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华锋(右)与种植户察看西洋参苗长势。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来到大疃镇驻地村,采访这位一心为民的大疃村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汤华锋。
汤华锋,1962年9月出生于大疃村,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9月被选为大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上任不久,汤华锋就带头办好了多件民生实事。大疃村原来没有安装自来水设施,村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汤华锋上任第一天就联系包扶单位市工商局(现为市场监管局)、水利局投资30多万元,开挖大口井、铺设自来水管道,安装了完备的自来水设施,让300多户村民能更加便利地用上优质自来水,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
山路、黄土路也是困扰村民多年的大问题,为此,村集体投资近10万元整修了3000米的山路,重修了三座漫水桥,并对村里路面进行了硬化,村庄面貌大为改观。
多年来,汤华锋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一心为民,让村庄年年都有新变化。2014年,村集体投资9万元开挖占地12亩的平塘4座,方便百姓农业生产,引水灌溉。村集体出资10万元,积极落实惠民政策,为村民每人每年补助新农合费用150元,全村新农合参保率达100%;2015年,汤华锋向包扶单位市政处争取资金15万元,总投资80多万元,在村东空闲地上建设2500平方米高标准休闲文化广场,内设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设施,并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妇女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村民开展唱歌、跳舞、篮球比赛、威风锣鼓等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16年,汤华锋联系4台大型机械支援“三夏”生产,安排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挥作业,确保麦收颗粒归仓。同年,利用秋收过后农闲时期投资8万元雇抓车、铲车整修山路1.5万平方米,方便百姓生产生活。
一年又一年的改变,村民们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但汤华锋没有停下步伐。近几年来,大疃村先后投资160余万元石砌河沿边沟、拦河坝2000米,硬化路面2.7万平方米,实现村内道路全硬化。联系市水利局等相关单位,进行小农水改造,使全村2000多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0%。为提高大疃村环境卫生标准、加强村内垃圾管理,村里给365户村民每户配备一个小垃圾桶,每16户配备一个大垃圾桶,由4名专职保洁人员集中管理。
今年,大疃镇党委政府建设精致小镇进行驻地改造时,需要对绿化土地进行调整,涉及大疃村部分村民房后10多亩菜地,部分村民反映强烈。汤华锋认为,实施驻地改造、村庄绿化都是利镇惠民的大好事,如果不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工作,让这么好的政策机遇白白流失,就对不起村民推举他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这份信任。那段时间,汤华锋带着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还在村周边新开辟出一片土地作为菜园,为村民解决了种菜问题。汤华锋处处为村民着想,让驻地改造工作得到了村民的支持,进展十分顺利。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四清”工程在大疃村落地生根,推动美丽乡村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汤华锋组织大疃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到滕家镇单家村和夏庄镇石硼丁家村观摩学习,学习他们在宣传发动、运用信用管理及整治标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汤华锋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详细解释“四清”工程相关要求,让大家弄懂弄通市里的验收标准和验收细则。会后,5个小区长分区宣传“四清”整治要求,营造浓厚氛围。村民纷纷表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入手共同维护村庄的清洁。
村里有一户人家,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路旁搭棚经营小卖部。这对老夫妇很支持村里工作,同意拆除小卖部,但70多岁的他们没有能力搬东西、收拾屋子。了解情况后,汤华锋马上组织工人为老两口搬运。小卖部原有一台电冰箱,搬到家中后,汤华锋又主动协调电工帮助重新走线,让老两口不再为冰箱接电发愁。
在工作过程中,大疃村利用村级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群众志愿者、老人自治作用,激发群众活力,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对积极参加“四清”工程的村民给予信用加分奖励,并在每月及年底评选美丽乡村建设诚信标兵,在全村进行表彰奖励。通过村干部带动村民集体行动,4月出动铲车完成19处废弃宅基地整修,通过与户主协商,拆除了其中15处,整修4处,拆除部分计划下半年栽植松树,使村庄绿化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截至5月底,已拆除鸡笼410处、草厦400余处、违法建设18处。同时,邀请专业人员将全村房后电线重新捆绑整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汤华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发挥好作为一名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大“四清”工程落实力度,推动村庄环境面貌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