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风送爽,沉寂了一个漫长暑假的全市各个校园再次迎来了师生们充满活力的身影。新学期,承载新的梦想;新学期,开始新的航程。
教育,是重要的城市发展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提升教育品质”的目标要求,活化办学体制和机制,释放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突破。
强根固本 为有源头活水来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执教,敬业奉献;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勇于创新,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8月26日上午,全市2019年新教师入职宣誓暨结业典礼在市第一中学举行,175名新教师面对国旗,庄严宣誓。
围绕如何听课评课、学段教学常规、班级管理常规、教学工作的基本流程、教师的基本职责、新课程理念,教研员和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学名师骨干、优秀年轻教师同新教师面对面交流,传授工作经验和心得。眼神是专注的,笔尖是忙碌的,内心是充实而快乐的。新入职教师柴玉娇说:“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不仅学到了一些教学方面的经验,更学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经验,我知道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师就是梦想种子的播撒者。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品质的第一要素。
今年以来,我市强化教师队伍提素质、提状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从教师配置、课时量标准、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细化要求,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目前,已有4名校长入围第三届“齐鲁名校长”人选,2名教师入围第四届“齐鲁名师”人选。
输血更要造血。我市一方面加大对名师名校长的引进力度,采取点对点招聘或结对共建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来我市从教。目前,共有8位名校长、13位名师、24名优秀在编教师报名参加我市引进;另一方面,首次对“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实行“面试+考察”的方式招聘,加大优秀毕业生的引进力度,共录用11人。
思政铸魂 春风化雨润心田
“面对同事和好友的挽留,郭永怀坚定地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荣成是革命老区,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暑假里,我市部分学校将思政课堂搬进了博物馆。走进荣成博物馆,学生志愿者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准确流畅的精彩解说引人瞩目。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加强思政课建设,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正成为我市教育努力的方向。
我市积极构建一体化思政课教育体系,将德育目标融入各学科课程,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德育、传统文化和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新格局。各学校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编写校本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早读、“课前一吟”以及背诵、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的方方面面。组织开展了“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垃圾不落地”等文明活动, 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文明养成教育成效,把学校建设成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将“学习强国”列入“第二课堂”,学生每天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的学习积分满40分,坚持一个学期,“第二课堂”学分就可获得2分。
创新突破 聚焦品质再提升
研学旅行火热,包揽省创客大赛50多个奖项,2所学校被评定为“知子花”家长学校云平台试点学校……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我市高位突破,推进教育领域集成式改革的坚实步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暑假,研学旅行风生水起,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把研学旅行当作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门生活实践课程。
在成山头,孩子们就地取材将传统渔家大鼓与流行音乐完美地结合,为游客现场即兴表演。在东楮岛,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海草房冬暖夏凉的秘密,亲手编织渔网,感受渔家文化魅力……
记者从市教体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开发了不同的研学旅行路线。上半年,接待国内来荣研学8700人次、国际游学团队5批次约300人,与日韩多所学校达成建立友好学校和互访交流意向,承接了2019威海(荣成)中国旅游日暨智行研学公益行启动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交流合作。
提升教育品质,需要有开阔的视野。
深化“基础教育内涵提升与项目推进行动计划”是我市加快特色教育建设的内容之一,分“一对一”结对、品牌学校创建等多个子项目。市第三中学就以受训学校的身份,与基地学校江苏省海门中学签约,结成友好学校。按照结对项目安排,市教体局计划通过几年的持续跟进,由跟学、融合向自我发展转型,每个学段都培养出几所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充分发挥品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市学校教学水平实现整体提升。我市还与上海方略致远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签订了“荣成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服务项目”,组织专家进入11所品牌培育学校调研,组织义务教育阶段校长赴上海考察学习,提升眼界。
教育寻梦,行者无疆。相信在“提升教育品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