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积极向上争资立项
累计争取到位上级资金8263万元。①争取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686.6万元;②争取省重点水利工程资金1758万元;③争取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232万元;④争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资金163万元;⑤争取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资金506万元;⑥争取农村供水提质工程资金499万元;⑦争取山洪灾害防治资金18.4万元;⑧争取专项债券3400万元,其中高落山水厂管网延伸项目2500万元,省重点河道治理项目900万元。
2.突出抓好重点项目推进
①沽河水质提升工程。投资550万元,在成山轮胎厂至南山路大桥段,铺设3.4公里600毫米的补水管道,2月已完工;投资1260万元,实施沽河小岳家至东兰家段拦蓄工程,建设橡胶坝2座、拦河坝2座,同时进行河道清淤、生态护岸,目前该段拦蓄工程已于6月完工。
②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上级资金484万元,对2020年新摸排潜在隐患的小蒿泊等7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重点解决大坝漏水、排水设施缺失、溢洪道下游不畅通等问题,5月底完工并通过蓄水验收;投资397万元对新增北花园等8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6月底完工并通过蓄水验收。投资49.6万元对北曲格南等16座小型水库进行安全鉴定,5月底完成安全鉴定并通过专家评审。
③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工程。投入资金362万元,对全市151座小型水库进行维修养护,消除水库设施老化等安全隐患,工程已于5月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完工。
④大力开展全市水库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4座大中型水库标准化创建工作已完成;小型水库标准化创建工作已于2月底组织召开各镇街水利分管负责人会议,并开展小型水库标准化相关政策培训,具体创建工作预计12月完成。
⑤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自然变化项目。投入资金200万元,对8个移民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主要包括硬化河道、平塘,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现已完工。
⑥长会口水库工程与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胶东输水干线工程。加强与威海市水务局及省水利厅沟通联系,做好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督促相关镇街做好配合调研工作,先后三次到省水利厅沟通争取立项,目前,工程已通过发改委及水利部审核,并列入水利部水安全保障规划,后续将由两部门联合上报国务院,争取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胶东调水增能工程现阶段结合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及水资源供需形势等因素,报送调江水量4000万立方米,目前正积极配合山东水发技术集团进行调水路线等的前期规划设计。
3.科学做好水旱灾害防御
按照“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总体要求,统筹部署,扎实采取系列措施保障防汛抗旱工作顺利进行。
①强化责任分解落实。对155座水库逐库落实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对4座大中型和26座小(1)型水库全部落实市级领导挂包;制订印发4座大中型水库、151座小型水库、4条市管河道防御洪水方案等,对51座头顶库及26处低洼易涝区,全部修订了应急预案、落实了受灾转移路线和转移责任人;组织部门和镇街结合应急预案修订,全面开展实战演练,目前22个镇街已全部完成演练。
②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目前已对在建和已建水工程开展了防汛安全大检查,并投资881万元,分两批对15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现已全部加固完毕。
③做好防汛物资储备。目前已储备麻袋和编织袋等8.8万条、土工布3万方、救生衣1200套、砂石备料4万方,在成山镇、城西街道、斥山街道建立3支600人的抢险预备队,确保在各种险情发生20分钟内抵达现场。
④提高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能力。投资400万元对全市4座大中型水库实施监测自动化改造,现已全部改造完毕,21座小型水库自动水位监测设施新建工作目前进度30%,预计8月完工。
4.稳步推进农村水利工作
①城乡供水管理一体化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县级农村供水公司管理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的管理模式,组织将全市单村供水村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统一移交市水务集团,年内计划移交150个村。目前已有30个村达成移交意向,28个村已签订移交协议。
②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工作。以提高供水保障率为重点,积极解决项目建设难题。投资4500万元,实施高落山水厂至上庄、虎山管网延伸工程,目前已于4月完成工程设计方案和招投标工作,基本完成虎山、滕家区域临时评估,正在组织上庄区域临时占地评估补偿工作,已召开项目启动会,组织中标单位供货,工程进度20%,预计12月完工。
③水利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助项目。项目计划在大疃镇、王连街道加固塘坝3座,新建平塘3处,扩建平塘13处,建成后可满足周边3000亩农田的灌溉。目前该项目已启动,其中8个已完工,整体进度67%,预计10月完工。
5.大力开展依法治水工作
①涉水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深入。利用“线上+线下”多平台、全方位积极开展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期间共出动宣传车30台次,印发宣传单50000余份,使群众水法意识和参与用水节水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②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严把水资源论证审查、取水工程验收、许可审批三个“关口”,严格按照“水利核准、纳税申报、地税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原则,积极开展水资源税改革工作,现已对181家取用水单位下达用水计划指标并完成录入工作,目前无企业发生超计划用水;对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荣成宝竹肉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企业开展用水检查,规范取水行为。
③推动节水型社会创建。投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20万元补助荣成邱家水产有限公司水务分公司管网改造建设项目,对项目2580米老旧管网进行改造,目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项目的实施降低了自来水管网漏失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和频次,上半年共开展各类水政执法巡查43次,查处自备井问题企业25家,现已全面整改完毕,水事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⑤加大对新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力度。有序开展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普查,安装并应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系统,督促省级“第四批”下发的4个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及时整改,现已整改完成3个,预计6月底全部完成;深入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整治,对全市73个水土保持项目开展违法违规项目问题排查认定工作,其中需整改的37个项目已全部整改到位;积极推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工作,申报报告现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水利厅。
二、存在问题
1.塘坝工程存在建设标准低和管理不到位问题。我市现有918座塘坝工程,点多面广的塘坝工程,多为村集体或个人建设,建设标准较低,且大部分塘坝工程无放水洞,抗御洪水能力一般。同时塘坝工程管理人员欠缺,维修资金难以落实,汛期必须加强值守,及时处置各种问题,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2.城乡供水管理一体化工作进展缓慢。年内计划移交150个村,目前30个村达成移交意向,28个村已签订移交协议。由于上半年镇街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6月份全面启动一体化工作。镇街对供水管理一体化重视程度不足,存在“等、靠”思想,加之对相关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不到位,很多村民难以了解一体化移交工作对水质提升的重要意义,致使工作进度滞后。
3.小型水库管理存在产权不清、管理单位履职不到位等问题。我市150座小型水库,分别位于21个镇街,工程产权大多属镇街或村集体,由于镇街、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投入水库管理资金不足,无专职管理人员,防汛道路路况较差,防汛物资不健全,影响实际工作开展。
三、下半年打算
1.统筹落实各项中心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①夯实意识形态和党的建设工作。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抓好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关键时机,开展党支部书记讲授专题党课等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并进一步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②推动水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激励延伸到行业管理对象,持续推进信用等级与企业监管频次、农村水费减免及干部评奖评优挂钩,推动水利信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搭建水利领域“信用+个人”、“信用+企业”双主体、多途径的信用激励平台。
③加强安保维稳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三峡移民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移民维稳会商研判制度,落实三峡移民矛盾隐患排查制度等,高效排查化解移民维稳隐患纠纷;同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求,制定完善水利系统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制度等,进一步提高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底线工作。
2.圆满完成项目建设规划,服务乡村振兴
继续扎实推进各项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有序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①全力推进水利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助项目,高位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计划于10月底完工。
②加速实施高落山水厂至上庄、虎山管网延伸工程,突破解决两镇43个村、3个社区的缺水问题,预计12月底完工。
③151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工程,预计9月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④投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10万元,实施超声波远传水表安装建设项目,预计于11月完工。
⑤投资50万元,用于水源地保护围网及监控设备安装工作,预计10月启动,11月底完工。
⑥长会口水库工程、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胶东输水干线工程将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实时跟进项目进展。
3.协调推进城乡供水管理一体化,提高移交效率
压实镇村管水用水主体责任,明确镇街移交任务与时限要求,加强调度,定期下发工作进展通报,对存在影响移交的各种障碍性问题加强沟通协调、迅速处置,督导符合移交条件的成山镇夏疃村、夏庄镇北山杨家等150个村尽快移交市水务集团管理,并将管网老化的大疃镇北疃村、寻山街道西北山村等40个村纳入单村饮水提升工程改造,将完工后达到移交条件的村移交给市水务集团管理。同时,督促市水务集团与符合条件的50个村加快签订移交管护协议进度,做好对接工作,全面接管移交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计划10月完成对150个村的移交计划。
4.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保障群众安全。
①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按时做好水情等相关信息的统计、上报工作,确保汛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处置紧急情况。
②提升汛期预警监测和应急应变能力。健全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保证信息通道通畅;继续组织22个镇街对各自风险隐患点针对性开展防汛演练,全面提升防汛队伍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