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龙江(左)和村民察看果树长势。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近年来,我市各镇街涌现出一批党支部书记,他们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干事创业,在乡村振兴中当好组织者、推动者、先行者。本报开设“乡村振兴领头雁”专栏,报道这些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看他们如何挑起“领头雁”担子,治理乡村、带民致富。
在荫子镇,有一个果林环绕、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的村庄,来过这里的人无不赞叹村庄的环境,这就是头甲村。
“我们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发展这么好,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岳龙江。”村民纷纷说道。岳龙江,1987年2月出生,当过兵,2011年4月至今任头甲村党支部书记。8年多来,岳龙江始终不忘党和部队的培养,把部队的良好作风带到工作中,带领全体村民转观念、兴产业、美乡村,实现了头甲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华丽蝶变,也释放出了一名村干部务实重干、无私奉献的正能量。
党员带头,领山村换新颜
头甲村有180户、380人,耕地面积1280亩,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为主。2011年,岳龙江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他才23岁,是全市为数不多的年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是接下来了,可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很多人眼里的小娃娃能否带领头甲村打赢翻身仗,村民心里都没底。
2012年,全市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岳龙江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改变村容村貌。他与新班子沟通,想在村西开辟一条主干道,改变村民出行不便的情况。事是好事,但推动起来有点难。村“两委”干部包户到人,逐户做思想工作,遇到不讲理的,岳龙江就反复登门讲解,解其后顾之忧。最终,村里拆除了车库、草厦子50多个,硬化主干道1000多平方米,修砌排水沟1400米。同时,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整修,配齐了健身、文化设施,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好基础。
今年,为了能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四清”工程,岳龙江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耐心解读政策,利用不到1周的时间,拆除违章建筑、草厦子、车库共97个,动员全村180户村民参与清洁家园。这其中少不了党员带头、志愿者助阵。党员张锡军说:“村党支部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又是帮着流转土地又是发放信用基金,作为党员,我们必须支持党支部的工作,带头拆,做出个样子。”党员率先垂范,村民积极配合,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做到了零强拆、零上访。
支部引领,促村级经济发展
“咱村的山地可以整片流转了,不至于荒废了。”得知这一好消息,头甲村村民脸上露出笑容。原来,岳龙江积极向镇党委争取,配合土地整治、荫子美丽田园样板片区建设,流转山地700多亩,为集体增收约8万元,村民人均可增收1000元。腰包越来越鼓了,老百姓心情自然更好了。
然而,土地流转之初,并不是一片和谐之声。“村里有80户的祖坟在这片流转土地内,祖坟若是不搬迁,村里的地肯定流转不了。”不想错过机会的岳龙江和村“两委”干部决定发动村民迁坟。他先走访了村内的老人,征询意见,又和镇上汇报讨论如何稳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敲定建设公益性坟地,统一搬迁。
有了办法,村“两委”就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分析利弊。村妇联主席张锡梅说:“我作为党员,又是村委会成员,我责无旁贷,我们家搬。”会上的党员、村民代表最先同意搬迁祖坟,会后,他们挨家挨户讲政策,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搬迁工作。土地流转的事成了!
今年,头甲村还计划集体种植10亩地瓜,寻找厂家进行统一收购,每亩收入约1500元至2500元,村集体可增收约2万余元。待试点成功后,全村推广,形成大面积种植,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负责地瓜种植技术培训、统一收购等,预计每户每年增收约5000余元。
信用建设,激发正能量
在头甲村,经常可见身穿红马甲志愿者的身影。2018年以来,头甲村采取信用建设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村民参加一次活动就信用加分,每天公示。起初,头甲村志愿服务队由党员组成,每月结合党员活动日开展志愿服务,发展到后来,村民们都踊跃报名,即使没报名也自觉参加活动。
村里有户人家环境卫生总是“老大难”,院里养着两头牛,到处都是牛粪,不穿胶鞋压根进不去。信用采集员下达通知道:“再不收拾就信用扣分,并且会在村内大喇叭和公开栏进行公示,年底的福利待遇也会受到影响。”这户村民听了以后,脸上也挂不住了,一天时间就收拾好了。遇到来村观摩的考察团,他打开大门,自信地说:“俺家不怕观摩,收拾得可干净了。”
“信用管理确实好用,但我们更注重的是如何发挥好它的作用,转变村民的观念,聚人心,传递正能量。”岳龙江说。
去年年底,头甲村按照信用分数高低进行差异化表彰,共发放信用基金2.6万元。守信重信已在头甲村蔚然成风。
暖心食堂,搭建“爱心桥梁”
“村里的暖心食堂就要开业了,以后75周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在这儿免费吃午餐。”岳龙江告诉记者。
考虑到村里老龄化严重,独居老人较多,经党员村民代表会表决通过,村党支部对15间破旧房屋进行修缮,建设“红色暖心食堂”,每天免费为75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服务。“我们采取‘支部领办+志愿服务+信用加分’的模式,村集体种的蔬菜免费供给食堂,村内党员和志愿者排班服务,同时,食堂对外开放,收入补贴食堂开支。”岳龙江考虑得很是周详。
在外卖海鲜的村民岳滋刚听说村里办暖心食堂,马上联系上岳龙江,说以后食堂的鱼、虾等海鲜他给免费提供。不等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始招募志愿者,就有很多村民要来送菜、做饭,大家都在期待食堂开业,好来帮忙。
头甲村用事实证明,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今年,岳龙江准备抓住“荫子美丽田园样板片区”建设的有利契机,成立功能型合作社,为产业调整、经营提供配套服务,培养职业农民等,解决农村土地撂荒、劳动力闲置、人才短缺等问题。岳龙江说:“干就要干好,干就要争第一,要衬得起‘头甲’这个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