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好朱理事长!很高兴与您共同主持今天的专题节目。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注,社会上对残疾群众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并且今年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年,残疾人脱贫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请问朱理事长我市残联在残疾人脱贫攻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市残联目前的重点工作有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辅助器具发放、残疾预防及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救助等几项,今年针对残疾人脱贫攻坚将所有重点工作...
访谈时间:2020年12月3日
主题嘉宾:党组书记、理事长 朱俊宝 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宋忠强
问:您好朱理事长!很高兴与您共同主持今天的专题节目。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注,社会上对残疾群众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并且今年是脱贫攻坚最后一年,残疾人脱贫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请问朱理事长我市残联在残疾人脱贫攻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市残联目前的重点工作有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辅助器具发放、残疾预防及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救助等几项,今年针对残疾人脱贫攻坚将所有重点工作都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倾斜,保证所有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享受到相应的救助政策。为切实解决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证办理工作,确保贫困残疾人证应办尽办,市残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入户遍访,向各镇(街)村(居)残疾人工作者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印发《残疾评定标准》和《办证流程服务指南》2万余份,为1000余名疑似残疾人提供了咨询服务,做到了村知户晓。今年共计为1220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其中320名为建档立卡残疾人,为110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残疾人提供了上门评残服务。残疾人证的及时办理,为脱贫攻坚各项惠残政策及时到位提供了充分保障。
问:朱理事长,您上面说到了我市残联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其中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政策是什么呢?
答:今年我市只针对具有荣成市户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改造房屋需是残疾人本人居住的自有产权房(含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或长年与父母、直系亲属居住的房屋。我市已建立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长效机制,对重度残疾人进行智能化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轻度残疾人进行基本型家庭无障碍改造,下一步将根据上级政策和我市实际不断扩大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对象覆盖面。
为贫困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不仅能方便他们的生活起居,提高生活质量,还能解放原本被占用的家庭劳动力,改善残疾人家庭经济状况,是助力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市残联根据残疾人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实行“一户一设计”个性化服务,突出解决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洗澡难”的三难问题,为残疾人家庭修建轮椅坡道、安装坐便器扶手、洗澡间扶手、室内外扶手等。今年共收集家庭无障碍改造整改意见建议26条,发放“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宣传资料7200余份,整理“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确认单”2000余份,入户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0余人次;发放维修维护和制作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使用方法等宣传资料4000余份。大力宣传家庭无障碍改造给残疾人生活带来的便利,营造了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的浓厚氛围。
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实现了按期清零,即增即改,动态跟进。今年共完成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27户,圆满实现了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
问:朱理事长,在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方面我市残联都有哪些政策呢?
答:我们在发放残疾人辅具器具方面出台了新政策,降低受助门槛,扩大救助范围,满足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辅助器具需求。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建档立卡残疾人和0-17岁残疾儿童适配补贴目录内的辅助器具,在最高限额价格内按实际价格给予全额补贴,不超过限额的按实际价格给予全额补贴,超过限额的按限额给予补贴;其他持证残疾人适配补贴目录内的辅助器具,按实际价格的50%给予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元(含1000元),补贴金额与辅具适配机构结算。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可向户口所在地残联提出申请,经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或评估机构评估后,逐级审核,转介至定点辅具适配机构统--采购,由镇街残联发放到户。
今年重点围绕脱贫攻坚任务清零的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辅具需求进行拉网式摸排、适配,并对新增贫困残疾人实行动态管控,跟踪服务,共为672名建档立卡残疾人适配了辅具。在此基础上,还对122名相对贫困残疾人进行集中适配,同时根据经费余额多少,兼顾对儿童和其他有需求的残疾人有重点地进行矫形器、假肢、高靠背轮椅等部分辅具适配。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81万多元为897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1021件。
问:朱理事长,我市创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都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
答:创建试点工作在市政府主导下,由残联牵头,卫健局、教育局、应急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今年已经搞了五年,也是终期评估验收之年。在开展重点干预项目方面:
一是高危孕产妇产前筛查和残疾儿童筛查诊断,从源头上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干预。今年高危孕产妇筛查1265人、残疾儿童筛查237人。
二是开展残疾评定工作。本着个人自愿的原则申请办理残疾人证。为优化残疾证办理服务,推进一次办好便民化,市残联办证大厅已迁至市人民医院,办公设施及人员全部到位,实现了残疾人办证少跑腿。同时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照相,取消挂号费和残疾鉴定预付费用等环节,为重度肢体和严重精神障碍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办证服务,并实现上门服务常态化。
三是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在寻山街道、港西镇试点建立残疾报告制度,筛查信息直报登录中残联残疾报告系统。今年报告7岁以上疑似残疾人82人。
四是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一抓节点宣传,利用残疾预防日、助残日、防灾减灾日、消防日等节点,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场、进集市举办咨询义诊、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册、培训讲座等活动。二抓行业宣传,开办校园安全教育课,打造家庭安全教育长廊,组织应急管理、人社、公安、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联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对行业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病预防培训、宣传。三抓新媒体公益宣传,在传统电视、报纸宣传基础上,利用公交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四抓志愿活动宣传,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志愿宣传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处处彰显志愿者的身影,全市形成残疾预防宣传浓厚氛围,自2016年以来,对大众宣教90多万次,对重点人群宣教6600多次。
在实施重点干预项目的同时,残联围绕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组织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把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优先解决,建设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成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辅具器具适配中心,制定《荣成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突出了重点项目、重点对象救助,救助政策逐年提标扩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扩面工程,救助年龄扩到17岁,申请一例救助一例,救助对象可以自主选择省内定点康复机构,随时申请,随时办理。支持成人肢体康复,有康复需求的转介到定点机构康复训练,并按政策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不方便外出的重度肢残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居家康复服务,免费配套提供小型康复器械,辅助康复训练。对持证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服药救助,每人每年给予500元药物救助;需要住院救助的贫困患者,在医保报销基础上最高给予4000元住院救助。协调卫生部门,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额外补贴机制,每签约一例补助10元,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13299人。
问:朱理事长,我市残联在推进残疾人创业就业及扶贫救助工作方面有哪些政策支持呢?
答:一是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持证残疾人,由民政部门牵头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20元的生活补贴,其他等级的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对需要长期照护的残疾等级为一级的持证残疾人,由民政部门牵头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护理补贴,二级的持证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80元护理补贴。60岁以下未享受低保的肢体、精神、智力、视力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的生活补贴。二是残疾人脱贫奔康项目。在贫困残疾人家庭中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助残扶贫活动”,从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家庭中选出350户进行资金及扶贫项目扶持。二是举办残疾人技术培训班。对有就业创业愿望的残疾人提供面点制作、电子商务、计算机操作等免费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三是精准扶持盲人按摩创业就业。对于具有我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的就业年龄段未就业,具备劳动能力且愿意从事盲人按摩工作的视力残疾人,开办的盲人按摩机构,一般应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时间为上一年度,每个新开设按摩机构(店)一次性给予1万元补贴。四是为新录取的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家庭子女大学生发放励志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当年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特殊高等院校录取的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在校残疾大学生,荣成籍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按照大专生4000元、本科生6000元、硕士研究生8000元、博士研究生10000元的标准发放励志助学金。对父母双方都是残疾人或一方是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子女,按专科3000元,本科4000元发放一次性困难助学补助。
问:结合脱贫攻坚收官年,请问朱理事长我市残联在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及扶贫救助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市残联在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及扶贫救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稳步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用工减少的影响,全年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的形式共安排85多名残疾人就业。并且利用山东省残疾人工作平台对全市残疾人就业开展年审工作,完成用人单位的残疾职工审核工作,为残保金的征收提供依据。
二是全面开展残疾人培训工作。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与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全市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水平。与荣成市爱心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残疾人面点制作培训班,先后在崂山、成山、大疃、俚岛、人和、港湾、荫子、埠柳、崖头、滕家等10处镇(街道)举办了10期,培训残疾人达229名。分别在全市9处镇街举办了9期以花生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村残疾人150名。
三是精准实施残疾人扶贫工作。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助残扶贫”活动。市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残联联合出台《荣成市“基层党组织结对助残扶贫”活动的通知》,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350户。其中250户按每户给予2000元扶持资金,用于帮助其购买生产资料等;另外100户依托荣成市残疾人从业扶贫基地,发挥扶贫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采用“基地+农户”的运用模式,由基地帮扶残疾人贫困户通过花生种植扶持项目达到增收的目的。
四是开展“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以典型为引领,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根据省、威海市相关工作的要求,推荐荣成市宇翔实业有限公司为山东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推荐荣成市化工总厂、荣成市雅丝佳房车家具有限公司为威海市级残疾人就业基地;推荐崖头街道听力残疾人迟鹏飞为山东省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推荐俚岛镇肢体残疾人杨洪岩、俚岛镇视力残疾人于福好、人和镇肢体残疾人刘金虎为残疾人致富能手。
五是整体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春节走访救助工作,共走访救助150户贫困残疾人,每人发放慰问金1000元,共计15万元。对3178名符合条件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人员按个人缴费最低标准给予全额补贴,共计139.8万元。 为2121名60周岁以下非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共计124万元。
各位听众朋友们,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残联始终坚持“代表、管理、服务”职能站位,加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我市残联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残疾人,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残疾朋友的贴心人、主心骨。同时感谢残疾朋友多年来对残联信任、理解、支持,也希望听众朋友继续对我市残疾人工作给予支持和监督,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