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7654/2021-10520
    • 发布单位:荣成市政协办
    • 内容分类: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成文日期:2021-12-0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对政协第十届荣成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58号提案(关于推动碳汇渔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1年12月08日 14:14 来源:荣成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提 案 人:王军威(东楮岛社区)

案    由:关于推动碳汇渔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提案内容:2009年,唐启升院士结合我国渔业高生产效率、高生态效率的自身特点,率先提出了“碳汇渔业”新理念,并在荣成东楮岛前瞻性地开展了养殖贝藻类为主体的渔业碳汇形成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低碳渔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碳汇计量方法和标准、监测体系建设、生物碳汇扩增的科学途径等关键技术难题,丰富和发展了碳汇渔业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将海水养殖产业的地位由传统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浅海贝类和藻类固碳潜力评估技术,进行了浅海贝藻养殖固碳技术集成与示范。

目前,我市虽已建立碳汇渔业理论、计算方法及技术体系,但在市场化运作,碳交易市场运作与商业开发以及如何进一步增强海洋固碳能力,提高社会关注意识方面尚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一是法制先行,加强政策研究。加快海洋碳汇标准制定、抢占海洋碳交易平台建设,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生态产品变现机制和模式。二是推动海洋碳汇渔业项目建设。出台鼓励政策,大力推动海洋碳汇渔业项目建设,增大海洋碳汇量。包括海草床和盐沼修复保护与修复建设、贝藻规范化生态养殖、贝类增殖放流,进而促进近海海域碳汇的恢复和保护。三是鼓励支持碳汇渔业观测站建设。鼓励开展海洋水域生态系统碳循环机理规律、增汇途径、与渔业活动相关性的基础综合性研究。在关键代表性海区建立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碳汇观测研究网络和长期监测站。四是推进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建设。目前,陆地森林、草原等陆源碳汇交易已发展较为成熟,但海洋碳汇交易在全世界还属于新生事物,我市应积极突破,打通海洋生态产品的价值变现通道,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有效市场机制。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模式。五是加强媒体宣传与大众参与意识。通过多媒体途径、推动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亲子研学之旅等途径增强社会大众海洋碳汇知识,提高公众关注度与参与度。

对政协第十届荣成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58号提案的答复


王军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碳汇渔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报告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我国政府虽也早已围绕海洋碳汇开展了行动,将海洋碳汇纳入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规划体系,开展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试点;但是海洋碳汇作为新兴的政策领域,各级政府和民众对其认识相对有限,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明确,和气候变化其他领域的联系较少。目前我市虽已建立碳汇渔业理论、计算方法及技术体系,但在市场化运作,碳交易市场运作与商业开发以及如何进一步增强海洋固碳能力,提高社会关注意识方面尚待进一步提升。

荣成作为海洋养殖大市,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根据《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的相关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我市在碳汇渔业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唐启升院士工作站,在楮岛水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4月1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近海生态养殖团队与荣成东楮岛水产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鳗草幼苗培育工作通过专家组阶段性现场验收。通过验收后,鳗草幼苗即将移植到东楮岛附近海域。4月14日专家组及实验团队在东楮岛西部沙底底质区进行批量化鳗草移植工作,推进海草床生态系统重建,鳗草规模化培养将助益桑沟湾海草生态系统重建,助力碳汇渔业健康发展。二是依托增殖放流项目,进行大叶藻海草床的修复工作。大叶藻具有净化水质、固碳作用,尤其构件的海草床和红树林、珊瑚礁并成为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海草房房顶的主要材料,近年来,海洋发展局高度重视大叶藻的生态修复工作,连续3年在天鹅湖移植大叶藻约60亩,移植大叶藻植株和种子数量约60万株(粒),有效的改善了天鹅湖的生态环境,并且为大天鹅越冬初中期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下一步我们还将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部署,继续做好大叶藻的生态修复工作,除了在天鹅湖进行大叶藻植株和种子移植,还要在桑沟湾进行大叶藻植株和种子移植。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        荣成市海洋发展局                               


2021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