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重大行政决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开>2021年度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荣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决策文件

时间:2021年11月29日 14:31 来源:荣成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荣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2021年7月

 


目  录

 

第一章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  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

第二章  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

第一节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第二节  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

第三节  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章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

第一节  提升传统产业

第二节  培植壮大新兴产业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节  着力打造特色经济增长极

第四章  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建设现代海洋强市

第一节  提升海洋经济发展动能

第二节  推动陆海联动统筹发展

第三节  推动海洋生态发展

第五章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第二节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第三节  畅通地区经济循环

第六章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精致城市典范

第一节  优化空间发展布局

第二节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第三节  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第四节  融入区域发展战略

第七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  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节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第三节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四节  推动农村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第五节  建设善治和谐的文明乡村

第八章  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一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节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节  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第四节  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

第五节  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

第九章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第一节  健全综合交通立体网

第二节  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第三节  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

第四节  建成高效能源保障体系

第十章  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建设美丽宜居城市

第一节  推进绿色发展体系建设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第三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十一章  创新发展优秀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  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第二节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节  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第四节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第十二章  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第一节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第二节  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

第三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节  实施健康荣成战略

第十三章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99

第一节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第二节  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三节  强化应急保障体系

第十四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第一节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节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节  强化要素支撑

第四节  健全“多规合一”规划体系

第五节  加快协同推进

 


荣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荣成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擘画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以及制订实施各级各类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凝聚全社会智慧力量和共识,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谋划和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对全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更前列意义重大。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牢把握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目标定位,部署省市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知名度和吸引力全面提升。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生产总值达到943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15.1%;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6%,内需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累计利用外资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6.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2%和7.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市荣誉称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产业结构优化展现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海洋食品、机械制造、船舶制造与海工装备三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实施骨干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计划,推行干部挂包服务企业行动,28家企业列入省“专精特新”企业,84家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那香海文旅度假小镇、成山天鹅小镇等一批载体项目形成强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成山集团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规模种粮兜底和高效农业培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流转土地19万亩,发展高效农业5万亩。

经略海洋发展激发新动能。牢固树立“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先后争取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国家级海水养殖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县。水产品产量连续39年保持全国县级首位,海洋经济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一期工程已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远洋渔业海外布局更加优化合理。南极磷虾产业园、鑫发海洋科技园冷库部分建成投用,全省海洋牧场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国沿海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坚持创新驱动开启新引擎。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科技部“百城百园”行动城市,山东国际海洋高新技术交易中心试运营。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平台引人才、以平台促创新、以平台带产业,争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其中省级以上平台35个、威海市级平台58个。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建成运营,首批22名教授来荣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出台“百千万英才计划”系列政策,累计兑现人才奖励资金9104.5万元,新增威海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31人、专业技术人才4289人、技能人才15203人。

精致城市建设跃上新台阶。中心城区首位度不断提高,威海海高园、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加速发展。樱花湖体育公园、凤凰湖公园等一批公园广场建成开放,莱荣高铁正式开工建设。公路网总规模达到1756公里,获批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城市主次干道路改造、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和城市公共交通站亭建设等70余项城建重点工程,新增改造沥青道路面积134万平方米。全面提高城区供热供气普及率,集中供热设施覆盖面积达到2600万平方米,供热设施普及率达到98%,市域居民燃气气化率98%。

深化改革开放注入新活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开“一网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审批时间缩短80%。经济开发区、威海海高园体制改革及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财政金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加速推进,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88项。抢抓国家服务贸易发展试点城市机遇,积极参与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发展服务贸易,打造国际海运、房车两个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韩客货运能力翻一番。

生态环境建设开创新局面。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万元GDP能耗、PM2.5改善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实现城镇、镇村污水集中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两个全覆盖,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被省政府确定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2642.2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3.01%,绿化覆盖率45.96%。空气质量连续五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民生事业推进展现新作为。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倾斜调整机制,连续5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连续5年提高工伤保险三项定期待遇标准,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居民医保连年提标扩面,保持全省领先。6所高中合并为3所,新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68所,校舍质量全省一流,高考升学率连年稳居全省前列。新建改造医疗卫生机构478处,县域内医共体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妇女儿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信用建设、网格化治理等机制发挥显著成效,我市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在城区和22个镇街建设了综治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威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海洋强市、精致城市、改革开放、环境优化、社会治理、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法治建设等领域聚力攻坚突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展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必须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团结一心,砥砺奋进。

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受到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需求不足与供给不畅双重压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激烈,新技术的应用加速孕育新动能,推动生产效率和生活方式变革。原创性重大科技、高科技领域存在竞争壁垒,对我国科技创新形成挑战。产业链健全、生产要素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弱化,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向东南亚诸国转移,产业链外迁压力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对经济运行造成冲击。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但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制度优势不断凸显,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推动消费持续增长,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我市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韩自贸区建设、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发展基础、改革优势凸显,有助于更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但也要看到,高质量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我市经济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业结构性矛盾交织,投资驱动不足。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作中依然存在短板和弱项。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树牢有解思维、底线思维,聚焦“十个突破”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解决问题,努力开创荣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四五”时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威海精致城市建设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聚焦山东“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建设,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坚持“唯旗誓夺、事争第一,干则一流、出则精品”,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山东打造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为威海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进程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荣成高质量发展走在更前列,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动能转换,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牢固树立产业为王、项目为王、企业为王理念,聚焦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动能。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推进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统筹融合,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陆地与海洋、重点突破和分类指导等重大关系,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陆海统筹发展。坚持生态立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绿色惠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改革开放,强化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努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坚持人才强市,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激励、平台建设和服务保障等重点环节,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创新,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有效应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领域重大风险,关注粮食、能源、网络安全等领域,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推进平安荣成建设。

第四节  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

做好“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定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不动摇,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着力解决经济建设和深化改革中的问题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更大力度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推动各项工作创新突破、争先领先。

综合考虑荣成条件和国内发展趋势,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到2035年,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大幅跃升,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总量在二〇二〇年基础上翻一番,基本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经济发展新动能凝聚发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广泛应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巩固提升,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深度参与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拓宽提升,建成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人民生活富足安康,在共建共治中共享现代化生活。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阶段,经过不懈努力,到2025年,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展现荣成担当,提供荣成样本、荣成智慧、荣成力量。

综合经济实力更加强劲。突出县域经济体量大的优势,稳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5%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达到55%以上。海洋强市创出新路径新模式,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走在前列。

产业链条培育更具竞争力。龙头企业冲击新目标成效显著,重点培育30家以上企业向更高目标冲刺,每个产业集群培育2家以上在国内同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龙头型领军企业。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加快提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制品及医药、新能源四大新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步伐更加坚实。核能应用、稀土材料研究、信息技术、房车制造等产业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93件,“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7%,新动能成为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优势更加明显。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深度融入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好“双招双引”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仗,坚持稳住外贸基本盘与发展外贸新业态同步并举。坚持国际标准,深耕日韩,放眼世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国际经贸文化交流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累计利用外资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调统一,强化污染防治,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坚决克服“蓝天白云综合症”,推动空气、水、土壤等方面污染整治向纵深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天然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生态环境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合理、规范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莱荣高铁建成通车。水利设施现代化进程加快,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能源结构优化和电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水、电、暖、气、通信等要素保障拓展延伸,精致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逐步提升。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镇、农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文化、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平安荣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单位)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

速/[累计]

属性

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2.0

5.5

预期性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2.7

69.0

[5左右]

预期性

(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5.5

预期性

(4)“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

30

35

[5左右]

预期性

(5)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41

46

[5左右]

预期性

创新

驱动

(6)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2

3.5

3.5

预期性

(7)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87

2.74

8

预期性

(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0左右

预期性

(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42.8

53

4.4

预期性

民生福祉

(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8

预期性

(11)城镇登记失业率(%)

3

4.5

预期性

(12)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2

12.9

0.34

约束性

(13)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3

3.9

0.2左右

预期性

(14)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9.6

99.7

[0.1]

预期性

(15)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0.57

3.5

[2.93] 

预期性

(16)人均预期寿命(岁)

79.89

82左右

预期性

绿色

生态

(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省分解任务

约束性

(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约束性

(1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约束性

(2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60

约束性

(21)森林覆盖率(%)

24.66

25左右

[0.4左右]

约束性

安全保障

(2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66.15

70左右

约束性

(23)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煤)

10

40

[30]

约束性

第二章  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

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要素资源,加速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稳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

第一节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研究开发前沿性技术、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集聚创新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凝聚创新合力,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系统性、应用性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集聚科技资源,强化科技服务,支撑科技企业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立足重点产业发展基础,强化领军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供应链等方面核心能力建设,带动专业化、社会化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推动运用工业互联网增强领军企业牵引能力,带动提升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科院荣成微电子与智能技术产业研究院、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等“国字号”分支机构,开展原创性、系统性、集成性科学研究。聚焦海洋生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助推山东省海产贝类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好当家集团海洋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争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鲁东大学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威海百合功能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荣成慧海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机构建设,加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中科院海洋所等高校院所,培育一批体制新、机制活的创新创业共同体,纳入“1+4+N”创新平台体系,实现政产学研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搭建离岸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市外、海外离岸创新研发平台,支持海之宝(德国)、北京达因高科儿童药物研究院、浦林成山(青岛)工业研究设计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等驻荣高校院所科教资源优势,支持驻荣高校围绕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加强特色科研领域布局,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支持驻荣高校与本地企业建立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校地合作关系,加快高水平科研成果本地转移转化,提升产教融合能力。积极对接威海七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强化产业关键技术支撑和引领,建立前瞻性技术储备机制,围绕产业链“短板”靶向部署创新链,超前谋划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共同“揭榜挂帅”,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常态化开展“企业院所行”“院所专家荣成行”活动,与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东海所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特色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整合科技研发、技术交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建设,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研发成果应用推广、标准研究制定等,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积极性,有效实现成果转化。

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高校专家挂职企业“科技副总”,支持骨干企业参与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创新工程。建立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联合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家组建“专家库”。探索政府和高校院所共建模式,创新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引进方式。严格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落实财政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使用透明度。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成长贷”等新型金融贷款模式,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金融和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形成以政策体系为引领、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专栏2.1:创新平台重点项目

现代高效农业平台: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山东省海藻生物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海洋平台:山东省海珍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产贝类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海洋功能食品技术创新中心。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平台:威海市空气源热泵节能降噪及智能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船舶污染物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进制造平台:山东省多尺度轮胎全生命周期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压力机自动化生产线及机器人应用工程实验室、威海市贝类加工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新型轻量化房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材料平台:有研稀土(荣成)磁性材料研究院、威海市高分子结构泡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中科芯(荣成)信息技术研究院。

现代服务业平台:山东国际海洋高新技术交易中心、威海特医食品研发与检测中心。

生物医药平台:山东省儿童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鱼油系列保健食品工程实验室。

第二节  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

创新引才机制、培养机制、服务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威海市产业工程特聘专家等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申报,开展“高层次人才荣成行” “院士荣成行”“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推进柔性引才。加强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科学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名医、名师、名家引进培养工程,促进重点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发展。加强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基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荣创新创业。支持哈理工荣成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技师学院等高校优化学科设置,加快推进武汉理工大学科教创新园建设,促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化实施“百千万英才计划”,鼓励企业设立技师工作室、金蓝领培训基地,支持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研究推出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来荣创业就业的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生态。搭建专家、园区、企业三方对接平台,引导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精准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统筹实施优秀毕业生引进、“三支一扶”招录、乡村医生培养等工程,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服务基层。强化就业和实习岗位、人才数据库建设,开办创业就业知识讲座,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打造“荣成市青年驿站”,实施“大学生聚集计划”,吸引荣成籍和驻荣高校毕业生回荣留荣就业创业,年引进大中专毕业生3000人。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规划,明确人才建设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培养引进一批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紧缺专门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搭建联络交流及成长平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战略经营管理能力。

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英才计划”,加大重点产业领域“高精尖缺”海内外引才力度。依托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加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的梯次培养、精准引进,打造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境外孵化、成果回归、分建共享”的离岸人才引进使用模式,带动更多人才和技术成果落地。鼓励乡村振兴人才首席专家、乡村之星、留乡三农人才等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壮大“服务三农”人才队伍。

专栏2.2:人才培育重点项目

高校:武汉理工大学荣成医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科研基地、哈理工荣成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技师学院。

第三节  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围绕科技创新服务供给,优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鼓励高校专家挂职企业“科技副总”,支持骨干企业参与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创新工程。建立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联合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家组建“专家库”。探索政府和高校院所共建模式,创新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引进方式。严格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落实财政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使用透明度。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常态化开展“企业院所行”“院所专家荣成行”活动,与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东海所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特色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整合科技研发、技术交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建设,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研发成果应用推广、标准研究制定等,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积极性,有效实现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成长贷”等新型金融贷款模式,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金融和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形成以政策体系为引领、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第三章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加强劲。

第一节  提升传统产业

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链条韧性,提升产业链条价值,加快形成具有更强创新能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全力培育壮大医药医疗器械、打印设备、碳纤维、专用汽车、海洋食品、船舶、纺织服装、电机、轮胎、钓具十条优势产业链。

海洋食品产业。做大做强行业领军企业,立足海水养殖、海参、海藻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鑫发集团、赤山集团、寻山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强科技攻关,加快南极磷虾资源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放大品牌集聚效应。组建荣成食品研究院和荣成品牌价值孵化中心,细化海参、海藻、鱿鱼等研究方向,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包装、市场调研等公共服务,打响海洋食品品牌。创新海洋食品经营理念和销售方式,深度对接来伊份、良品铺子、百草味等互联网销售渠道,鼓励采用抖音、淘宝直播等多种新型营销渠道拓展市场,举办“魅力中国行—荣成站”特色专场,扩大企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发挥平台优势,做大做强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完善皇朝马汉综合服务平台大型产品交易平台服务功能,拓展海参、鲍鱼、海虾等特色产品服务,建设国内知名海洋食品B2B垂直电商。全面提升海参、鲍鱼、鱿鱼、金枪鱼等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打造从苗种、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到品牌的全产业链条,努力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海洋食品产业集群。

机械制造产业。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鼓励传统机械制造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模块化、轻量化发展。依托成山集团、黄海离合器、曙光齿轮等企业,加速推进轮胎“智造”和智能化产品研发,重点开发低滚动阻力全钢子午胎、全钢环保轮胎、半钢高保气轮胎等节能、安全、环保轮胎产品,扩大拖拉机湿式离合器及扭转减振器生产能力,全系开发客车、新能源纯电动驱动桥齿轮产品。依托华泰汽车重组,提高整车生产能力。依托华力电机、石岛重工等企业,整合升级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完善智能示范工厂建设标准,复制推广生产自动化及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建设一批智能示范工厂。依托锻压机床、华东锻压等企业,加快发展高速、精密、复合、智能、节能数控机床和大型锻压机床、大型数控压力机、精密锻挤生产线,提档升级机床关键零部件,建成机床产业完整配套产业链。

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聚焦船工装备潜力领域和细分市场,转变企业发展模式,打造山东船舶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以黄海造船、造船工业等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与海洋领域高校、协会等对接,突破开展海洋牧场、海上旅游等海工装备产品创新,打造高端船舶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以维赛新材料、中船线缆等企业为重点,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联合攻关,推动PMI泡沫在舰艇用隔热降噪材料领域研发制造。依托威海蓝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优势,与中船协会游艇分会合作,引导企业研发制造高速公务艇、巡逻艇等中小型游艇,抢占未来游艇经济先机。以海通船舶舾装、民盛保温、兴海船舶等小件船用配套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由普通钢质舾装件、岩棉等传统产品向船舶主机、水密门等关键配套部件转型。以鑫弘重工、华东修船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修船业务,试点推广绿色修船模式,并积极盘活扬帆造船、西霞口船坞等区域资源,全力打造北方修造船基地。

第二节  培植壮大新兴产业

按照“顺势、集中、错位、协调”发展原则,立足荣成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动能加速崛起。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挥海洋高新园创新研发优势,聚焦高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保健品等领域,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打造特色海洋生物制品及医药产业集聚区。发挥达因制药、达因金控、奥萨制药等企业集聚效应,引领带动全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在现有基础上更好更快发展。发挥百合生物、凯普生物、世代海洋等企业引领作用,带动其他企业整体发展,形成以深海鱼油软胶囊、甘露醇、褐藻胶、海藻生物肥等产品为主导的海洋生物保健品产业链条。

新能源产业。依托华能高温气冷堆、国核示范电站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立涉核项目全链条招商数据库,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构建第四代核电产业链。依托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的核能利用国际创新示范园,在核电备件备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等领域培育一批配套服务载体,提供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等全链条核能产业配套服务,打造国家级核能设备生产制造基地。依托国华、华能等风电能源巨头,论证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围绕产业配套抓好研发和服务,拓展新型清洁能源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范围。创新推动“光伏+”产业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光伏产业竞争力。

新材料产业。围绕满足新材料企业快速入园生产需求,支持建设一批标准化公共厂房,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用房需求。围绕初创企业发展需求,完善和布局企业所需的公共研发车间、研发监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融资等产业全链条服务。围绕拓宽产业招商,在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吸引更多企业来荣投资设厂,支持稀土高端金属材料研发,建设稀土国家研究中心荣成分中心。加强与陕煤集团等龙头企业对接,加快碳纤维项目招商合作,培植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围绕系统解决研发、设计、工艺、检测和产业化等关键问题,联合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开展联合攻关、委托研发等创新工程,打造新材料产业化和创新发展高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细分领域链条延伸,把握信息技术升级换代和产业融合发展机遇,对接引入的专业孵化运营机构,推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信息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科创园和歌尔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打造集设计研发、产品生产、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园区。拓展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领域,抓好芯长征微电子、阅芯电子、中科芯信息技术、中科传感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培植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系统。加大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子、智能电子系统等领域的科研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推动碧陆斯、信诚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机器换人”。

专栏3.2:新兴产业项目

新能源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1400示范工程、湖南建工集团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威海华源生物质热电项目、荣成核电配套产业园海水淡化项目、荣成市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扩建工程、核能利用国际创新示范园。

新材料项目:碳纤维产业园、乐圆多元碳电池项目、志田新材料项目、秉能新材料项目、龙眼港新材料产业示范园。

新一代信息技术:歌尔电子信息产业园、歌尔智能封测、芯长征微电子、阅芯电子、中科芯信息技术、中科传感科技。

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广新模式、发展新业态,探索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壮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提升现代物流产业和现代金融产业专业化服务水平。现代物流产业。加快推进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建设,适时增辟国际航线,加密内贸航线,逐步形成区域外贸集装箱集疏运中心港口。启动“临港贸易提升计划”,开通石岛港新国际航线及海运快件运输,确保日航次货物增长30%以上,年出入境人数突破50万人次。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建设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改造,实现全流程质量监控和追溯可控。加快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智慧物流体系,开展陆海多式联运,实现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构建辐射东北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依托城铁商贸物流园建设,推动商贸、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电子商务、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产业,精心储备招商项目。立足水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两大示范功能区定位,推动石岛冷链物流产业园发展,做大做强做精鱿鱼加工和金枪鱼加工全产业链条,打造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和示范物流园区。现代金融产业。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强化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科技政策协同发力,加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以争创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目标,构建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评价体系,对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提供产业基金、财政补贴、低息贷款、保险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十四五”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力争突破1000亿元。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梯次培育和扶持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资本市场培训活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公司债、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融资,支持优势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外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扩张和产业转型,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十四五”末,力争全市上市公司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总数达到6家。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立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幸福产业。依托好运角旅游度假区,整合山海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发展滨海观光游、生态休闲游、养生度假游,打造五大幸福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那香海、春风海岸、虎头角、爱连湾康养旅游小镇等一批项目的实施,坚持全面发挥区域优势,打造旅游度假养老新业态。着力发展旅游养老项目,拉长养老产业链条,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体育产业。做精做活滨海特色体育赛事,举办荣成滨海马拉松、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帆船帆板赛、环湖自行车赛等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争取打造特色精品赛事,加大对外交流、扩大宣传影响力。引入海洋赛事和空中赛事,培育专业赛事运营公司,构建体育全产业链条,促进赛事经济多层次、多样化快速发展。

串联培育全域旅游经济。深入推动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构建全时段、全季节、全地域、全覆盖的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构建“主客共享、山海联动、景城一体、居游相宜”的北方全季型滨海休闲度假城市。高起点布局文旅资源。坚持点、线、面系统发力,打造地标性网红项目,启动建设东海岸宿营带,促进全产业链条发展。点上,创新实行“宿营公园+微营地”模式,沿海岸线布局旅游驿站,推动红色印迹、海洋牧场、样板片区、景区村庄联动发展。优化整合现有岸线,开发刘公岛—鸡鸣岛—海驴岛—成山头的海上观光航线,在樱花湖、那香海、滨海公园、凤凰湖等周边区域谋划开发一批摩托艇、水上冲关、帆船等海上游乐项目,把“海上游荣成”品牌做大做强。线上,按照全国知名、世界一流的自驾车旅游“样板路”的标准,建设“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全面推进茅子草口—长会口的滨海步道全域贯通,分步启动那香海—成山头、东楮岛—马栏耩、东烟墩—大庄许家、槎山南—靖海卫等路段步道建设,打造成为与周边环境相匹配的网红打卡路,推动自驾游进一步向镇村延伸。面上,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坚持市场化思维运作,对重点文化旅游区域存量用地资源,聘请顶级设计公司整体规划,举办滨海马拉松、房车旅游大会等活动,打造中央活力区,增加人气活力。高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推动全产业链条发展,加快重点景区业态开发提升。成山头景区,整体规划策划,挖掘太阳文化、秦皇汉武文化等,加快海洋馆、航海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提振景区形象。那香海景区,整合提升钻石沙滩、游乐项目、鸡鸣岛等核心资源,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赤山景区,加大研学项目开发力度,串联花村画村等,打造“山海赏花作画”精品路线,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乡村品质,深入推动景区村庄培育、精品民宿提升和星级旅游餐馆创建三项工程,全面串联红色印迹、海洋牧场、样板片区、采摘园区等乡村业态,进一步叫响荣成乡村旅游品牌。高规格组建行业龙头。按照“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组建大集团”的思路,推进我市文旅集团组建。在资源整合上,结合文旅集团发展定位,对全市优质文旅资产实行分批分类分步注入,优化资本运作,统筹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壮大成为我市龙头企业。在试点运作上,深度参与景区景点投资运营,围绕槎山以南区域开发、伟德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花斑彩石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分步选取槎山南线、伟德山南麓、蜊江港区域等板块,及时评估实施精品民宿、休闲驿站、康养度假等项目可行性,加快项目落地,带动文旅资源专业化运作。

专栏3.3:现代服务业项目

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人和集团冷链物流库建设项目、齐鲁智慧海洋天下鱼仓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山东荣成沙窝岛海产品冷链物流园、诺利源冷链物流项目、荣成市鑫汇水产有限公司二期文星海洋食品国际物流中心、智能化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山东亿海冷链物流库、荣成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生活性服务业项目:虎头角海洋艺术小镇、天鹅小镇、爱连湾康养旅游小镇、马栏湾海洋运动小镇、歌尔智慧小镇、那香海滨海文旅小镇、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马山岛休闲养生区开发项目、龙须岛渔港风情小镇、成山头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冰雪运动小镇、那香海游艇小镇、朝阳港欢乐海岸大型主题公园、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爱莲湾国际康养度假区项目、荣晟度假酒店项目、荣成市青荣置业有限公司阳光新城E区商贸综合体项目、万福苑·凤凰家园。

第四节  着力打造特色经济增长极

坚持统筹谋划,特色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亮点园区和特色基地,拓宽发展新空间,培育壮大新动能。

威海海高园。坚持以海洋生物科技为主攻方向,突出海洋高新产业特色、功能复合特色、山海环境特色,推动海洋生物医用食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重点打造核心区、产业配套服务区、产业优化发展区和滨海风情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打造“研发—检测—产业化”全链条的专业化海洋特医食品产业转化基地,带动特医食品全产业链企业落户园区。实施总投资90亿元的歌尔智慧小镇项目,对园区东部4.8平方公里海岸线带状区域整体开发。推进区域定向、产业靶向招商,探索产融结合的基金招商新模式,争取设立园区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科技创业园。作为新引进产业项目重要承接平台,全面优化园区软硬环境,为入驻园区的高科技项目研发、产业化生产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搭建创业载体,定向招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跨境电商等五大关联产业项目,推动高科技、高质量项目入驻园区。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做好产业上下游衔接配套及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集群共生的规模效应。

中国房车产业出口基地。紧盯国外轻型拖挂式房车巨大市场空间和国内房车未来潜力,重点关注拖挂式房车、自驾式房车、营地式房车等细分方向以及房车租赁业务领域,探索建设房车共享智能工厂,扩大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战略布局。推动房车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以休闲养生度假旅游为主题的“房车露营地”。发挥房车行业协会引领作用,依托康派斯房车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新型轻量化房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房车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技术资源和科创研发开放共享。

第四章  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建设现代海洋强市

加快海陆统筹、产业联动,推动海洋全产业链提升,壮大海洋发展新动能。

第一节  提升海洋经济发展动能

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全面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创新链式发展模式。按照“一品一链、聚链成群、联动协同”的链式发展原则,构建集养殖捕捞、精深加工、生物科技、冷链物流、市场交易、品牌打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设海洋食品和生物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打破近岸养殖限制,加快深海养殖工船、智能深海网箱建设,大力推进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推动好当家建成90万立方米水体的海参育苗基地,长青海科建成北方最大的鲍鱼苗种繁育基地。在荣成湾、俚岛湾、爱莲湾、桑沟湾等海域,推进蓬莱红栉孔扇贝、爱伦湾和205海带、“鲁海1号”刺参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和示范推广,持续巩固海参、海带、大菱鲆、鲍鱼等苗种繁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十四五”末,力争全市每年育苗量达到300亿单位,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洋种业基地,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打造海洋牧场荣成样板。启动海洋牧场提升工程,打造海上田园综合体集群,推动海洋牧场提档升级。好当家集团以海参立体、生态、循环养殖为特色,打造5万亩田园型海洋牧场;寻山集团以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为特色,打造2万亩增殖和养护型海洋牧场;成山鸿源、鑫弘等企业以养殖工船、鲍鱼养殖平台等先进设施为特色,打造5000亩装备型海洋牧场;西霞口、烟墩角、泓泰、楮岛4家企业以休闲海钓和海上观光为特色,打造游钓型海洋牧场。

实施深远海综合开发。引导企业借力鲍鱼养殖平台、智能化深海养殖工船、大型深海网箱向深远海进军,拓展养殖空间,增加海参、海胆等多品类高端海珍品养殖,实现深远海养殖新突破。发展综合性休闲渔业,建成全国最大的海带、金枪鱼、鱿鱼加工物流聚集地,逐步形成北方乃至全国的水产品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推进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和新渔场开拓,以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完善远洋渔货回运、精深加工、仓储物流、集散交易产业体系,延长远洋渔业产业链条,打造远洋水产品加工和贸易集散地。

提高海洋装备发展水平。引导本地船厂、机械设备制造等企业主动融入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建设,重点发展海洋监测、观测、勘测等智能装备及相关零配件。推进海洋牧场智能管控平台、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设备的制造研发。加强寻山集团海带采收分切一体机和荣金牡蛎采收一体机研发,力争二代机进入中试阶段,逐步提升养殖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加快现代远洋渔船的研发和制造,更新改造老旧渔船,实现超低温金枪钓船、围网作业船、大型鱿钓船、南极磷虾船等远洋渔船自主研发,加快建设大型捕捞加工船和大功率冷藏运输船,保持远洋渔船制造全国同行业领军地位,建成一支连通作业渔场与后方运输加工的专业远洋捕捞船队,不断提升全市远洋渔船现代化装备水平。

第二节  推动陆海联动统筹发展

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引领作用,加速海洋资源要素集聚,完善海洋公共服务,努力实现海洋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提升海洋经济承载能力。

以新技术推动示范引领。在海洋综合管理、现代渔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建设13处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1处省级现代海洋产业(海参)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海洋成果转化。完善好运渔乡鲜活水产品交易中心、荣成裕源祥水产鲜活贝类出口基地等平台功能,鼓励海洋食品企业有针对性的拓展国际市场。依托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大学生双创孵化基地,引入京东、阿里巴巴、天天购等知名电商平台,构建跨境电商、旅游电商、直播电商、品牌电商、电商托管等产业模式集群,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培训和电商孵化服务。紧跟消费升级需求,策划推广“荣成海鲜”区域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

以新模式促进效益提高。以互联网、大数据改造推动捕捞、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领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在渔业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涉海制造业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打造海洋工业2025。推动物联网在冷藏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应用,鼓励冷链物流与溯源物流一体发展,强化物流服务与商品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渔业企业的有效对接,健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物流交易体系。

以新载体提升发展能力。加快推进荣成港区规划修订,整合港口资源,加强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格局。规划提升港口功能定位,扩大龙眼港区范围,将俚岛湾三星、伽耶、百步亭、烟墩角、新洋船业等企业港口、码头岸线,纳入龙眼港区总体规划范围,在俚岛湾区域建设修造船、海工、海上风电制造等专业化港口码头。加快实施好当家码头扩建工程、石岛港区荣喜港扩建及LNG码头工程、凤凰尾作业区货运码头及救助码头工程、石岛港交通运输综合客运枢纽工程、蜊江港区旅游码头工程、龙眼港区游艇码头和帆船基地项目,提升港口功能和承载能力。

以新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引进信托、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开展海洋金融服务创新。推进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发展渔业商业保险,积极大宗优势品种养殖保险。支持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创新“现代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开展监管仓质押贷款业务,拓宽融资业务领域。

专栏4.2:海洋发展重点项目

产业园区:南极磷虾高端生物开发产业园、蓝润蔚蓝谷产业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沙窝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

生产研发基地:合成生物学制备羟基酪醇功能性健康饮品及产业链构建、微藻的规模养殖、提取及功能产品研制与产业链构建、褐藻寡糖的绿色制备和定向应用、刺参苗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山东省海参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海洋特医食品产业转化基地项目、百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生物产业、褐藻寡糖绿色加工和定向应用产业化项目、海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造船:新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及配套辅助运输船、渔业辅助船。

渔港:石岛渔港升级改造项目、宝马渔港升级改造项目、龙须岛渔港升级改造项目、泓运渔港经济区建设项目、和兴渔业港区升级改造项目、鑫弘渔港升级改造项目、赤山渔港升级改造项目、朱家圈渔港升级改造项目、马家寨渔港升级改造项目、俚岛湾渔港升级改造项目、鑫发渔港升级改造项目、人和渔港经济区建设项目、院夼渔港升级改造项目、沙咀渔港升级改造项目。

海洋牧场:鹁鸽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苏山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靖海湾以东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

海洋技术贸易:山东国际海洋高新技术交易中心。

第三节  推动海洋生态发展

依托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动海洋岸线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品质,打造千里生态岸线。

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坚持保护提升与有序开发并重,实施桑沟湾、石岛湾、北部沿海等综合整治,开展浅海、海湾、河口、海岸带、潮间带湿地等重点区域海洋生态、原始地貌修复和保护整治工程,推进槎山南岸综合整治,提升千里海岸线自然生态。强化重点保护区永久性保护,全面提高成山头海洋自然保护区、大天鹅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提升周边区域板块开发和管理能力。优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实现陆域和海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严格遵守海洋“红线”。推行海洋资源利用项目准入制度,做好海洋产业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支持海洋三产发展,提高海洋二产清洁生产水平。强化陆域污染防控,建立陆海协同污染防控体系。加快推进渔港环境综合治理,优化站点布设,开展岛屿及岸线生态保护调查研究。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依法拆除生态红线内违规工程和设施,对岸线分级分区分类管理。定期组织海岸线保护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推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维持砂质、基岩岸滩岸线稳定。提升陆海监管能力,推进“湾长制”与“河长制”“湖长制”管理有效衔接,实施小落河、沽河河道治理工程,构建河海衔接、陆海协同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整治修复力度,建设人工鱼礁、人工藻场,保护和涵养近海渔业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全力推进岸线整治修复、人工鱼礁等项目实施,做好增殖放流工作,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息繁衍场地,推进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海洋资源保护性开发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进步道路。

第五章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以消费升级为引领,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新新需求,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潜力。

推进城市消费档次升级。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高品质商圈,以九龙城、博隆、佳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中心,优化经营业态布局,完善樱花湖体育公园、滨海公园等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增设城市书房、海鲜排档、精品酒店、特色餐饮等服务,推动现代商圈与城市休闲区完美结合,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发展夜间经济,开发夜间娱乐项目,打造樱花湖、那香海、凤凰湖等夜间经济圈,推动夜间文化演艺进景区,常态化举办渔民号子、渔家大鼓、渔家秧歌表演以及非遗项目展示活动,构建“夜娱、夜品、夜购、夜学、夜健”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叫响“不夜荣成”文化品牌。

提升居民文旅消费水平。大力开展高层次文旅营销,挖掘荣成特色文化符号,制定发展定位和IP体系,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打造荣成旅游IP,挖掘特色旅游文化元素,筛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产、故事等,打造成为统一艺术风格、统一视觉标准的文创旅游形象,形成专有旅游产品。实施消费促进行动,持续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冬游齐鲁·惠游荣成”、滨海艺术节、沙滩音乐等文旅主题活动,通过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加快构建“文化惠民”长效机制,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实现全域掌上游,重点推进全域旅游、智慧景区建设,加快多元业态整合力度,打通与携程、美团等OTA平台链路,实现A级景区、文化场馆、宾馆酒店、特色商品入驻经营。

探索发展消费新模式。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畅通“快递进村农品出村”微循环,激活农村线上消费市场。全面布局镇村电商快递服务站点,建设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服务中心,设立22处镇级服务站和100处村级服务点,提高农村电商快递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打通电商快递派送“最后一公里”。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完善充电桩、加氢站规划布局,落实好各类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发展壮大绿色消费,倡导应用绿色产品,壮大绿色批发市场、绿色电商等流通主体,推动流通环节减量包装、使用可降解包装。

第二节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关键性作用,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关键,以要素供给为保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投资布局,转变投资增长模式,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引导投资投向重点开发区域、产业园区。加快提升产业能级,建设一批填补空白、增强基础能力、保障链条安全的重大项目。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优化新能源等多元化基础设施,增强产业支撑能力。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投资便利化、服务化水平,有效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优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并联审批流程,提高平台“一张网”办事功能和综合分析研判能力。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开展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支持重点领域民营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通过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募集资金,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完善投资调控机制。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设立“四个一批”、省市级重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工业项目库,实施项目建设目标管理和周期滚动计划。强化政府投资计划管理,重点投向公益性质的非经营性项目,发挥政府直接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领作用,提升政府投资效能。合理整合政策性资金,健全政府引导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体系,选准选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依法合规推行市场化配套融资。

第三节  畅通地区经济循环

立足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精准把握循环关键环节,坚持通“堵点”、接“断点”,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平衡。

高效疏通循环梗阻因素。围绕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等领域,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促进供需精准对接、要素精准匹配、政策精准扶持,全力打通循环“梗阻”。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动态监测企业产销衔接、出口订单、信贷供应、技术需求等信息,分行业分企业制定帮扶方案,有效破解生产断档、订单断档、销路断档、收入断档等难题。系统梳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国家与我市相关产业链配套清单,全面评估关键原材料、元器件、成套设备等产品断供或涨价风险,围绕“断链点”制定供应链替代备选方案,扩大产业链核心环节国内替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应急能力和配套能力。

深度参与国内循环体系。充分发挥要素禀赋和产业优势,在补链、扩链、强链上展开更紧密区域合作。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龙头,促进上下游、供产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改善管理方式和经营体系,加强地方企业配套合作协作水平,实现企业间的联合协作,争取在关键产业链中占据核心位置。积极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黄河流域跨区域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配合协同,推动打造一批空间高度集聚、产业高度协同、供应链高度集约的产业集群。

持续优化消费品市场。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环节监管,深入开展食品风险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对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深入调查核实和依法处置。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完善出口转内销平台载体,推动进口与出口、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开展消费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

第六章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精致城市典范

坚持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改善民生,持续丰富城市元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第一节  优化空间发展布局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做强产业支撑、补齐民生短板,打造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空间载体。瞄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持续增强城市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遵循市域国土空间发展规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一主两翼、两带两廊”的全域保护发展总体格局。中心城区提升首位度,建设现代化滨海精致城市;石岛和好运角南北相向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以沿海区镇为依托,打造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的环海发展带;以内陆镇为依托,打造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特色农业发展带;建立全域生态保护框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生态优先,以山脉、水系为骨干,以农田林网为基本要素,严格保护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本底,构筑伟德山生态廊道和槎山—赤山生态廊道。

科学开展乡村空间规划。以现代高效、绿色休闲为重点,建设科学合理的乡村产业板块,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格局。“休闲观光产业带”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借助高铁等交通优势,打造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科普观光、农耕文化教育、特色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等产业。“康养旅游产业板块”以北部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为依托,推动那香海文旅度假小镇、虎头角海洋艺术小镇、天鹅小镇建设,打造海洋生态体验、生态度假、主题游乐、农业旅游等产业。“规模种养产业板块”以西部集中连片优质耕地为依托,推动田园综合体、伟德山现代农业园区、滕家镇八河抬田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湖海文旅产业板块”以宁津、港湾等片区东楮岛古村落、胶东渔家民俗文化、山水田园等特色资源为依托,重点发掘乡村民俗文化,推动“渔业文化+民宿+旅游”全方位、一体化发展。“增养殖综合产业板块”以虎山镇、人和镇规模化高效养殖业为核心,推广应用海珍品养殖技术,改善养殖环境,解决饲料配方和加工技术难题,建成海水养殖主战场。

推动城乡空间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桑沟湾北岸滨海休闲旅游度假板块、城铁商贸物流板块、高端产业板块、南山路两侧提升板块、崂山现代科教板块,统筹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增强要素集聚和产业支撑。威海海高园,按照城区标准,发挥改革优势,助推海洋经济转型提升,打造南部产城一体的重要区域。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主动融入东部滨海新城建设,突破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推进精致小镇内涵提升,启动人和、虎山“西南片区突破行动”,推进俚岛等重点中心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其他镇街,围绕区域特点,全面提升辖区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等配套功能。

构建“一带三区五基地”产业布局。“滨海产业集聚带”规划形成集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旅游业于一体的沿海综合发展带。“北部休闲旅游度假区”重点推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业;“东部综合经济区”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船舶及海洋装备制造业、核电、食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海洋渔业发展,成为二三产业集聚高地;“西部山地生态农业区”重点发展林果业、中药材、蔬菜等山地农业。“中心城区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海洋食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石岛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科技、船舶、机械制造、核电、现代物流;“俚岛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制造、冷链物流;“虎山镇产业基地”“人和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海洋渔业及海洋食品加工业。

第二节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把控城市发展战略方向,完善统一城市发展政策和标准,规范城市发展全流程管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高效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引领作用。统筹行政、居住、医疗、教育、商业、文旅、科创、金融等功能布局,严控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提升生态宜居和智慧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发展品质化、业态高端化,建设现代化滨海精致城市。有序扩大规模容量,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人口吸纳、要素集聚和产业支撑能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城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提升强弱电、自来水、绿化、停车、管网等功能性、休闲服务性配套水平。

培育发展小城镇。坚持规模适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深化建设一批高品质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扩大石岛和好运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以城市标准建设威海海高园(石岛管理区),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丰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公共资源配置的倾斜力度,形成城市功能相对完善的产业与人口承载集聚区。以沿海区镇为依托,打造经济发达、功能完善的环海发展带,推进俚岛等重点中心镇建设,积极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商业设施功能,促进建成区扩容提质,推进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抓好特色小镇建设管理,统筹考虑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禀赋、生态风貌保护等要素,一次规划到位、分期分批实施,打造一批“五洁、四优、三规范”的特色小镇。

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城市功能,以产业增长促进城市扩张,以综合承载能力的增强支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机整合。着力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的新兴经济业态,大力培育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就业容量大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壮大城市产业规模。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深入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第三节  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规划理念和设计,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各类便民服务设施,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实施精致城市建设工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结构。铺装自行车慢行彩色陶瓷颗粒路面,完善交通环境。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立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层次体系,保护城市天际线,预留城区通风、视线廊道,严控临山、滨水区域建筑高度、密度、体量、容积率和后退距离,保证山体和海、河、湖面可见性。提升城市商住设施规划水准,结合城中村改造及企业退城入园项目实施,多点布局口袋公园,打造城市生态景观。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外立面造型、色彩、线条,规范设置户外广告、牌匾标识,确保符合城市设计要求,与山海环境相融合。

优化城市设施服务。统筹布局“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实施,加强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打造服务齐全、宜居便利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人口增加情况,合理供地建设住宅,适度规划商业、休闲、康养等设施,延伸市民文化公园、樱花湖体育公园、凤凰湖公园、朝阳港湿地公园服务功能,实施滨海公园东拓、大鱼岛公园建设工程,带动人气、商气集聚,吸引住房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路网升级、绿化增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垃圾分类、雨污分流覆盖范围。提升公共场所服务残疾人硬环境建设,宾馆、餐馆、电影院等场所按照标准建设坡道、助行扶手、专用坐便器等设施。改进物业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红色物业全覆盖,培育红色物业品牌企业,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打造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管理服务新模式。完善“吹哨报到”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实现审批、监管、行政处罚信息共享,全面实行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公开,鼓励市民参与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绿地养护日常监管和评价工作,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加快社区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完善镇街物业管理机构设置,各镇街承担社区物业管理主体责任,明确社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配强工作力量,统筹做好辖区内的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强化对辖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的引领,指导所辖社区做好业委会党组织的组建、管理工作。社区党组织加强对业委会的指导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联动服务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深入实施省级城市品质提升试点项目,构建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城市管理体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住宅小区为发力点,推动智慧住宅小区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普及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分类箱、无人售卖机、无人图书借阅机等自助终端设施,为居民提供便捷生活服务。

第四节  融入区域发展战略

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带动战略,进一步深化与主要经济区及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格局。

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开展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飞地经济”合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加强与沿黄地区交流合作,推进物流体系、产业链供应链、文化旅游等领域协作发展;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央企、驻京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产业、城市、生态领域协调机制,推动建设一批合作项目。

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坚持各扬所长、优势互补,建立健全一体化合作交流机制,联合破除体制障碍,全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对外开放、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要素资源等领域合作,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力推进铁路、港口等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互联交通网。

深化推进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帮扶协作。扎实做好对口支援青海省门源县、东西部帮扶协作重庆市云阳县和省内帮扶协作工作,推进资源集聚、资金整合、政策集成,在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结对帮扶、干部交流方面加强帮扶。帮扶资金重点向“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项目倾斜。引导企业赴门源县、云阳县投资兴业。开展消费帮扶,设置门源县、云阳县特色产品专柜。鼓励两地旅游产品和旅游社线路相融合,双向输送更多游客。扩大劳务转移就业成效,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定岗、定向“组团式”培训,提高就近就业水平。加大人才帮扶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捐助,鼓励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家到协作地开展捐资助学、慈善募捐、医疗救助、扶残助残等爱心活动。

第七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节  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探索总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经验,先行先试,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粮食安全观,落实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部署,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业,打造粮食生产示范方,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规模流转、特色种植片区紧密结合。“十四五”期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0万亩,总产21万吨左右。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精致农业示范基地为示范样板,鼓励扶持现代苹果、茶叶等特色种植,加强规划引导,控制规模、打造精品,发展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及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科普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精致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农业与科技、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到“十四五”末,新发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处,县级农业产业园5处,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9个以上。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技提升工程,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对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专家大院、博士后工作站、教学实习基地,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引进培育适合在我市推广种植的作物新品种,“十四五”末,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第二节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以生态、休闲、旅游为基本要素,统筹自然绿色廊道、生态路径、海岸线、村庄公共空间,构筑全域美丽乡村蓝图。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六个提升”。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村民意愿,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加快建设全域美丽宜居乡村,重点实施村内道路、环卫保洁、垃圾分类、污水、绿化和居室环境等行动。修复村内道路,村内通户道路“户户通”硬化全覆盖,道路完好率保持90%以上。修复村内道路,道路完好率保持90%以上,村内通户道路“户户通”硬化全覆盖。完善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督查考核制度,加强标准化运行管理,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开展新一轮绿化提升行动,完成绿化苗木栽植300万株。巩固清洁家园整治成效,提升清洁家园示范户、精品户覆盖水平。开展美丽村居建设“四一三”行动,培育地域文化鲜明、建筑风格多样、田园风光优美的美丽村居。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绿化、改厕、环卫一体化、污水处理综合管护,叫响“美在农村”品牌。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片区“五个组团”。深化样板片区建设,按照专业规划、整合资源、全面提升的原则,依托宁津、荫子、夏庄等片区,突破镇街地域界限,集聚资源,集中攻坚,打造渔家风情、美丽田园、伟德花果里、海牧蓝乡、桃源里五个组团,培植一批重点示范样板片区。

培植美丽乡村“六类典型”。开展特色化村庄建设,总结农村环境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社会治理工作经验,以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基础,围绕“村容、道路、绿化、产业、文化、治理”六方面,分类施策、重点建设,打造具有荣成特色的新时代村庄品牌。

第三节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以城带乡、均衡共享、特色鲜明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健全人口市民化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前置条件和附加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户口迁移制度,畅通城乡双向迁移限制。健全完善城乡社区集体户,及时登记符合落户条件但无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员户口。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实现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保障同城同待遇。提高城市包容性,提升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促进农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同工同酬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性收入水平。鼓励返乡人员通过创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植乡村特色产业。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广海域使用权、林权、农业生产设施、渔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抵押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融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十四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城乡路网、燃热管网、生态绿网“三网”覆盖水平,消除城乡二元发展差距。推动道路、供水、供电市政公用设施向城市郊区乡村和中心镇延伸。推动城乡路网一体规划设计,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县乡村(户)道路联通、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市区与镇街驻地、镇街之间全部有二级以上公路连接。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加大供气建设力度,实现供气合理化建设。实施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动解决相对贫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帮扶资金投入、帮扶政策和体制机制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和帮扶。加大村级领办合作社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实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强化帮扶项目增值保值,增强带贫减贫能力,将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深化扶志扶智工作,增强就业培训实用性,加大帮扶公益岗开发力度,逐步提高相对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比例,降低补贴性收入比例,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第四节  推动农村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整合乡村土地资源,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引导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拓宽发展新空间。

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统一服务型、土地股份合作型、土地集中型多种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十四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率达到99%。加强村级事务全方位监督约束,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程序,打造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产权明确、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依法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扶持发展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管代收、集团承包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土地托管、半托管社会化服务,带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十四五”末,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土地流转规模达到80%以上,镇级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达到22处,土地托管率达到90%。

激发多层次人才活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强化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返乡就业创业机制,拓宽乡村人才引进渠道,支持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开展干部返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四乡”行动,引导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每年公开招聘一批乡村教师、医生、社会工作者充实到基层。

第五节  建设善治和谐的文明乡村

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推进以党建引领实现村庄善治,以村庄善治催生乡风文明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打造组织过硬、治理规范、和谐有序的文明乡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党组织评星定级,探索推行区域化党建模式。稳妥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头雁引航”工程,建设农村后备人才库。深化廉洁村居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把村办企业纳入规范化管理,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廉洁信用评价制度,强化权力运行监管。抓实党员先锋模范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指导村级组织健全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章程。健全农村干部差异化考核管理办法和信用奖惩机制,用信用手段管好农村干部,激励干事创业。

倡树乡村文明新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育时代新农民为着力点,以弘扬主流价值、培育思想道德、深化文明创建、推进志愿服务、倡导文明生活为重点,大力实施铸魂强农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以“爱诚孝仁”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加强身边好人、好婆媳、好儿女等典型选树宣传。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实现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大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培育和打造乡村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服务活动实现镇村全覆盖。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围绕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以加强农村信用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放大“+信用”优势,建立覆盖农村所有群体、所有工作、所有环节的信用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形成具有荣成特色的农村信治模式。将信用建设作为有力抓手,融于乡村治理全过程,把村民的日常行为都纳入信用管理,激发村民践行社会公德、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正向推动基层群众“崇德向善”,实现农村治理信用化。

第八章  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坚持以改革释放活力,以开放拓展空间,着力打造环境更好、政策更优的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软实力”支撑“硬发展”。

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按照“产业聚集、规模运营”的经营理念,对国有资产进行再优化、再布局、再提升,实行集团化管理。通过兼并、收购和重组的方式,压缩较小企业体量,重点整合“零、散、小”类国有企业资源,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壮大—发展—投融资—再发展”的运营模式,发挥国有资产规模化经营效益。对国资出资成立,由部门参与管理的企业,双方签订委托管理协议,管理部门承担国有企业监管责任。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对国有企业主业布局实行动态管理,突出做大做强主业,每家国有企业主业控制在2个以内,非主业不超过3个。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按照分类促进发展的原则,做强做大功能类企业、做精做细公益类企业、做专做优竞争类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带动作用。

统筹要素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推动土地、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通和高效配置。依托全省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提高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的融资可得性和服务便捷性,稳步提升实体经济直接融资比重。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强化“亩产效益”评价,实施差别化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资源要素价格,以及差别化的用地、排放、产能利用、融资、财政扶持等政策。加大产业基金投入力度,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共享新动能新产业发展红利。

建立完善政务服务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制定“好差评”“吐槽找茬”“窗口无否决权”“上门服务”等工作制度,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作风,将“一次办好”作为政务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咨询导办、贴心帮办、全程代办服务,将更多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帮办、代办事项清单。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办理。创新“即时评价”“上门服务”,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等领域组建7支专业服务小分队,推行保姆式上门服务,以工作人员的“多跑腿”换得企业和群众的“少跑腿”,保障企业群众“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完善审管互动机制,强化“一枚印章管审批”,着力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审批服务体系。推进一窗办理改革,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加快“一窗通”平台不同部门间数据交换及推送,政务性办理流程在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及时对外公布。根据企业群众办事频率、办事习惯,优化调整窗口设置,合理划分专业性和业务办理流程区域,优化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事务、农业事务等综合服务窗口,设置市政公用及中介服务专区,提供“打包式”综合并联服务。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将原行业开办需持有的多个许可证,整合为全省统一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制定涵盖审批事项、法定依据、审批许可条件等所有必备信息的综合许可告知书。按照“不重复填报”的原则,对营业执照、身份证件、租赁合同等重复材料归并整合,实现一套申请材料完成多个事项申请。

第二节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信用制度的保障力,突出信用治理的引领力,挖掘信用数据的聚合力,激发信用应用的生命力,筑牢信用建设的执行力,全力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推进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构建市域同标准、多层级、全覆盖的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数据治理、应用服务和业务管理体系,实现信用信息跨部门、跨领域共享共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提升信用管理科学性、规范性、精准性。研究出台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信用分级分类评价与管理、全周期差异化新型监管实施细则。健全社会信用建设标准化体系,建立涵盖信用通用标准、信用信息标准、信用管理标准和信用服务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框架,将标准化融入“信用荣成”建设各个领域,争创全省社会信用标准化试点城市。

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信用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精准监管、以承诺为引领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实现从行为监管转向主体监管。广泛应用信用承诺制,推行审批替代、主动公开、行业自律、信用修复、证明事项告知、政务服务承诺等“六型”信用承诺制。全面构建精准监管新模式,开展行业信用监管,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信用综合评价、分级分类监管、失信预警、信用修复等标准规范,为行业信用监管提供制度支撑。开展信用监管示范创建工程,在城市管理、医疗保障、交通运输等领域,选择20个以上信用建设需求迫切、信用监管基础良好的部门单位,实施行业信用监管示范工程,构建具有荣成特色、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政府诚信行政水平,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的良好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体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提高信息数据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开展清理政务失信整治专项行动,推动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平。

持续深化基层信用建设。优化个人信用积分应用体系。探索与省级、国家级信用示范城市建立个人信用分互认和守信联合激励城市合作机制。设立市、镇街、村居三级诚信基金,持续创新“信易+”应用场景,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褒扬激励诚信典型,年惠及群体达到30万起次,实现信用惠民便企。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信用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常态化的信用服务场景,创新信用应用新业态,大力发展信用经济,让信用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社会发展的主抓手。组织开展信用镇(街道)、信用村居(社区)、信用家庭等示范创建活动,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环境。

第三节  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立足区位、产业、载体、生态优势,持续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夯实经济发展项目支撑,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层次和水平。

培育和壮大重点产业集群。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摸排拓展外部关联目标企业和平台,理清企业合作需求,形成骨干企业拓链招商热力图,提高招商针对性。引导海洋食品加工、修造船及海工装备、汽车及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企业与500强、行业龙头对接合作,开展强链、补链、拓链招商。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制品及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本地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科技孵化项目本地产业化。

打造高端项目集聚平台和大项目招商载体。依托海洋高新园、科技创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核电配套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强化产业链条招商专班机制,梳理细化海洋生物、高端制造、服务外包、核电装备及技术服务等产业链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清单,实行“链长制”招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入驻门槛,推进“择优限劣、腾笼换鸟”,集中优势招商资源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高、精、尖产业项目集聚地,以大项目招商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立体化招商网络。紧盯日韩、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充分利用行业组织、驻外机构、招商中介、荣成籍在外能人招商资源,举办招商推介、投资洽谈专题活动,实现招商需求与投资意向实时、精准对接。坚持招商“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市级领导分包、区镇街及部门联动的项目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实施。推进招商引资攻坚突破行动,开展产业链招商、闲置资产盘活招商、飞地招商、平台网络招商,加快高质量招商步伐。

第四节  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

巩固提升传统竞争优势,转变和优化外贸发展方式,调结构转动力,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发展向优质优价转变。

稳住外贸基本盘。培育食品、造船、汽车配件、房车等外贸优势产业集群,扩大特色产品出口规模。发挥指定商品进口口岸政策优势,扩大进境鲜活农副产品目录清单,做大冰鲜水产品、鲜活水生动物、肉类、乳制品等商品进口规模。鼓励建设各类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日韩商品集散地。探索建立商务、海关、税务、外汇、金融、口岸联动协调机制,解决企业进出口难点、堵点。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巩固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多元化拓展新兴市场。加强出口信保宣传力度,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抗风险能力。树立境外品牌意识,充分挖掘优势外贸产业,扩大国际自主品牌企业群体,搭建重点外贸产业线上展厅,开展城市品牌与企业产品双重推介,提升外贸发展整体竞争力。

推动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开通9610直购进口、1210备货、B2B出口业务,扩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推动皇朝马汉B型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运营,开展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保税仓储物流业务,形成功能配套齐全的综合性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集聚区。整合跨境电商资源,深化与山东省跨境电商协会、深圳跨境电商协会等智囊团队合作,联合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贸易通等B2B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引导传统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依托船舶维修维护、海运、房车制造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打造威海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亮点。以服务外包产业园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招引数字科技应用、数字服务、数字贸易领军企业入驻,推动服务外包企业与本地传统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第五节  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

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引导企业理性稳健“走出去”, 促进企业由单纯的外贸出口转向布局国际技术、人才要素资源。

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推动企业建设海外原料供应基地、生产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强化“走出去”国别引导和产业指导,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状况制定产业投资国别指引目录和配套政策,形成支持“走出去”整体合力。鼓励企业建设境外园区,培育一批远洋渔业型、商贸物流型、加工制造型境外经贸合作区,搭建境外产业集聚平台。探索开展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组织企业参与央企对接会、对外承包工程发展论坛活动,支持企业与央企和领军企业协作,拓宽对外合作渠道,推动产品、工程“走出去”。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橡胶轮胎、海洋食品加工、生物科技等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设产业鲜明、功能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生产基地,带动国内设备、物资出口,促进境外资源回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企业跨国经营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海外企业和项目生产安全、人员管理、风险管控跟踪检查,指导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

第九章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补齐水、电、气、暖、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健全综合交通立体网

统筹各种交通方式协调一体发展,提高交通智慧化水平,按照“六横三纵一环”总体布局,启动好运角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推进莱荣高铁建设,规划论证石岛港疏港高速连接线等海陆空交通项目,构建“放射状”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和“两纵两横”市域综合运输走廊。

优化干线铁路网络布局。以国家铁路网和山东省铁路网规划为基础,规划论证石岛至崖头有轨电车项目,形成城际铁路、高速铁路交通网络,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落实既有国省级规划,加强与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相邻城市的客运铁路连通,完善重点港区、工业园区的铁路集散功能,形成以干线铁路为骨架、城际铁路为支撑的铁路网格局。

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规划研究石岛港西作业区疏港高速连接线,接入S16荣潍高速,实现港区的快速集散运输,形成“一横一联”的高速公路网布局。

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能力。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建设,促进国省干线贯通,重点推进G228丹东线茅子草口大桥至西霞口段改建工程,力争列入部省公路“十四五”专项规划。论证实施夏庄镇至埠柳镇伟德山隧道工程项目。

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加强区县间国省干线公路通道升级改造,基本实现荣成市与其他县市区至少有一条一级公路连通。推进G228丹东线、G206威汕线、S301成初线、S201威东线、S302成威线、S303俚李线等国省干线老油路路段升级改造。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村内道路硬化改造,加快推进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升级改造,打造一批旅游公路、休闲公路。统筹国省干线与重点方向国防交通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国防公路建设工作。

提升港口综合服务水平。规划论证石岛新港疏港高速公路,加快与荣乌高速连网对接。完善石岛港区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外贸集装箱集疏运中心港口。加快龙眼港与省港口集团合作,融入全省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大局。

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公交、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邮政、智慧枢纽建设,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门架应用,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建设航道地理信息测绘和航行水域气象、水文监测等基础设施,创设适应智能船舶的岸基设施。在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公交线网。

专栏9.1:交通工程重点项目

国省干线公路:G228丹东线茅子草口大桥至西霞口段改建工程、G228丹东线虎山镇东双庙至卞庄大桥东大修工程、G228丹东线与S302交叉口至成山六中红绿灯大修工程、G206威汕线友谊宾馆红绿灯至文登荣成交界大修工程、S301成初线成山六中红绿灯至环翠荣成交界大修工程、S303俚李线东庄(与丹东线相交处)至夏庄万通道路建设公司大修工程、S201威东线荣成文登交界至上庄转盘大修工程、S201威东线虎山镇东双庙至与石泽线相交中修工程、S302成威线成山镇成山头风景区门前至S302与G228交叉口中修工程。

农村公路:县道南柳至文登营荣成段改建工程、县道城俚线成山至马道大桥段路面改建工程、县道战大线战家村至北外环段路面大修工程、县道滕响线滕家花园至上庄段路面大修工程、县道吴沙线古楼村至东老树河桥路面改建工程、槎山滨海景观路、县道港崖线大山口至邹家段改建工程、县道大高线大岳家至文登界路面大修工程、蔡官屯-沙窝旅游路建设、改建乡道约49公里。

第二节  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服务优质、生态完善、可靠安全的服务供给网络。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到2022年,全市建成5G基站1200个,实现市区5G网络连续覆盖,逐步向乡镇延伸覆盖。5G网络容量、用户规模持续增加,基于5G与重点领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接续涌现。云AR/VR等增强型移动宽带应用步入产业化,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大规模物联网逐渐成型。以5G为引领的数字经济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5G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带来5G产业就业岗位3000个。“十四五”末,全市建成5G基站2000个,城市建成区、镇驻地、主要行政村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基于5G网络的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行业应用场景变为现实,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深度发展,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工业4.0智能制造正式上线,物流机器人、模块化制造单元、可穿戴AR、移动人机接口等技术广泛应用,建设5G相关产业园区20处,上下游产业完全贯通。

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工程。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围绕海洋食品、房车、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打造面向全行业产业链条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企业协同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学习借鉴海尔卡奥斯等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和经验,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型经济新模式。“十四五”末,将我市打造成为海洋食品、机械制造、房车等全行业生产服务要素资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型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推动华力电机、浦林成山、百合生物、康派斯房车等企业提升智能制造应用能力,通过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贯通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打造新型企业工业互联网生产组织体系和商业模式。重点企业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企业信息化基础应用水平,开展工业企业上云专项行动,支持小微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和生产设备等向云端迁移。充分利用众包众创、云制造等优势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降低企业信息化应用成本,提高应用水平,全市小微以上企业普遍实现信息化管理和运营。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软件产业,重点推动系统仿真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工业智能控制软件等关键工业软件创新研发,加快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加快发展信息安全产品,招引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和平台。

第三节  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

加快建设重点水源、重大引调水等工程,增强水资源供给的系统性、协调性,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构建布局合理、水源可靠、城乡一体的多水源供水保障体系,规模化供水村庄达到60%,城乡供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加快推动河库连通等工程建设,实施沽河至湾头水库等水系连通工程,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实施虎山、上庄43个村规模化供水和79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实施南水北调、海水淡化等项目建设,确保供水能力和城市需求相匹配。

着力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完善以水库、河道为架构的防洪工程体系,常态化开展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安全鉴定。实施小落河、沽河22.5公里河道治理工程,提高防御洪水能力。完成盛家后屯等1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时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建立水库安全监测评估机制。规划多水源供水保障网络,加强城市管网延伸、河道拦蓄等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实施沽河、小落河、埠柳河河道拦蓄工程,增强抗旱减灾能力。

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力度,实施水土保持“四型”小流域建设,建设荫子、柳树等小流域治理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1.8平方公里。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控水土资源流失。进一步加大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力度,实施沽河水质提升工程,铺设补水管网3.4公里,强化河道拦蓄工程及其他生态治理措施,实施重要河道水质提升工程。

加强智慧水利工程建设。搭建智慧水利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实现重点水利设施自动化监控、监测全覆盖。整合提升水利基础信息大数据平台、水利业务应用和数据服务3大功能模块,提供水利管理、水文实时信息、水资源管理等水利应用服务。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实现智慧水利,通过系统性整合,提升水利管理信息化能力,提高水利专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涉水事务管理。全面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均控制在省控红线以下。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强化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水政执法三项制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取水、非法占用水域、破坏水生态环境等水事违法行为,维护社会水事秩序。

专栏9.3:市政重点项目

供水工程: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城市供水保障、海水淡化工程、崖头城区、石岛管理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及人和、俚岛等镇街市政供水管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污水工程:实施中心城区及镇街驻地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荣成工业园5000吨/日、龙须2000吨/日两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3座、泵站14座,配套管网470公里。

第四节  建成高效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核能设施。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推进石岛湾核电站建设,争取华能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国核CAP1400大型压水堆并网发电。加快推进华能4台C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扩建工程前期手续办理,争取2022年开工建设。依托华能、国核两大国家级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建设荣成新能源产业园。加快核能(装备)产业发展推介会签约项目的落地实施,培育做强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承接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配套加工产业以及城市供热、制氢、海水淡化等核电衍生产业项目。抓好清华大学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基地、核电检测中心等项目,同步培育核电观光、科普培训、设备检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等关联服务产业,打造核电配套和衍生产业基地。

供电设施。大力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展智能电网,推进城区住宅、公共区域充电桩设施建设,城区公共停车场按照“不少于20%停车位”的比例建设充电桩,“十四五”末,城区居住小区、公共区域基本实现充电桩设施全覆盖。规划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座,新增变电站布点、主变扩建和增容。推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荣成石岛湾核电二期建设,提高全市供电能力,为重点项目提供电力保障。

燃气设施。合理规划布局天然气管网,推动管网建设从中心城区逐步向农村辐射延伸。中心城区及各镇街驻地完成天然气管网建设,城镇燃气普及率达98%。农村地区建设液化石油气和沼气设施,以清洁能源为主。合理布局管网设施,规划论证中石化油库搬迁及LNG码头、接收站项目,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供热设施。推广运用电能、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清洁能源供热模式,提升中心城区和镇街集中供热普及率。中心城区以热电联产机组、核能为主要热源,各镇街及未实现集中供热区域,采用天然气、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为热源,提高清洁供热普及率。

专栏9.4:能源重点项目

供电:崖头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南郊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港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宝滩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青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东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市中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国核示范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昆嵛2回、莱阳1回、栖霞1回)。

供气供热:核能供暖、湖南建工集团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威海华源生物质热电项目、市政燃气管线和燃气配套工程、供热设施扩面工程、完善供热综合管控平台。

燃气供应:实施梧桐府、保集蓝郡、御湖庄园、运兴小区等燃气配套工程和燃气管线工程。

第十章  实施生态强市战略,建设美丽宜居城市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和整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提高资源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能力。

第一节  推进绿色发展体系建设

坚持“两山论”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调统一,建设生态友好城市。

加快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业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拓宽综合利用渠道,推进园区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打造“无废城市”升级版。推进工业水污染防治,加强治理设施改造升级,确保达到山东省流域或行业排放标准要求。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增加二次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占比,通过原料替代、改善工艺、改进设备和全面能源管理等,降低单位产出能耗。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有机农业。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水耗等法律法规、规划和准入政策要求,加大天然气、核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水平,逐步压减煤炭消费。

倡导形成绿色生活模式。建设绿色交通系统,推进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推行绿色低碳建筑,推进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材、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应用,集中连片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完善惠民补贴政策,采取间接补贴消费者方式,扩大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倡导居民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宣传建立绿色发展理念。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展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实践,通过寓教于乐、学游皆宜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文明教育与体验。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行动,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让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广“农村垃圾分类与全域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衔接”模式,至少实现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社会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开展“低碳社会,由我做起”活动,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全民行动,用绿色发展理念影响公众行为。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大生态保护资金投入,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构建水甜、天蓝、地绿的良好生态格局。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指标持续达到一级标准要求。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控,狠抓“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严防“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严格控制燃煤污染,加强中心城区禁燃区管控,推广深化“洁净煤+节能环保炉具”模式,持续加强燃煤控制。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机动车污染管控。严格落实扬尘精细化管理,强化扬尘治理责任,积极创建绿色工地,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道路路面保洁机制。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力度,全力保障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建立重点水域自动在线监测监控体系,严格落实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开展辖区河湖排污口排查溯源,建立排污口管理档案,强化重点排污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十四五”末,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实现全覆盖,有效避免地下水污染问题,省控以上河流、城市集中式饮水源地、近岸海域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扩容升级,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排水系统运维长效机制,深化镇村污水设施配套管网的延伸,进一步提高镇村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大城镇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十四五”末,城镇、镇村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成为全国污水处理示范县。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健全土壤监测评估体系。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十四五”末,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2022年底前,查明设施农用地和园地土壤污染状况,以及蔬菜、水果农产品质量。以“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园区、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等为依托,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开展化肥减量专项行动,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开展农药减量专项行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到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

专栏10.2:生态环保重点项目

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设施修复项目、好运角海洋岸线生态修复、矿山修复、荣成市关停矿山综合治理项目、好运角旅游度假区朝阳港湿地修复项目、荣成市大中型水库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北部环海观光旅游带、山南岸线整治、荣成市伯家岛区域生态修复整治项目、荣成市崖西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荣成市重点林区生态修复。

第三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为推动城乡生态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担责、谁受益谁补偿、谁环保谁获益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的体制机制,以处罚、价格和税收等各种措施,提高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成本,增加环境保护者的权益。强化依法保护和治理机制,确保已有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完善绿色发展监管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环保工作协调机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完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体系和责任清单,形成监管合力。深化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环境监管法律法规,优化监管组织结构,增强专业性和监管能力,提高环境监管有效性。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落实“一区一法”要求,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制定。统一调度监管力量,强化过程监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对企业生产过程监控,提高在线监测能力和水平。

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开展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对河流、库塘等湿地植被生态修复力度,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依法拆除生态红线内违规工程和设施,对岸线分级分区分类管理,严格控制在海岸线向陆1公里范围内新建建筑物。扎实推进裸露土地全覆盖工作,切实增强城区绿化观赏性。强化社会绿化监管模式,提高园林绿化成效,切实增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形成完善的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园林绿化景观长效性。

第十一章  创新发展优秀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凝聚精神力量。

第一节  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理论大众化普及工作,组建壮大各类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学理论、懂政策,做明白人”活动,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黄金一刻钟”微宣讲品牌,培育覆盖不同群体的民间宣传宣讲阵地。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持续抓好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和特色亮点等主题报道和新闻发布工作,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阵地管控及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稳妥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论引导,持续开展好“净网”“护苗”等5大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出版行业监管,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导向正确、基调健康。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逐步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形成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好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继续建成并命名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主题鲜明的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建立先进典型常态化宣传和发布机制,健全完善先模人物礼遇帮扶制度,开展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以及“最美家庭”“好婆媳好邻里”选树等活动,加大典型选树推广力度,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展览、宣讲、互动交流等活动,提升典型影响力,让文明润泽千家万户。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对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的指导,牢固树立“惠民利民、共建共享”创建理念,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推动文明创建由“城”的文明向“人”的文明聚焦。将文明城市常态化融入城市日常管理,经常性通过督导检查、媒体曝光、跟踪整改等形式,巩固深化文明创建成效。协调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校园创建,推进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群众化,全面加强文明单位日常管理,完善退出和淘汰机制,健全完善文明单位分包负责制,让文明单位真正起表率作示范。持续推进“爱文明家园 做文明市民”系列行动,广泛开展好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乱扔杂物等文明促进行动,通过主题宣传、志愿引导、示范劝导、媒体曝光等形式,督促引导人们从言行举止和细节小事做起,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深入实施青年发展规划,不断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深化国家和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标扩面,实现全覆盖。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重点,统筹周边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少年宫等阵地资源,搭建“五大平台”,实现资源整合、融通共享。在文明实践所、站镇村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文明实践点、户辐射范围,逐步推进文明实践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商圈。推进“两中心一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互融互通,探索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员共融三方面优势互补、聚合共振,实现理论武装、文明实践、新闻宣传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强化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管理,实体化运作市志愿者学院,孵化培植更多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组织,提升志愿服务人才素质与服务质量。优化志愿信用机制,健全完善嘉许回馈机制,配齐配强文化指导员、专管员队伍和“1+10+N”“1+4+N”志愿队伍。“十四五”末,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20万,建设一批志愿服务站点,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

第二节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

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统筹,力促城乡交流,实现融合发展。

规范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从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入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升级,让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升级完善现有各类文化场馆的基础上,论证推进大型剧院、新文化馆、新图书馆、新美术馆等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大城市书房建设力度,全面优化升级现有6处城市书房,并逐步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把城市书房打造成为时尚休闲场所。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制建设,鼓励新建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等群众阅读空间,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健全文化扶贫机制、特殊群体服务工作机制,改革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健全文化需求征询反馈机制,全面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艺术培训普及、公益文化活动以及全民健身运动,巩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精心打造群众大合唱比赛、京剧票友大赛和渔家秧歌、锣鼓大赛等群众文化品牌赛事。聚合各类文化阵地和资源,精心组织开展好“书香荣成·全民阅读”“百日文化广场”“一村一年一场戏”“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瓶颈。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数字化平台建设,以市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22个镇(街)文化站为分馆,通过搭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公共文化开放共享等系统,实现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互通互联,打造以科技为依托的“平台+服务+文化+科技”一体化模式。开展博物馆智慧展馆建设,创建国家级教育基地。加强智能技术、移动技术等运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优化旅游信息智能化引导、咨询接待、休闲娱乐等服务。

第三节  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统筹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土的最新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坚持“保护第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持续开展文物保护工程,以文物本体修缮保护、文物考古调查勘探等项目为支撑,加大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力度,进一步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大检查,开展文物安全员业务培训,提高文物安全意识。积极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提高文物保护单位影响力,讲好文物故事。深化文物保护法律普及力度,引导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和监督。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海草房、天后宫、成山头遗址等文保单位修缮工程为基础,带动周边特色旅游经济发展。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城市共同记忆和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千里海疆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实践养成和保护传承。充分利用非遗、文物两大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发展,形成指尖非遗、舌尖非遗、视觉非遗、听觉非遗分类展演,包装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展示荣成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窗口,用文物、老物件讲好“荣成故事”。丰富完善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深入打造郭永怀事迹宣讲团和永怀讲堂两个社会教育品牌。发展和保护荣成节庆文化,传承“荣成渔民节”“成山头吃会”等荣成本土民俗节日,打造“中国渔民文化之乡”城市品牌;开展“红色印迹”文化元素挖掘、保护与利用,将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遗址遗迹纳入文物保护单位;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文化脉络,将“红色印迹”文化元素纳入研学旅游和精品旅游策划开发之中,推出“红色荣成之旅”精品旅游路线,进一步提升荣成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升新时代荣成文化影响力。抓住重点对象,把握关键机会,把特色文化的传承力、传播力、影响力、软实力最大限度凝聚起来,讲好荣成故事,传播荣成声音。深挖文化资源,不断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打造红色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名片,积极做好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宣传,推动特色优秀文化走出去。办好系列活动,继续办好“写荣成、画荣成、摄荣成、唱荣成”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依托大天鹅、海草房等特色资源,引导全市文艺工作者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鼓励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强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的交流合作,支持文化企业在境内外开展展览展销、宣传推广、培训研讨等市场开拓活动。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文化市场规范化管理。

第四节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推动文化和经济的紧密结合和转化,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繁荣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镇街在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竞合效应,打造“千里海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包括艺术品业、影视拍摄、写生创作、创意设计等重点产业门类,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以“文化+”模式促进特色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培植“花村”“画村”“渔村”“天鹅村”等文化村庄集群。借鉴泰祥鲅鱼水饺等非遗产品经验,将更多民俗传统、海洋特色、非遗传承、红色文化内涵融入生产生活之中,打造场景化文化遗产项目。健全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服务政策措施,优化文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能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文化明星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建成一批有历史、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村庄、街区。鼓励引进和自主开发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和安全播出等核心技术,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促进艺术品、艺术衍生品的开发生产,扶持影视、动漫产业发展。依托歌尔XR技术等打造系列文创产品,实现文化的趣味性、长效化输出推广。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鼓励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径,通过特色和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培育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加强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办文化的形式和渠道,为市民引入更多高质量、多元化的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休闲娱乐等服务,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更好地满足市民文化消费需求。继续参与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等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消费促销活动,着力拉动消费增长。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鼓励景区推出门票降价、打折促销、淡季免费等政策,支持景区突出文化特色,举办祈福、文化演出、非遗展演等系列活动,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培育高端商业演出市场,全力提升城市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鼓励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加强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的交流合作,支持文化企业在境内外开展展览展销、宣传推广、培训研讨等市场开拓活动。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平台,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文化市场规范化管理。

第十二章  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按照覆盖全市市民、覆盖市民全生命周期、覆盖公共服务全领域的目标,逐步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推动幸福荣成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第一节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支持灵活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稳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强化政策服务供给,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

全面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全覆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挥创业园区作用,打造就业创业载体,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场所、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评估等服务,孵化出更多适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项目。加大对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帮扶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及时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范围,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年均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做好企业用工分析,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加强对失业动态监测、预警和调控,做好困难人员生活保障,稳控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和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多层面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全面提升创业能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高创业补贴标准和创业担保贷款额度,适时举办全市创业大赛。推动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留荣来荣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开通线上就业创业服务渠道,对重点服务对象开通服务绿色通道,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提供创业培训、政策扶持等“一条龙”服务,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效。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围绕企业“冲击新目标”和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开展企业新录用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培训。实施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集乡村人才振兴,开展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稳定居民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途径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拓宽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建立自由、合理、有序流动的渠道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关注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条件,推动低收入者向中高收入者流动。

第二节  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

聚焦聚力突出问题的解决和体制机制活力的释放,推进教育事业由“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提升、由“公益普惠”到“公平而有质量”的转型、由基本公共服务到城市品牌形象的跨越。

提升教育保障能力。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管理,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快完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十四五”末,多元化办学体制基本形成,高水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档次民办教育创新突破,校长队伍形成完善梯队,城乡教师配置基本均衡,教育投入保障全面加强,全市基本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以教育的现代化推进区域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巩固在99.5%以上,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控辍保学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学生、特困家庭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入学权利。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激发教育办学活力。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职称“能上能下”制、教师交流轮岗制以及“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师资资源配置。发动社会捐资助学,设立专用基金,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待遇。成立教师成长学院,优化师资培训体系,全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省级特色高中和学科基地。高标准发展职业教育,引进高端教育资源,深化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形成区域品牌,按照“园区+学校”模式,规划建设职教综合体,着力打造“海洋旅游服务高水平专业群”。高档次发展民办教育,巩固和完善民办学校资金监管制度,鼓励和引导全市民办培训学校上档次、创品牌,全市民办培训学校加盟品牌数量不少于30所,满足学生优质培训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深家校共建、社区共建力度,积极倡导捐资助学,推动教育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办好青少年科教中心,发挥好“公办公益”优势,拓展校外教育功能,在学生兴趣培养、能力提升、特长培训等方面发挥引领和平台载体作用。引进启迪教育等高端教育资源,推进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马赛医学院、苏州外国语学校建设,打造提升荣成城市品牌和教育“软实力”的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内外高端品牌运营商,合理引进优质合作项目,将青少年科教中心打造成荣成文化、娱乐、休闲新地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建设一批高端数字化智慧教室,与国内知名信息化运行商合作,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依托“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专题课程,培养打造示范样板学校,优化市、校两级专家指导队伍,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以教育的信息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督导和依法治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第三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失业等保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规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健全失业保险金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联动制度,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社会探索社区社会化管理新思路,深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确保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98%以上。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实施公平适度保障。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

提升社会事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优化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影像、病理、心电)等智慧医疗服务,提升卫生健康信息服务能力。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集成分析应用,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和患者隐私保护,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可穿戴设备等健康服务新模式,发展智慧健康医疗惠民便民服务。优化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线上支付、在线随访、健康咨询、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互联网诊室等服务,建设互联网医院,为居民就医问诊提供便捷服务,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整合居民健康管理及医疗信息资源。拓展完善荣成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功能点,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与省、威海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互通,实现辖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连续记录、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信息互通共享。发展社会性慈善公益组织,形成多行业、多层次、广覆盖的慈善公益组织体系。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水平,加强婚姻档案电子化、标准化建设。制定低收入群体帮扶计划,完善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坚持精准方略,严防返贫和新致贫,建成“贫有所救、弱有所扶、危有所防”高质量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加快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机构,规范服务监管,支持发展面向社会大众的普惠性服务项目。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构建制度衔接、资源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信息共享的综合救助格局。落实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完善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分类分档的临时救助标准,健全完善镇(街道)临时救助小额备用金制度,对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适当提高救助额度。提升社会救助效能,充分运用省社会救助综合管理平台,推进救助信息整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制,推进核对工作精准化、标准化、专业化。强化社会救助力量,健全完善市、镇街区、村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完善主动发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社会救助,扩大救助服务供给,提高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省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共享,以及社会救助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为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提供便利。

第四节  实施健康荣成战略

以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领卫生事业发展,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健全覆 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采取平稳发展策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总量,科学调整市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全面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着重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品牌优势,提高行业影响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专项行动,新建、迁建眼科医院、人民医院胸科医院院区等专科医院,着力补齐医疗卫生发展短板。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配置数控制在7.2张。着重增加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总量,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3.3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9人。依托“智慧医疗”平台,推进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建立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坚持分级诊疗、上下联动,健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建设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实行差别化医保报销比例和起付线政策,引导患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到 2025 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街卫生院和 90%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全国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一评二控三减四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活动,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提升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创新慢性病医防融合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基层医疗机构增设安宁疗护病房;鼓励转型或新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医疗机构,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开展农村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试点,以专业化养老机构为核心,成立区域养老服务联合组织。探索乡村旅居养老新模式,创新打造乡村养老驿站模式。加快健身站点建设,围绕站点定向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挂靠健身站点制度,发挥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开展社会指导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到 5600 以上。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进一步加强基层体育惠民活动开展,每年举办基层惠民活动达 5000 场以上,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 45%,带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 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实现省级卫生村居全覆盖。

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疫苗接种工作,规范重点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预警预测及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因防控不力造成的重大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技术支撑能力。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建立应急长效机制,预案体系完整率、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均达到 100%。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每服务半径10-20公里设置1处农村院前急救站;在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的标准基础上,合理增加救护车数量,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能力。推进红十字会事业发展,健全红十字会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和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红十字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生命救护体系,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增强红十字人道服务能力。

第十三章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生产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强化底线思维,坚决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环境。

第一节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积极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和信用管理示范市。开展在部门和镇街培树法治政府建设典型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深入开展“全民普法全社会普法”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培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会),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开展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资源,逐步实现执法重心下移,提升执法效能。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硬件建设,升级公共法律服务软件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培养涉外法律服务力量,健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公证人员、仲裁人员等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全方位推行检察听证工作,保证司法公正,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健全司法保障机制,统筹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责,构建“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立体化生态司法模式。开展互联网司法建设,创新电子诉讼应用,探索建设移动“微法院”,推进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联动化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升级社会治安全息感知体系,推进包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多种感知设施的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启动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安荣成)三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更新全市视频监控网络,探索推动视频技防网络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健全海陆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严密沿海一线治安管控,完善涉海情报线索收集研判及动态预警机制,严密反走私、反偷渡防线,实现涉海基础要素“防得住、控得牢、管得好”。加强和改进基层派出所建设,加强派出所人、财、物倾斜支持,打造“枫桥式”标准的公安派出所,推广实施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进所在镇(街道)、社区党组织班子。加强社区警务共建共治共享,努力构建“社区民警、辅警+警务助理、网格员+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的社区警务工作共同体,尝试引进治安积极分子信用加分奖励制度,用好警务助理奖励、考核机制,推动社区警务网格化、信息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

专栏13.1:治安防控重点项目

海警:大鱼岛海警基地。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六治一网”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市域社会治理一体化联动平台,打通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整合力量打造“全科网格”,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推进“多村一社区”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城市社区规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优化服务管理、资源配置和居民自治。严格落实政策规定,完成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深化社区减负增效,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积极推进服务方式改革,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健全信访工作体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信访事项办理和信访督查工作,统筹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联动化解。

第二节  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预防为主、精准治理、依法治理,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持续推进“食安荣成”建设。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执法装备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推行食品销售者风险分级管理,强化集中交易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快检运行机制和工作规范,确保批发市场的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常见食用农产品快检覆盖率、不合格处置率达到100%。

推进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对现有公路的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临水临崖、坡陡弯急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治理。结合国省道和县乡公路新改建工程,同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全面完成村级公路安防工程建设。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回头看”,对隐患路段、危桥、施工现场持续排查,查缺补漏,全面进行整治及优化升级,确保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校园校车、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高工业产品安全水平,重点加强药械化安全监管,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强化应急准备,制定、及时修订和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应急预案、演练、培训“三到位”。

加快重点企业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涉氨制冷、粉尘防爆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强化问题隐患自查自纠,确保生产安全。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双体系”创建、运行、评估,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第三节  强化应急保障体系

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应急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加强应急管理组织协调,调整完善安全生产、消防、气象预警、防灾减灾、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应用,推进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中枢的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应用,建立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一张图”,全面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响应指挥,建立事故灾害信息搜集报告制度,完善事故灾害分级响应机制。推行现场应急指挥官制度,强化应急救援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方案、统一实施。

建立灵敏高效的应急协同机制。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涉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健全工作规程。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军地抢险救灾领域协同组织,健全应急指挥协同保障。完善社会力量协同机制,培育扶持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开展各类应急队伍联合培训和演练。强化森林防火管控,推进道路网、阻隔网、水源网、监测网、通信网“五网”建设,构建防火队伍专业化、宣传教育常态化、预警监测智能化、火源管理法治化、物资装备标准化、基础设施科学化“六化”工作体系,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完善灾情管理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涉灾部门和各种救援力量之间的信息沟通,强化事故、灾害、灾情全过程管理。完善事故灾害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舆论正确引导,确保公众知情权。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消防救援力量、物资装备和地方专职消防力量建设,新增一批政府专职消防员,建设一批专职消防站,配齐配强救援装备。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运以及矿山、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鼓励、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和伤亡抚恤政策,建立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加强海防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和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建设,增加储备物资数量种类,加大先进适用装备配置力度。强化应急救援交通运输,特别是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确保救援力量及时、快速到达。

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储备管理和调拨使用等制度。落实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资金,确保应急救援响应效率。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加强应急管理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考核体系,建设一批管理规范、技术过硬、作风扎实、服务优质的专业服务机构。加强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开展区镇街应急管理能力“六有”和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三有”标准化建设。

第十四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行动指南,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为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打牢基础。

第一节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定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设廉洁政府、效能政府。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节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实施规划的基础性建设,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种监督协调贯通。突出加强政治监督,使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体系,释放更大监督效能,以有力有效的监督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大改进,加大干部轮岗交流、选拔培养力度,激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失职追责、尽职免责机制,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严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忍让,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加大容错纠错、澄清保护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三节  强化要素支撑

强化项目土地保障。统筹保障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项目用地需求,通过内部挖潜、盘活闲置及异地购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以及通过申报省重点项目、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等方式将项目纳入省重点保障清单,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拓宽项目资金渠道,加强全市财政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争取力度,提高财政服务发展、保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政银企合作,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加大重点项目(企业)创新融资工作力度,抢抓专项债券、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等有关政策机遇,扩大融资渠道。做好其它要素保障,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的沟通协调,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合理调度资源,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需求,科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的要素需求。

第四节  健全“多规合一”规划体系

以“多规合一”为目标,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的整体协同性。各类规划服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要遵循总体规划,确保其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促进形成规划合力。加强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纵向衔接,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安排。要把“十四五”规划与年度计划、各类行动计划及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等紧密结合,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近期建设的重点和时序,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将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相关措施等分解到年度,形成长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第五节  加快协同推进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加大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和容错纠错力度,充分激发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健全重大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强化人大、政协监督与指导,实行动态管理。完善考核制度,逐项分解规划任务,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推进机制。按照预期性、约束性指标的不同要求,对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建设项目等实行分类评价考核,提高规划实施的约束性和实效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