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图片新闻

文明聚能量 实践添活力——桃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笔

时间:2020年04月29日 08:53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村民展示“文明实践信用券”。

近年来,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探索实践新路径

服务群众零距离

桃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文明之风吹遍了桃园大地,也改变了桃园的面貌。

一年前,桃园街道嘉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第一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上“点单”,邀请专家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受到村民热烈欢迎。结束时村民纷纷表示:“还没听够,怎么这么快就讲完了。”

一直在嘉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活动的朋上村妇联主席李白玉“幸福的烦恼”更多了,她说:“经常有村民询问最近准备举办什么活动,还帮着出谋划策呢。”

不仅是举办讲座、文艺演出,“非遗”进社区、读书会、宣讲会等活动纷纷开展,在桃园街道,各个村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异彩纷呈。

记者翻阅了桃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上的活动记录。活动从清理环境卫生、为贫困户送温暖等常规志愿服务活动,到频频“点单”市级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专家,活动的主动性、专业性和丰富性都有所提高。

“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文明实践服务机制,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精准顺畅对接。理论宣讲、法制宣传、农业科技、医疗健身等科学新知识、文明新理念也吸引群众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使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多点打造“志愿”村

撬动乡村新能量

在文明之风的带动下,桃园街道的“红马甲”志愿者和“蓝马甲”网格员遍布乡村,各村居逐渐形成“网格化+志愿”的方式,“深蓝”“火红”交相互动,更多热心、正能量的人参与到志愿队伍中。

村委群策群力,村民一呼百应。东南海村村边河道两岸常年生长着杂草,夹杂废弃秸秆等垃圾,一声号召之下,20余名志愿者齐心协力将垃圾清理到岸上,用铲车集中清运,2天时间,河道内的垃圾基本被清理干净。在推进农村公共环境提升时,青木寨村仅用3天时间就高效完成66户平房、门边的杂物搬迁工作。为建设美丽桃园,50余名志愿者疏通水库附近防火通道,铲除堵塞道路的树枝、杂草,平整路面,村居环境不断提升。

文明之风吹遍了桃园大地,也改变了桃园的面貌。桃园街道其他村居志愿者纷纷主动清扫路面、义务搬运垃圾、雪天主动扫雪,齐心换得了满庭芳。

拓展阵地创特色

共建信用新家园

近日,锣鼓声中,青木寨村“志愿信用超市”开业。在这家超市内,货架上的物品标记着购买所需要的“文明实践信用券”数值,村民拿着各自的“文明实践信用券”来换取自己心仪的卫生纸、大米、酱油、洗衣粉等各类生活物品。

超市开业当天,村民张秀英用15张“文明实践信用券”兑换了一盒湿纸巾。“志愿者为村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兑换活动,是对我们村志愿者的奖励,也是对村民的鼓励。”该村党支部书记周业全介绍道。

青木寨村的信用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此次开业的“志愿信用超市”前身是青木寨村“信用超市”。早在2018年,青木寨村在全市农村率先设立了“信用超市”,依托信用基金从正规渠道购进各种生活用品,对村民的守信行为进行实物奖励,连续两年发放信用基金3万余元。

“志愿信用超市”的开业,是桃园街道各村居将信用工作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一个缩影。

桃园街道立足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信用管理与乡村振兴充分结合,做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信用建设就跟进到哪里,进一步放大“文明实践+信用”优势,开展了“信用管全域 一券奖所有”“文明实践信用券”的有益探索。

“依托‘志愿信用超市’,将‘文明实践信用券’的奖励广泛运用于暖心食堂、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清洁家园、驻地管护、垃圾分类等各领域,成为村居治理深度融合的抓手。”桃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鞠武军说道。

目前,桃园街道已在部分村建成“志愿信用超市”“巾帼信用超市”,发放“文明实践信用券”2300张,兑换物资2万余元。不仅如此,街道还通过办事处出资和爱心企业捐赠的方式成立了“信用银行”,用“信用银行”中的基金和物资,对机关、企业、学校等村居以外的志愿者实施奖励。

去年以来,桃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先后组织举办了“村级志愿队授旗仪式”“信用基金发放仪式”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总结表彰暨诚信典型表彰仪式”等活动,表彰和激励各类先进志愿典型。截至目前,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60余场,服务范围覆盖16个村居。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