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7654/2021-10465
    • 发布单位:荣成市政协办
    • 内容分类: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成文日期:2021-12-0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对政协第十届荣成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6号提案(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1年12月08日 10:04 来源:荣成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提 案 人:肖宏勇(经济开发区)于水芹(宏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案    由: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提案内容: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民营经济在总体规模和发展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相较于全国、全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困难。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投入为支撑,依靠产品数量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商品的附加值较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在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或通过与大学实验室、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的结合来实现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政府支持盲区、政策障碍诸多现实困难。二是高端人才缺乏。几十年来,凭企业一己之力招揽人才是最普通的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现实要求越来越高,多元化需要不断攀升,汇聚高端人才进入民企基本是一句空话,“请来了也留不住”,高端人才缺乏是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三是“招工难”和“用工荒”突出。近年来,社会自主创业和就业渠道快速增加,可供给企业的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减少。当前,单一的招工用工手段和待遇,使得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建议:一是出台鼓励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政策。通过制定政策对有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给予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鼓励企业到科研一线主动对接科研成果,着力推动企业与高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定期组织企业和高校“互通有无”,实现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二是建立民营企业人才科学评价体系,健全职称晋升机制。围绕企业产业发展和实际需要,建立民营企业人才科学评价体系,为企业人才提供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给予民企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晋升职称的机会。三是完善用工务工服务机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和就业信息发布机制。通过统一登记制度,及时掌握了解务工人员信息、数量、就业、待工、保障需求等信息,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的劳务需求、劳务输出和用工岗位专业情况的监督和预测。通过定期向企业和社会发布相关数据信息,帮助企业预警招工用工问题,早做招工用工计划,实现劳务提供和劳务需求的有效对接,解决“招工难”和“用工荒”问题。四是健全人才服务保障配套措施。市政府应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服务保障企业员工的权益,让外来务工人员拥有更多的城市归属感,解决他们在户籍、子女入学、个人养老、医疗、工伤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对政协第十届荣成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 26 号提案的答复


肖宏勇、于水芹委员: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报告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你们)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有效举措扶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学研合作

连续举办了11届科技周、9届“企业院所行”、6届“院所荣成行”等系列产学研活动,与全国6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300多个。制定出台了《荣成市推进科技创新的扶持意见(试行)》、《荣成市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等惠企政策,对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奖励补助,激励民营企业开展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全面抓好产学研协同创新,常态化开展“院所人才行”、“院所荣成行”等系列产学研活动,促成更多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人才引进

2020年,荣成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印发了《关于优化“百千万英才计划”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我市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大中专毕业生、重点领域人才进行激励扶持,极大激发了企业引进人才的积极性,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市人社局积极搭建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平台,助力企业招贤纳士。今年4月16-18日,举办了2021荣成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机械智能设备制造专场),邀请了14位高层次人才专家参加,开展项目推介及路演,并参观考察了科创园、海高园,华力电机、众恒高科,分别与专家签约。计划于8月份和11月份分领域、分类别再举办2场涵盖海洋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每场邀请1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项目路演、参观考察,同时组织企业进行精准对接。

三、招工用工

我市自1995年就开始了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每年对全市劳动力供给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市外工主要来源,省外:河南、安徽、东三省、云南等地,省内:济宁、荷泽、临沂等地。今年我市用工需求增加,170多家企业有用工需求,计划招工11886人。为解决企业招工难和用工难,我市先后出台企业招工激励政策。如:鼓励支持人力资源合作交流,建立引进市外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立企业用工输入输出地对口合作机制;鼓励引进市外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来荣就业,根据引进人数给予一次性奖励。坚持把优化用工尤其是外工工作环境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宣传用工规范诚信企业、组织观摩用工规范单位等方式,引导企业提高人员管理水平,改善职工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待遇。主要措施为:改善职工的居住、生活、医疗环境,做到清洁、卫生住宿,调剂好食堂伙食,满足职工饮食、住宿基本生活需求;鼓励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体育活动场地、上网休闲室、小型图书馆等文娱场所,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精神文化需求;有计划组织职工技能培训,畅通员工发展晋升渠道,满足职业发展需求。通过种种措施,使员工树立长期扎根意识,以企业为家,安心工作,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

四、人才用工服务

外来工人户籍落户方面,根据《威海市居民户口迁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于在我市务工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凡是与我市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均可将户口迁入我市,近亲属户口也可以随迁。外工子女入学方面,我市多年来在义务教育阶段打破了户口性质限制,按照实际居住地划片招生入学,外地户口孩子在入学时享受与本地孩子同等待遇,充分保障了外工子女入学的权益。医疗保险方面,具有我市户籍或者持有我市公安部门签发的《居住证》且年满18周岁的城乡非从业居民、城乡托幼机构在册儿童、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在荣成市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威海市行政区域外居民迁入我市参保缴费时,提供原参保地经办机构参保缴费证明的,其原参保缴费年限视同在我市的参保缴费年限,不受免责期限制,直接享受我市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外来务工人员在单位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可由参保单位直接通过“威海市医疗保障局”网站进行增员申报,由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后完成增员业务,不需外来务工人员专程前往医保经办服务大厅办理。卫生服务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在现居住地可获得与户籍人口相同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纳入到常规免疫,使流动儿童享受到和常住儿童一样的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可凭婚育证明到我市的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免费的婚-孕前优生医学检查服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还可享受免费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相关检测,并免费为感染的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为流动人口育龄夫妇计划生育提供免费避孕节育知识宣传、计生政策咨询、避孕药具领取、生殖健康服务、技术服务等全方位计划生育“一条龙”免费服务。养老方面,我市共有36家养老机构,养老床位10335张,已入住老年人5355名,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会根据老人自理程度不同,费用在800-6000元不等,能够满足各类人群包括外工的养老需求。人才服务方面,为海外留学来荣就业人员和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门的人才公寓,配备了70名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开展“一对一”服务,为高层次人才来荣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同时在医保经办机构设立“优秀人才绿色通道”,为“双招双引”、高层次人才提供医保业务经办优先服务。


荣成市科学技术局              荣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荣成市委组织部      荣成市公安局      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荣成市民政局      荣成市医疗保障局      荣成市卫生健康局


荣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荣成市地方金融服务中心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