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今日荣成

乡村振兴的“文明力量”

时间:2020年10月23日 08:00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2018年8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制度化和信用体系建设两大特色优势,创新探索出文明实践的志愿信用模式,成为创新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优势、行之有效的“荣成路径”。

在夏庄镇甲夼马家村暖心食堂,每天一大早,就有志愿者赶到并开始忙活起来。

“今天中午吃饺子,早点来做准备,别耽误大家来吃午饭。”马秋玲一边跟记者说着,手中依旧忙个不停。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都是自愿来食堂参加志愿活动的,能为村里的老人做点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马秋玲说道。

刚过11时,就有老人陆陆续续来到暖心食堂,大家坐在一起聊着天,看着厨房里升腾而起的雾气,心中暖洋洋的。“自从有了这个暖心食堂,我的午饭一般都是在这里解决的。每天志愿者换着花样地给我们做好吃的,饺子、包子、各种炒菜,味道好,营养丰富,还有乡里乡亲坐在一起聊天,以前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生活啊。”村民马书平感慨道。

三年前,甲夼马家村还是夏庄镇的问题村,和如今和谐的氛围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而改变的原因,则要从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说起。村党支部书记马永泉告诉记者,在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村子首先从思想入手,开展政治教育,请党校的老师、党政工作人员、律师到村里讲课,宣传党的政策和各种法律知识,传播新时代新思想,让老百姓入脑入心。同时,甲夼马家村以“志愿+信用”为抓手,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开展,让村民成为村子治理的主体。“村民每参加一次志愿活动,4个小时就是一分,一分就是一颗星,5颗星就可以换一面小红旗,这些都在村信用榜上体现出来,一目了然。现在,村里有什么事都是一呼百应,‘两委’班子刚发出任务,村民就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村里的风气都变好了。”甲夼马家村妇联主席杨秋云说道。甲夼马家村信用榜上的小红旗,就是这个昔日问题村奔向先进文明村的最好见证。

以理论宣讲凝聚民心,以志愿信用激发文明风尚。我市将环境整治、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工作都“包装”成志愿项目,通过信用赋分、设立村级信用基金的形式,激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志愿+信用”打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社会治理的新局面,在我市,群众对政府各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96%以上,城乡居民评价结果、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结果双双位居全省第一;“老赖”现象明显减少,法院案件执结率同比上升15%。

铸魂聚力、以文化人。用好文明实践阵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题中应有之意。在俚岛镇大庄许家村的老百姓语录馆,志愿者正带领着村民重温这些昔日朴实的农家话语,直白的民间语言诠释了普通百姓的爱、孝、家庭与温暖。老百姓语录馆是大庄许家村的文明实践乡风文明传承基地,以荣成籍著名主持人、演员倪萍《姥姥语录》为引线,选择荣成“姥姥、奶奶和姥爷、爷爷”们传承下来的典型谚语和大白话,以讲故事和民俗风情图画的形式展示,让走进这里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育,以好家风营造好村风、好民风。作为家风、村风文化教育基地的还有振超精神展示馆。通过打造这些展馆,既展示了大庄许家村作为当地沿海村庄的海洋特色,又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成为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研学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此外,这些硬件设施与海草房建筑技艺、渔家锣鼓培训等传统文化活动相结合,既让文明实践阵地融入大庄许家村的每个角落,又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新时代文明实践不仅凝聚了党心民心,还涵养了文明新风,为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厚植了基层力量。目前,我市已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61个,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4000多个、志愿者15.5万人,其中农村志愿者队伍达到1300多支、10.2万人,开展各类宣讲活动8000多场次,受益群众40多万人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