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区镇动态

暖心食堂 开在百姓心坎上

时间:2020年01月08日 14:53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难忘瞬间】

2019年1月9日上午,崖头街道河西社区冠通公益厨坊开业暨捐赠仪式举行,这是我市市区第一家爱心厨房。公益厨坊为河西社区80岁以上老人、空巢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提供丰盛的午餐,每餐只需1元钱。

【猪年故事】

讲述人:徐东玲,崖头街道河西社区冠通公益厨坊小队长

冠通公益厨坊开业当天,许多老人陆续走进公益厨坊。志愿者们边热情招呼老人,边端出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饭菜。“当天的主食有小米粥、米饭、花卷等,菜有炖排骨、白菜粉条等,前前后后大约有二十七八位老人来吃饭。”徐东玲回忆道:“排骨和蔬菜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公益厨坊的志愿者一大早到市场挑选的,保证新鲜,老人吃了都说好。”

“菜谱都是大家在一起商量定的,每餐两菜一汤,每周不重样,因为就餐的都是老人,所以饭菜的健康营养很重要。”徐东玲告诉记者,最近天气不好,许多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方便到公益厨坊就餐,志愿者就送餐上门,确保老人们都能吃上热乎饭。目前,像徐东玲一样在公益厨坊服务的志愿者一共有40名,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大家实行轮班制,每天有厨师志愿者1名、帮厨志愿者3名。“谁还没个老的时候,我们现在手脚还利索为老人们做些事,心里也高兴,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老爹老妈,很亲切。而且,参加志愿活动也很有意义,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区还给信用加分,一举多得。”徐东玲说道。

还有一件事令徐东玲特别自豪:“我们公益厨坊上了《人民日报》呢!”

2019年1月15日,《人民日报》第13版“暖相册”专栏以《一元午餐 老人吃了心里暖》为题,刊发了崖头街道河西社区冠通公益厨坊的图片消息。同时,由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连续推出《山东荣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凝聚民心“强磁场”》《回村看看,这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灿烂着百姓生活》等7篇报道,介绍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验。

除了城市社区,我市还有20多个村居也都建起了“暖心食堂”,无偿为村里的老人提供餐饭。为暖心食堂提供食材的有爱心商家、种植户、本地村民,志愿者用“百家”食材做成的饭菜,不但让老人吃得健康营养,也让老人们的心都暖暖的。

【故事背景】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自2018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暖心又贴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暖心食堂”是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探索创新之一。在体系建构方面,我市探索推行“中心+基地”模式,建立了“实践中心——实践分中心——实践所(站)”三级组织架构。同时,积极发挥志愿服务制度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的特色优势,创新探索出文明实践志愿信用模式,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荣成模式”。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在首批150个文明实践试点村的基础上,新增200个村作为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重点村。1月底前,第二批重点村(社区)文明实践所建设打造完成;5月底前,全市所有村(社区)文明实践所实现挂牌全覆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