隐患137处。建立领导分包机制,11名班子成员分头对船修造船企业进行督导检查,完成3轮全覆盖督导。4月份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鑫弘重工23项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13次,受训企业人员5200人次。一般化工领域,4月份组织化工生产企业到威海化工产业实训基地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督促17家化工生产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并进行了2轮全覆盖检查。6月15日,组织全市化工企业及相关部门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陪同省化工专项行动办督导组对浦林成山、荣鹰橡胶两家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专项督导。1-6月份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89处。民爆领域,5月20日,组织为期一天的“停产反思日”系列活动,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培训提升防范技能。1-6月份组织对民爆企业的各类检查1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