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7654/2021-10456
    • 发布单位:荣成市政协办
    • 内容分类: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成文日期:2021-12-0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对政协第十届荣成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0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1年12月08日 09:56 来源:荣成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提 案 人:王鹏(滕家镇党委)

案    由: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提案内容:近年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技术基础,但通过调研发现,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经营方式分散,缺乏资源整合的平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很难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大部分农产品被商贩以较低的价格集中收购,整体经济效益较低。二是相关人才匮乏,技术基础较低。农民普遍对互联网工具使用不熟练,对电商平台不熟悉,对线上销售模式不精通,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导致“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在实施中受阻。三是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品牌效应不足。农村产品在生产流程、外观包装、内在品质等方面大多缺乏相对的标准,导致农村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比较滞后,区域性品牌少,不同地区的同一种产品良莠不齐,特色农产品知晓度较低。

建议:一是构建电商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党委政府引领,整合资源设立电商工作专班和交易平台,针对农村电商在交易、物流、供应链等环节,制订相应规范。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品牌推介、信息服务。加大宣传和提供适当的鼓励性政策,支持和引导农民通过手机APP、电脑客户端等方式登录电商平台,利用电商开展创业经营,为农产品的电商交易实现安全、高效、便捷的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强对电商管理人才和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坚持本地培养为主,人才引进为辅,以种植户、养殖户、加工户等为基础,以返乡大学生、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为重点,通过聘请电商专家和优秀的电商经营团队讲解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外出调研学习等方式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应用人才和创业示范带头人,引导和帮助农民进行电商活动,以“人带人、户传户”的形式提高农民的信息知识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三是打造农特产品区域品牌。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选取一个或多个主打产品,进行统一注册、包装和生产,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依托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认证和使用,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特色鲜明、信誉良好的农产品。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农产品展销和推广活动,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区域品牌,搭建农产品特色馆,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产品产业特色。

对政协第十届荣成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0号提案的答复


王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报告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互联网+农业”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结合,推进农村电商模式创新,围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快递配送体系,利用互联网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渠道,打通电商快递进农村最后一公里。2020年,我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59.6%。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情况

(一)农村电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对公众和电商企业开放的信息平台,不断加大电商平台、服务机构资源引进力度,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作用,畅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二是推进镇级村级服务站点建设,镇级村级服务站点承接市级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向周边村民提供快递代收代发、产品代买代卖等服务。目前,已设立镇村站点100多处。

(二)农产品供应链不断完善

一是推动电商农产品产地集中交易,在无花果、甘薯主产区埠柳镇设立的农产品集中交易中心,已经发展为区域性的农产品电商集聚区,可满足无花果、甘薯鲜果接单发货,以及干品加工、储存、销售。交易中心通过引入电商物流企业和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农业主体直接合作,减少了传统交易的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民收入,2020年快递发货量10万多单,无花果交易量超过100万斤。二是建设了农产品供应链云仓,内设常温库、保鲜库、冷库、传送机等设备设施和智能云仓系统,为农产品电商企业提供仓储、打包、发货等服务,可满足常温、低温农产品快递需要,目前,日均发货量在4000单左右。

(三)入村培训工作不断加强

组织开展多场基础培训,面向镇村级干部、合作社等组织工作人员、农村群众以及对电商行业有了解意向的其他人员,在电商专家的培训指导下,提升村民电商意识,熟悉互联网操作,了解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趋势及政策,针对各电商平台销售模式选择各农产品适合的途径,推进农产品多渠道销售。目前共计培训10多场,参训人数500人次。

(四)积极培育各类农产品品牌

着重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培育企业产品品牌,加强与国内知名农产品品牌策划公司合作,对“荣成苹果”区域公用品牌进行整体设计,叫响“荣成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截至目前,全市有9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5个威海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国家地标农产品11个,有效期内“三品”认证数量合计42个单位80个产品,包括海洋食品、苹果、无花果、甘薯等多种产品。近期,组织“悦多”苹果申报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帮助企业加快推进培育品牌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

(一)完善电商服务体系,优化农村市场流通环境

一是优化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布局。对全市已布局的站点进行优化、完善,逐步构建起服务有效、配送高效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网络,为农村提供快递配送揽收、产品代购代销等服务。二是推进快递资源整合。加大快递配送中心建设力度,通过建设全自动分拣系统,整合快递企业,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汇集,合力开展快递进村共同配送,争取快递进农村更普遍,快递出村更便利。三是加大电商培训力度。发展农村电商,人才是关键。邀请专业机构、电商一线从业人员,面向农村群众、企业、在校生,分类开展培训,注重培训转化,孵化人才,进一步活跃荣成农村电商发展氛围。

(二)依托智慧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推动智慧监测和管理。打造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整合植保监测、农安监管、三资管理等平台,将各类型数据统一管理、监控、分析,全面掌握物联网试点作物情况、农安监管数据、农村三资动态等。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植保监测点和土肥监测点,通过各类设备,将种植环境的各种数据采集上传到平台,基地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电脑远程监控种植现场,为农事操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实现信息惠农。围绕农民需求,在上庄、夏庄、滕家、埠柳、崖西镇引入惠农信息服务站,为镇村农业从业者提供农技培训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传播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三)积极建设农产品品牌

积极组织优质品牌企业“走出去”,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借助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海亚洲果蔬博览会等国内国际展会平台,宣传推介荣成苹果、荣成花生等知名农产品,把荣成农产品牌传播出去。大力宣传“三品一标”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品一标”品牌观念,引导其申报和使用“三品一标”品牌。


荣成市商务局                    荣成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