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区镇动态

夏季血压易降低,切勿盲目停药 高血压患者夏季控压有讲究

时间:2019年06月21日 09:17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高血压患者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

日前,63岁的黄女士因头昏、胸闷、浑身无力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接诊的心内二科主任商林青了解到,黄女士常年患有高血压,7个月前还因急性心梗进行过支架植入手术,康复后一直靠药物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左右。最近几日,天气逐渐炎热,黄女士的血压降到120/60mmHg,她就擅自将控制血压的福辛普利药物停掉,导致血压突然飙升,进而引发胸闷、头昏、浑身无力等症状。就诊时,黄女士的血压高达191/113mmHg。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随着天气不断升温,高血压患应警惕夏季出汗多导致血压降低。夏季出汗多,体内水分丢失过多自然会导致血容量少,外加盐分丢失,血管的紧张度会下降,都会致使血压降低。商林青医生提醒,血压低对身体的危害甚至比血压高还要大,市民当发现自己血压降低,先不要盲目吃药,应及时就医,听取专业医生意见,再调整药物,避免血压过度降低带来危险。

商林青介绍,降压药物的剂量调整要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进行,擅自停药或将引起血压报复性反弹。

人体血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季节、气候便是其中之一,血压的季节性变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排除特殊因素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人的血压都会随季节发生一定变化,一般呈现秋冬季偏高、春夏两季偏低的特点。

在冬季,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且由于冷刺激导致的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血压上升的内在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冬季肾脏的排钠负荷增加,24小时的尿钠排出量明显高于夏季,因此只有血压增高才能保证机体排除过多的钠离子。

有患者咨询,夏季血压值下降,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药了?

商林青指出,这是一种错误观念。“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不听医嘱的患者,特别是轻度高血压患者,他们在夏季时血压降到正常值,就会私自降药量或擅自停药,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临床证明,夏季往往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因为夏季人的睡眠质量较差,易造成神经紊乱,血管收缩,致使夜间血压升高,有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商林青也提到,一些患者夏天血压明显偏低,却仍按冬天剂量服药,也是不正确的,这样易使血压降得过低,出现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症状,严重者甚至引发脑梗死或心绞痛。

“建议高血压患者随季节变化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合理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商林青说道。坚持监测血压,除自我监测之外,最好每3至5天去医院或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1周。测量血压前至少安静地休息5分钟,测量前30分钟内排空膀胱,禁止吸烟、喝咖啡、喝茶。如发现血压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应去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还要注意,短时间内反复测量血压,执着于服药后的血压变化是没有必要的,血压不可能始终保持恒定,这样做反而有可能引发‘神经性高血压’。”商林青说道。

此外,商林青提醒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擅自停药。“对于这些患者,原本只需要1片药物,停药一段时间后血压重新升高,再吃1片药就解决不了问题了,造成血压反弹更不可取。如果患者的血压一直控制得很稳定,甚至在正常偏低水平,夏天可以适当减少药量,但不主张完全停药。”

商林青还建议高血压患者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地安排每天的工作、学习与休息,减少生活中各种因素所引起的血压波动。如:早晨切忌“闪电式”起床,洗漱后饮白开水或淡盐水1杯,晨练要适度,不宜过早或过于激烈,耐心排便,饮食清淡低盐,三餐八分饱,控制体重,睡前热水泡脚或泡温水澡,保持乐观情绪、平和心态舒缓压力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