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时政要闻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时间:2020年04月13日 09:03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提出,要在民生工作上突破,扎实办好基本保障提标扩面、教育医疗服务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改造等民生工程,用心倾听群众声音、办理民生诉求,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我市总投资37亿元的51项民生实事逐步推进,涉及居民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为精准解决民生诉求,“110”一个号码便捷“通办”,由市民生110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协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单位开展民众诉求办理工作,即时反馈社情民意、迅速研判矛盾问题、高效处置民生诉求,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近日,居民李春成通过民心网公众号反映:“宁津大集自搬迁以来,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但是停车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赶集群众有的把车停到道路两侧,有的停放到一些单位门口,不仅不美观还影响我们办公,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市民生110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将办件分派到责任单位宁津街道。宁津街道在了解居民诉求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现场调研并制订方案,协调各方解决问题。目前,街道在大集东侧重新规划了停车场,占地3700余平方米,可停放汽车100余辆,已基本完工,可有效解决赶集车辆乱停放的问题。

近年来,市民生110指挥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全市民生热线、网络服务资源,实时汇总、实时研判,对热点、难点问题实施全过程跟踪和动态监管,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落到了实处。2019年共受理民生诉求7.8万件,综合满意率达93.9%,在威海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

小康不小康,环境算一桩。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在全市农村道路“村村通”的基础上,我市近年来积极推动实现“户户通”,让路延伸得更远、离群众更近。

寻山街道菜园村今年3月启动了“户户通”道路硬化改造工程。村主干道和次干道按照宽4米至5米、厚0.18米,巷道宽3米、厚0.13米的标准进行施工,施工方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严格保证质量,工程完成后,将有效改善村民出行环境。村民孙启松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开始修路,我们经常在这看着,村民都很关心道路质量,看着修好的路面,我们心里亮堂堂的。”

据悉,2019年,我市投入1.9亿元硬化215个村、620公里路面;今年计划投入4.5亿元,硬化577个村、1600公里路面。

让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始终是我市长期坚持的民生目标之一。我市多措并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及农村贫困人口居住条件,持续推动保障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以来,实施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小区绿化不足、楼道墙面、小区道路、排水管道等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城区91个小区旧貌换新颜。

市住建局副局长闫长青告诉记者:“按照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的要求,今年市住建局将牵头对三环小区、刘家小区等33个小区实施绿化提升、路面硬化、楼道粉刷、雨污分流改造等综合整治工程,解决老旧小区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小区品质,推动精致城市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