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431K/2021-01176
    • 发布单位:荣成市海洋发展局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1-02-25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荣成市海洋发展局2021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1年02月25日 15:15 来源:荣成市海洋发展局 浏览次数:

2021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树牢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市、乡村振兴等战略规划,突出在产业转型升级、涉海涉渔管理、海洋渔业服务三大方面创新突破,力争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128万吨、渔业收入达到1070亿元,推进海洋渔业更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一、创新性、突破性工作

1、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大力发展以鱼虾贝藻增养殖为核心的海洋碳汇渔业,年内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10万亩,督导好当家增建海参育苗车间10万平米、总面积达到90万平米,长青海科增建藻类育苗车间5000平米、总面积达到1万平米,着力打造虎山和寻山2处现代渔业种业园区,全力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2、推进海水养殖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督导成山鸿源投资3000万元,建成智能化鲍鱼养殖平台;鑫弘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成装载能力3万立方米的深海养殖工船,并积极促成中交海建与西霞口公司的大型智能深海网箱、海珍品养殖工船等项目合作,实现深远海养殖新突破。

3、巩固提升海洋牧场集聚性优势。督导企业加快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创建,力争再申建国家级海洋牧场1处、总数达到11家,申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处、总数突破17家。同时,抓好现有14个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四个一场馆和海底观测网项目建设,推动海洋牧场上档升级、内涵提升,持续巩固和扩大在全国县级市的领先优势,成为海洋牧场建设标杆

4、推进海洋渔业三产融合发展。按照一二产互补、一三产互融的思路,做好产业链加,在为二产提供优质充足海带、鱿鱼等原料的同时,依托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开发休闲垂钓、河豚渔趣、海草民宿、沙滩宿营等特色项目,延伸开展海钓俱乐部、享渔家乐、冬赏天鹅夏游牧场、海上餐饮等活动,大力发展三产休闲渔业旅游,4-10月举办渔夫垂钓海钓比赛,6月份举办放鱼日等活动,持续扩大全市休闲渔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加快沙窝岛渔港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沙窝岛中心渔港、远洋渔业基地作为核心区,渔港周边5平方公里区域作为产业示范区,辐射带动荣成渔业产业创新发展,加速推进沙窝岛基地信息化改造、冷链物流库等项目建设,力争海洋生物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基地信息中心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渔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和滨海康养两大产业,打造产业与城市相结合的渔业新模式,建设国家级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渔港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6、破题南极磷虾项目建设。力争为企业争取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山东海洋战略产业等补助资金1亿元以上,加快南极磷虾船建设。2021年底前,赤山集团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开工建造,石岛集团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完成主体合拢,辅助运输船建成完工,抢占极地渔业新高地。

7、创新渔港渔船管控模式。严格按照《省严厉整治海洋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十二条措施》、威海市斩断五个链条、开展六个专项行动、《荣成市渔港渔船管理工作细则》以及14个专题方案等规定,抓好渔港渔船全链条管控,率先在全省开创渔港渔船管控新模式。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涉外管理。按照《荣成市渔港渔船管理工作细则》,依托新开发的渔业综合管控系统,加强渔船用工、进出港、渔船修造等11个环节闭环管控。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抓北斗监管,实现渔船可控。力争年底前完成285艘大马力冷冻渔船北斗升级加固,315日前完成全市1959艘捕捞渔船北斗进行升级加固,实现防拆卸和自动报警,并安排专人24小时轮班盯看船位北斗监控,严格落实渔船双包保、6小时点名和船位日报告制度,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开启北斗终端、非法进入朝韩敏感水域作业等行为。抓执法查处,保持严打态势。重点开展违规渔船、涉外违规等4个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规外籍渔船和三无、套号、假号渔船。抓业务培训和警示教育,提升守法意识。持续推动涉外入渔培训、安全技能、普法宣传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督导渔民自觉遵纪守法,年内培训10000人次以上。

2、强化伏休管控。①2021年休渔期,所有港口严禁外地渔业运输船停靠和卸载,杜绝外籍运输船违规来我市卸货。执行大马力冷冻渔船一港停靠措施,将全市285艘冷冻渔船全部集中停靠在沙窝岛中心渔港休渔,其他渔船全部集中在休渔母港,取消企业自备港,实行24小时驻守看管。为堵塞渔船借大风天气违规出海的漏洞,对需转港的渔船,要求其提前24小时转港,实行全程监管,并尝试租用抗风浪能力强的大型船舶对关键湾口进行看护。

3、推进近海捕捞减船转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将减船转产与海洋牧场建设、人工鱼礁投放、休闲渔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力争2021年再拆解报废老旧渔船43艘,缩减渔船功率1.29KW

4、加强海域规范化管理。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和三区划定,全面梳理70万亩确权用海,开展全市养殖用海普查,查清我市养殖用海现状,并对近岸部分海域进行清理。同时,加大海岸带修复整治力度,积极申2021年度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项目,督导列入中央重点项目库投资3.2亿元的好运角朝阳港修复项目,于12月底前完成2500米砂质岸线修复以及1500米生态化海堤建设;投资2.99亿元的石岛湾海岸带修复项目于8月启动主体施工。

5、做好涉渔服务。做好一企一策跟踪服务,邀请冷凯良教授专家团队做好后续跟进,不断优化提升方案并提供技术指导,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做好资金争取服务,为企业争取国家油补转移支付、海域使用金项目等补助资金3.8亿元以上,缓解企业压力。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服务,力争中交海建总投资2.6亿元的深海智能网箱和养殖工船等项目落地我市,为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渔机所、水科院黄海所等相关院校提供研究生实习岗位60人以上。做好渔技推广服务,推广渔业新技术、新品种3个以上,确保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128万吨,经济总收入突破1070亿元,为十四五起好头、走好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