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部门动态

“云上的日子”——一家三口的网课故事

时间:2020年04月10日 09:28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刘倬言在上数学课。

夜深了,张静在批改作业。


“不能面对面在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各学校顺利开展了在线教学活动,保证教学任务按计划进行。

学校停学,师生们在家也没闲着,开启了“云上的日子”。

刘倬言13岁,是市实验中学初二的学生,早上6时30分他准时起床,洗漱吃早饭,7时30分坐在了卧室的书桌前,准备开始一天的“网课生活”。

7时50分到8时,班主任点名并查看学生在线人数,刘倬言早已做好准备。紧接着,这天的第一节课——地理课开始了。刘倬言戴着耳麦,一边听老师讲,一边认真的记着笔记。

在刘倬言的手机上,有学校安排的每天学习任务安排表,表格显示从早上7时50分到下午4时,安排地满满当当。

9时15分,体育课开始了。课程要求男生做20个俯卧撑,女生做50个仰卧起坐。一番锻炼下来,刘倬言大汗淋漓。小憩之后,体育老师在网课系统上播放了武术操视频,刘倬言跟着视频一个接一个动作的练习。

“从前体育课都是和同学们在一起,活动筋骨、娱乐身心,现在变成了一个人在家完成。虽然也会放松身心、锻炼身体,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乐趣,期待着和同学们一起重回操场的日子。”刘倬言说。

同样期待的还有刘倬言的妈妈,张静。

张静是刘倬言和刘倬语的母亲,同时还担任着市实验中学初四年级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的角色,负责2个班82个学生的英语教学。

“从正月十五到现在,已经上了两个月的网课了。和在学校特别不一样。”张静说:“教学任务、教育孩子、班级事务,特殊时期虽然在家里,但是却感觉比平时都忙碌,没有上下班界限,只有同样的屏幕。”

除了时间上紧张,张静的“直播上课”也带来了新问题。

“上网课比平时的工作量大,我们经常改作业要到半夜,才能保证第二天课堂不耽误。”虽然有时眼睛熬得特别难受,但张静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时刻惦记着学生,想着督促学生在家养成自律的习惯,保证中考的顺利进行。

每天早上6时,张静起床后先给两个孩子做好早饭,再连麦班级会,叫学生们起床,监督每个学生起床锻炼。8时,张静开始上课,一般一天有两节课,晚上还有例行的40分钟班会时间。班会结束后,她开始批改作业,课堂测验、课堂笔记、口语作业、课后作业,一天下来,张静要批改300多份作业。所有作业都是线上批改,课后还有教研会议等工作,基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盯着电脑屏幕。张静和儿子的漫长宅家生活基本都是和电脑屏幕度过。“周一到周五每个学习日都是很紧张的,我要上课,两个儿子也要上课,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张静说。

看上去最轻松的应属7岁的小儿子刘倬语,他虽然也要上网课,但相对妈妈和哥哥,他的课程要有趣快乐的多,但他也有自己的烦恼。

“妈妈,妈妈,老师说要家长陪着一起听,你能来陪我吗?”刘倬语问张静。

“儿子乖,妈妈也有工作,你先自己听。”刘倬语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懂事的自己坐在书桌前听起了网课。

“大家都在期盼开学,我们小区的群里总是在问,‘张老师,什么时候开学’。我相信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的教学。”张静说。

受疫情影响,通过互联网上课的形式已经进行了两月有余。教师远程授课,学生网上听课,在特殊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教学的影响。“停课不停学”,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给开展网课提供了便利。

居家上课的日子,是一场对学生、教师和家长前所未有地考验。网课改变了教育参与方式,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新变化带来的新责任。对于家长来说,陪伴孩子上网课,是对精力与耐心的考验,对教师来说,新的挑战在不断考验着教师的智慧。

真实课堂情景下,学生的举手投足、丰富的表情变化教师尽收眼底,教师及时接收学生的反应,并予以眼神、话语的交流。从学习到生活,从心情到感情,学生和老师朝夕相伴,能够及时沟通。

网课模式下,师生互动容易受困于噪音、网络信号、平台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开展常态化交流,即问即答、互动反馈不够及时,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很难有效展开。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平台、教师、家长和学生尽力应对挑战,创新教学实践,让新技术发挥更有效的服务。随着线下教育秩序逐步恢复,疫情过后,各方还应当继续携手,推进在线教育的提质升级,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