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62770E/2021-03828
    • 发布单位:荣成市埠柳镇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1-05-17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埠柳镇2020年工作报告

时间:2021年05月17日 13:09 来源:荣成市埠柳镇 浏览次数:

2020年,埠柳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十个攻坚突破”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苦干实干、勇于担当,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一是抓好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

1.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优化服务做文章,强化措施,精准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保证“一次办好”落实落地。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座谈会,征集招商引资、扩大规模等方面实际困难,内外双向探索解决办法,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累计收集土地手续办理、优惠政策申报等方面问题10余个,均已圆满解决。

2.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威豪田园综合体举办开工仪式,36个冬暖大棚、1个占地7680平方米的观光大棚以及高端民宿开工建设;紫藤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成甘薯文化展示中心,提供脱毒苗繁育和农民教育服务;东之海二期扩建总投资2000万元,完成土地招拍挂以及旧厂房拆除、主体设计等工作。

3.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进闲置资源盘活,全面摸排闲置厂房、地块对外推介,增加镇域项目数量。目前长春国信集团百亩特色种植园、国华风电光伏产业园项目已经达成合作意向。

二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1.推进甘薯产业化发展。加大闲置土地流转力度,增加甘薯种植2000亩,打造千亩示范方一处。抓实甘薯产业融合,在育苗和深加工上充分延展,提升经济效益,膨胀经济总量。一方面加大科研力度,建设脱毒苗繁育中心,与威海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商业化培育脱毒苗 1000万株,为甘薯品质提升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布局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同国内大型农场和加工企业对接,引进烘干、冻干、膨化等设备,生产地瓜干、甘薯片等产品,年利润100多万元。改造升级农产品交易中心,设有物料存储、电商交易、网络直播、精深加工、冷冻存储、烘干服务、物流配送、分拣包装等八个功能区,实现从农产品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运作。以此为载体,拓展销路、提升知名度,年销售甘薯100余吨。

2.推动集体经济增收。结合全市土地流转政策,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推动集体增收。全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1个,流转土地2300余亩,完成全年任务,规模化种植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1400亩,每亩可增收500元;发展蔬菜、苹果等特色种植,带动增收5万元以上。和荣成西霞口旅游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高质量完成年初制定的集体经济增收计划,8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6个村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其余村庄实现稳定增长。

三是推进精致小镇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在镇区高标准做好线缆整治、墙面粉刷、大集改造等工作。线缆整治方面,组织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公司召开专题研判会议,逐街确定线缆整治措施;墙面粉刷方面,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联系广告公司,设计镇区墙面美化提升方案,对主街面损坏墙体进行修缮粉刷,增设文明宣传广告12处;大集改造方面,本着简洁大方、务实管用的原则完善设计方案,硬化路面1800平方米,制作集市门头1个,宣传栏2处,功能分区刊板6块。按照美观便捷、便民利民的原则,做好301省道路灯增设、绿化美化、沿途村庄提升等工作,在5000米路段增设100个路灯;将沿途绿化交由区建设局园林管理,彻底将两侧苗木繁育基地转变为真正的绿化带,提升绿化档次;硬化沿途村庄进山路口20多个。

四是高质量落实民生政策,增强群众获得感

1.推进暖心食堂建设。全镇建成暖心食堂21处,其中“配餐型”7处,“互助型”14,惠及80周岁以上老人300余人。为了推动暖心食堂规范化、常态化运营,设立“餐前一刻钟”环节,先后开展“民生政策大宣讲”“荣成新变化大家谈”等活动,切实发挥暖心食堂汇聚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2.推进户户通、厕所改造等工作。完成了37个村近52万平方米的户户通;完成37个村厕所改造,全部通过验收,新建14个公共厕所,群众生活便利程度明显提升。巩固提升扶贫工作质量,做好扶贫项目整改立项、收益分配以及政策落实等工作,为1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36户相对贫困户进行靓居,提升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是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和谐农村

1.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明确一个办件,一个责任人,一套处置方案“三个一”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前期沟通了解,中期分析研判,后期回访满意的“三步走”工作流程,切实做好对信访诉求的处理。严格落实领导带班接访制度,实现“零距离”倾听诉求。镇纪委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保证制度落实。实行接访包案责任制,对接访的信访事项,深入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直至“案结事了”。加快民生件办理,做好初信初访的接待与处理工作,强调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对于咨询类办件坚持24小时处理原则,24小时内了解情况,当天办结。对于利益诉求复杂的办件,组织研判,予以处理,提高民生诉求问题的化解速度,提高满意度,杜绝“苗头性”问题转化为历史遗留问题或信访积案。

2.全力推进农村治理能力提升。做实信用体系建设。设立信用基金22万元,建设信用超市8处,常态化开展信用基金发放,累计发放信用基金20余万元,惠及群众3500余人,评选100余户诚信示范户,在全镇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浓厚氛围。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围绕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集体经济增收、环境整治,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年内共开展活动30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6000多人次,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引领文明乡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做实网格化工作。抓细协管员民情日志、网格员巡查日志等基础工作,推进协管员入户常态化。扎实开展“优秀协管员”“优秀网格员”等评选,将入户走访质量列为重要考评指标,激发工作积极性。以网格化为抓手推进民生诉求处理工作提升,变群众“上访”为网格员上门“接访”,所有民生诉求当天对接,力争当天解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量,确保达到“琐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力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