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时政要闻

“信用+志愿”,点燃文明之火

时间:2021年11月02日 08:05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市民姜晓杰把自家电脑店的事情安排妥当后,常常会穿上一件红马甲,去街上“上班”,马甲上醒目的大字表明了他的身份——“街长”。遇到停放不规范的电动车,重新摆放一下;遇到水产店搬运货物,叮嘱一下“等会儿清理一下地面”……姜晓杰负责78家商户,职责是劝导商户文明经营。

当“街长”属于志愿服务,并接受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考核。“市社会信用中心会根据志愿服务时长,给予相应的信用加分。”指着店内“五星级守信模范商户”的奖牌,姜晓杰说,“在咱市,大家都很重视信用。”

商户当“街长”,是我市推动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举措之一。近年来,我市以信用建设为抓手,依托志愿者全方位激活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主动性,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今,已将全市所有居民、企业、个体工商户、村居等纳入信用管理,形成了完整的信用管理体系,细化154个加分项和269个扣分项,根据日常赋分情况,实行分级管理,从党员干部、群众到各类法人,人人都有一张“诚信身份证”。

社会信用体系把诚信建设由道德约束层面上升到制度保障层面。信用建设深度嵌入党政管理、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在全社会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借助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我市把志愿服务与个人信用挂钩,制定了《志愿者考核和信用管理办法》,规定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一定标准可获个人信用加分,信用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可享受减免费用、信用贷款、优先办理等209项信用激励政策。该管理办法在4年时间里催生了1400余个志愿服务团队、18万余名志愿者,志愿者数量占全市人口的25%。

“爱心善款、爱心物资源源不断,有了这些,我们的暖心食堂肯定越办越红火。”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燕涛说道。在我市,“信用+志愿”为暖心食堂起灶生火。目前,全市已建有暖心食堂460余处,为1.5万名农村8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爱心企业和个人的捐款捐物解决了食材来源问题,1.1万余名“巧厨娘”志愿者则提供了人工。

2019年,我市出台《农村居民信用积分评价办法》,将农村群众参与理论宣讲、清洁家园、扶老助残等26类文明实践活动与个人信用挂钩,根据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时长等赋予个人信用加分并作为信用奖励的依据。

2017年、2020年,我市连续两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正是得益于“信用+志愿”形成的群众力量。现在,我市在优化城市环境、规范公众秩序、提升文明素质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城市外在颜值和内涵气质得到了同步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