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区镇动态

永怀初心的红色精神传播者

时间:2019年07月29日 08:47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内,王瑾为小朋友们讲解。

6月16日下午,山东会堂内气氛庄重,1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郭永怀的故事。郭永怀事迹宣讲团成员王瑾第一个走上讲台,满怀深情开始了讲述。

尽管已奔波各地宣讲百余场次,但在这样高规格的场合宣讲,王瑾还是第一次。紧张在所难免,但更多的是兴奋与激动:“郭永怀是我的家乡人,宣讲郭永怀的事迹于我而言,早已经不是工作,而是使命。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把郭永怀不忘初心、以身许国的家国故事传播出去。”王瑾说。

两天背下两万字

“郭永怀不仅是家乡的骄傲,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自豪。作为他的家乡人,我更深感自豪与骄傲。”在王瑾看来,能够担任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讲解员是件充满意义的事情。

2016年,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正在筹建,当时还是市交通运输局科员的王瑾,因为有着丰富的主持和演讲经历,被选为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重点培养的讲解员。从此,她开启了单位、陈列馆、家“三点一线”的日子。面对多重挑战,王瑾勇往直前,为了顺利完成由普通科员到专业讲解员的角色转变,她白天在场馆完成训练后,晚上回家从网上查找专业视频,提升自身技能。当时馆内讲解队伍近10人,陈列馆特意邀请了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的金牌讲解员为大家培训,培训期3天,每天都演练到半夜12时。刚开始,初稿为2.5万字,为了让讲解更加入脑入心,王瑾全程参与演讲稿的编写工作,将演讲稿修改到2万字,并且仅用2天时间便将讲解内容全部记下,为前来视察工作的领导讲解。为了精益求精,在随后的日子里,讲解稿进行了多次修改,每一次无论改动有多大,她都马上背诵下来,再结合现场讲解出来。“最辛苦的时候,讲解词天天改,连续修改了20多次,每天背新稿。”王瑾笑着说。

坚守源于心中的热爱

在王瑾心中,一名讲解员,就是展馆的形象代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团体中树立典范。

为提高讲解效果,王瑾带着馆里的讲解员在展厅里反复练习。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仔细推敲,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面对讲解中遇到的问题,王瑾常常用自己积累的经验,与同事们探讨沟通解决方法。

为充分了解郭永怀先生的经历,王瑾特意买了很多相关书籍一一阅读,讲解空闲时,和大家一起在馆里的图书室认真翻看载有郭永怀事迹的书籍,常常沉浸在郭永怀故事里,深深受其感动,并将这种感情融入到自己的解说当中。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我们的展馆,像讲述自己亲人的故事一样,去讲述郭永怀的故事。”这是王瑾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如今,王瑾饱满细腻的解说,感染了一批批学员,在她的带动下,馆里的其他志愿者们也快速成长,为上千名参观学员提供了精彩细致的讲解,擦亮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红色品牌。

带着永怀精神“走出去”

“伟大的精神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传播。”为让更多的人走近永怀、了解永怀、感悟永怀,从郭永怀身上收获信念和力量,在充分利用陈列馆进行现场教学的基础上,我市成立郭永怀事迹宣讲团,主动走出去宣讲。王瑾光荣成为宣讲团的一员,她说:“一想到能将平常讲解工作中收获的满满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忍不住摩拳擦掌了。”

2017年3月,“郭永怀事迹巡展·荣成引智高校行”活动在中国海洋大学正式启动,郭永怀先生的事迹讲解,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在随后1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足迹遍布了青岛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省内13所高校,参观师生达1.4万人次。”王瑾说,随后的宣讲之路也越走越顺。

在国家人社部举办的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上,她们又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人社厅(局)留学回国服务机构负责人、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等百余名领导和留学专家宣讲。“这些人才,都是与郭永怀有相似留学经历的人,虽然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报国情怀却是相同的。”王瑾说。为此,她将讲解的内容又进行了修改,突出郭永怀留学以及回国后努力奋斗的事迹,激发了现场留学专家的共鸣。每当获得学员们的肯定,王瑾觉得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非常值得。

现在,郭永怀事迹宣讲团已经在学校、企业、基层党组织等处开展宣讲300多场次。2017年,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山东省唯一获奖团体。王瑾觉得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但作为一名党员,她会继续坚定信念、斗志昂扬的走在宣讲路上,用一颗红心去传承信仰、传播精神。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