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时政要闻

宣讲进基层 精神入人心

时间:2021年12月16日 08:00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怎样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如何深刻领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决定性意义?”

“如何结合实际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连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通过“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紧贴群众的多种形式,在群众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递到“最后一公里”。

大鱼岛海洋公园里

“船声筒”广播“全会精神”

穿上红马甲,带上小快板,挺直腰板向着人群走去……近日,港湾街道“船声筒”党史学习教育服务队的志愿者宋英萍和伙伴们忙开了,她们在大鱼岛海洋公园里向居民们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对此,宋英萍可是深有感触。因为“船声筒”党史学习教育服务队里有不少“三八船”的老成员,每次听到她们讲起以前的故事,宋英萍都会觉得如今的生活格外美好,幸福感特别强。最近几年,港湾街道辖区建起了大鱼岛海洋公园,人们有了新的游玩去处;还依托已有资源打响了“花村”“画村”“渔村”等美丽乡村特色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让以往只知道出海打渔的渔民们过上了足不出户就能赚钱的好日子。

今年7月1日开园的大鱼岛海洋公园处处都是风景,放眼望去,广场、足球场、篮球场应有尽有,还有两座大型龙门吊作为标志性主题雕塑。如今,居民们有事没事都喜欢来这儿转上几圈。

这不,宋英萍刚一“冒头”,就被几个熟人“逮”住问起了当天活动的主题。“今天就讲讲咱们渔民生活的变迁,你们都来听听说得对不对!”宋英萍的话语里透着欢快。

“‘全会精神’我来讲,全体人民乐开怀,未来日子有奔头……”宋英萍和伙伴们快板一拿、架势一起,准备好的词立马脱口而出。越说越兴奋的她,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大家才能日子越过越红火,你们说是不是?”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掌声。“说得太对了!以前咱都是渔民,哪想着还能在家画画挣钱!”牧云庵村村民宋立军说:“今年还剩一个月,我再努努力,争取再卖个五六幅,赚个年货钱!”宋立军说道。

如今的港湾街道不仅称得上推窗见绿、抬头赏景,更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宋英萍听着大家谈到的这些欣喜变化,心里满是感动:“我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看了又看,重点的句子都摘抄了下来,融入到快板里,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生活的改变、感受到祖国的日益繁荣富强!”

港湾街道党工委书记樊景涛表示:“未来,街道会继续用好用活‘船声筒’党史学习教育服务队,采取送学上门、服务进家的方式宣传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办好居民实事,切实把学习贯彻效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真正落实落地。”

农家炕头“唠家常”

特色宣讲“冒热气”

日前,滕家镇马草夼村村民鞠桂兰家中热闹非凡。街坊四邻围坐一起,认真听取市文联“小螺号”宣讲团宣讲员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整场宣讲活动下来,村民家里和心里都暖意融融。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宣讲员富有激情地带领乡亲们回顾党的百年历史,讲述百年历程中的“四个伟大飞跃”,传达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激发了在场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听完讲解,村民们纷纷表示认同,一一打开了话匣子。“讲得真好,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近些年,在党的带领下,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翻新了旧房,建起了暖心食堂,还改造了厕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健全,这全是党在为我们老百姓谋福利啊!”村民刘德民感慨道。

同样热闹的情景还在滕家镇炮东村上演。市文联“小螺号”宣讲团通过“热炕头”拉家常的形式,深入居民家中,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解答群众关切的问题,打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市文联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精心策划了一批“百姓身边·习语声声”“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等主题宣讲活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接地气、带露珠的鲜活事例,受到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理论宣讲员,我们必须学懂弄通吃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文联“小螺号”宣讲团宣讲员于丽晓说:“我们还要发挥各自所长,不断创新宣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暖心食堂快板响

“全会精神”讲一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忆百年辉煌;峥嵘岁月齐奋进,华夏已飞翔……”连日来,夏庄镇甲夼马家村暖心食堂里,时常响起节奏欢快、清脆明亮的快板声。

自2018年落成,暖心食堂里每天最热闹的就是餐前的这一会儿。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利用快板、三句半、故事会等方式,在“餐前一刻钟”宣传党的政策、党史知识,为老人们“加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村里的文艺志愿者便琢磨着怎么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讲给村里的老人听,让老人们听得懂、记得住。于是,他们便想到了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身边的变化编排一个快板节目。

“来这么早可不是为了吃午饭,是过来听快板,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当日上午10时许,暖心食堂还没开门,83岁的村民徐桂娥和几个老伙伴就过来了。听着志愿者精心编排的快板词,感受着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徐桂娥用热烈的掌声和灿烂的笑容表达了心声。

“岁数大了,以前一天做一顿饭,净吃剩的,现在好了,不花一分钱,顿顿变着花样吃,饭前还有精彩节目,这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徐桂娥说道。听着快板,62年党龄的老党员马玉岐忍不住感慨:“是党的领导,让咱老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现在村里的经济发展了,环境更美了。”

“可不是嘛,四年前,村里路上的雪都没人扫;现在连大喇叭都不用,村民就自告奋勇来干活,现在村里有个啥活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巧厨娘志愿者范瑞芳说。

屋外寒风习习,屋内欢声笑语,快板节目表演完,大家拉起家常、谈起变化。说话间,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炸黄花鱼、花菜炒肉和大米饭被端上了桌。

“这两天,我们还琢磨着再准备个相声、小品节目,想着在村里的春晚节目里加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知识问答’环节,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文艺志愿者姜丽梅说道。

甲夼马家村党支部书记马永泉也谈起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人民’一词出现了58次,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在村委班子人心齐,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也更足了。”明年,马永泉计划继续流转土地,在四季果蔬采摘大棚、农家乐上下功夫,保障粮食生产,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如今,在荣成,像甲夼马家村这样的暖心食堂已建成507家,“餐前一刻钟”成为各个暖心食堂的“标配”。大家不仅“管”起了老人的“一餐热饭”,还利用“餐前一刻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老人送上“精神食粮”。眼下,在各个暖心食堂里,利用“餐前一刻钟”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在不断高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