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义务教育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校园安全>校园安全管理

荣成市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时间:2021年12月21日 15:06 来源: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校车安全管理情况

1.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健全了校车安全预警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师生、家长通报国内外发生的有关校园交通安全的重大事件。

2.开展交通应急演练:督导学校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制定校车应急预案,各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交通应急疏散演练和乘车秩序演练活动,提高学生在遇到交通故障及事故面前逃生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建立完善恶劣天气校车应急反应机制,以应对低温冻冰、雪天路滑和雾霾等恶劣天气校车运行的应对管理工作,切实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3.开展安全管理培训:联合公安交管部门、交通部门每年寒暑假开学前后、冬季来临分别召开校车安全培训会议,加强对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及校车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4.规范日常管理:全面掌握校车状况、驾驶人员情况、运行路线、照管人员及学生上下车情况,做好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备案管理工作,建立校车安全管理档案和台账,做到“一车一档”;落实“七定”管理模式即定人、定责、定车、定座位、定检、定线路、定时间,做到科学安排,全程管理。每辆车均配备随车照管员,负责学生及幼儿上下车和乘车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驾驶员的监督工作;乘车学生成立安全小组协助维护交通秩序,从而做到无漏洞、无缝隙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5.实时监控校车运行。为全面加强校车监管,由政府出资为全市所有校车安装了GPS校车监控设施设备,设置一键报警装置,配备语音对讲装置,纳入统一监控之下,校车公司设立总平台,安排专人每天负责对全市校车实时监控,对违规情况通报并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交由交管部门查处,以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6.加大实地督查力度。联合交通、公安部门每学期对校车使用情况开展全面检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风险防控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一)夯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失职追责”。局级层面,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体系统安全工作的部署、督查。学校层面,各学校、幼儿园建立了“权责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分级管理、网格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逐级逐岗逐人落实安全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考核”,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监管责任。

(二)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健全管理制度,全方位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出台了《荣成市教体系统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构建“统一领导、科室监管、学校负责、教职工参与”的安全网格化管理格局。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18个有关食品管理制度;修订《荣成市校园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荣成市校园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荣成市教体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安全制度,编制了地震、校车、防汛、防暴、恶劣天气等各项专项应急预案及实施细则,确保各类安保措施规划在前,有章可依。

(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学校安全督导检查工作机制,每月开展检查督导,对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问题隐患,及时通报,严格督促学校及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每月一汇总,季度一总结。对于整改不到位的,由分管领导对负责人行政约谈;对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在各类评比中一票否决,整个系统目前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严抓风险防控

一是推进实施《安全操作手册》。根据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规范》(DB 37/T 3641—2019),结合我市实际,市教体局制定《学校安全操作手册》。确立清单,建立《学校防控清单》,包含涉及学校安全的41个风控点,181个风险源,并对每个风险源提出了预防及防控标准、巡查周期以及风险化解和事故处理等相关要求,同时列出了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具体管理人;通过实地督查指导全市119所学校手册规范使用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和指导,推进校园安全高标准、严要求的进行科学防范。二是做好警示教育。建立安全预警信息通报制度,对国内外发生的有关校园安全的重大事件和气象灾害信息及时通报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时传达到每个教师、每个学生以及每个家庭,以达到警示教育作用。根据预警情况,学校、幼儿园均召开安全会议,落实安全措施,全力保障学校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已发12期安全预警通报,内容涉及校园暴力伤害事件、校车及交通事故、学生溺水事故、火灾事故、气象灾害信息等方面,有力的促进了校园安全教育防范工作,真正起到警钟长鸣的功效。同时梳理近5年内的校园安全事故,对近年来发生校园安保、饮食、消防、交通(校车)等50多起各项安全事故,对事故发生原因逐一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引以为戒,警钟长鸣。三是关注外包服务人员身心状态。为促进外包服务单位工作人员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将开展学校与外包服务人员谈心谈话活动列入常态化工作,学校相关负责人与服务外包人员,包括校车驾驶员和照管员、保安、马大哈餐饮公司从业人员、小卖部服务人员、物业公司服务人员等长期在校从事服务外包的15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谈心谈话活动,密切关注服务人员家庭生活、健康状况、工作状态和心理思想动态,切实做到对服务人员身心生活的关心、关注和关爱,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

三、加强督导检查,抓实问题整改

一是抓实安全督查。部门联动。召开公安、消防、市场监管、住建、交通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研判学校安全工作形势,推进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在6月份和12月份组织安全联合大检查行动;‚每周巡查。安排科室人员每周都要深入基层,对校园安全方面进行巡查ƒ督学督导。制定涵盖校园安全各方面的检查清单,组织专门培训,提升检查能力开展入校督查;④自查自纠。借助省安全管理平台,完善《安全操作手册》和防控清单,督导学校按期自查自纠。⑤完善督查方式。到校抽取部分一线安全管理人员,就工作流程、安全标准、器械使用等进行现场问答和操作;对学校开展的安保巡逻、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通过调取监控方式开展,改变以往单一检查形式;同时加强隐患整治,对发现的问题能当日整改的必须当日监督整改,不能立时整改的,建立问题台账,确定整改时限,每周落实整改进度,确保限时完成。二是实行专业支撑。联合相关部门,邀请相关专家,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防雷和消防电气等专业检测评估,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检测部门,对中小学幼儿园消防设施和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提供专业支撑。。三是严抓隐患整改。对联合检查和班子月度安全巡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隐患台账,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四、加强安全教育,注重基础防范。

督导学校严格执行落实“1530”安全制度,充分利用“威海安全教育平台”资源,开足开齐开好安全教育课,通过开展“3.25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4.15全国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复学第一课”、“平安暑假”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线上线下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结合“119消防日”、“交通安全日”等,邀请公安、消防救援部门入校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借助威海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全市5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及冬季安全教育专题培训;督导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开展校车、消防、防暴恐等各类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