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以来,荣成人凭借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断创造“海洋奇迹”,捕捞、养殖、加工形成强势的产业链条,成为闻名全国的渔业强县(市)。随着海洋资源形势的变化,近海捕捞资源日益枯竭,“一条小舢板,一个老船长,出海兜一圈,归来鱼满舱”的“水中捞金”的传统模式,难以适应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大潮。
变则通,通则久。“阵痛”之后,不屈不挠的荣成“闯海人”弃旧船、抛小船,以打造面向全球的远洋渔业作为经略海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致力拉长、加宽、增厚海洋食品产业链条,船出四季、帆征五洋,在走向餐桌的过程中演绎着数倍增值的传奇,推动捕捞业加速向深蓝进发,实现“二次腾飞”。
日前,记者在鑫发控股蓝润金枪鱼加工车间看到,刚刚出库的金枪鱼还披着冰霜,工人们趁鱼体尚未解冻,麻利地将金枪鱼进行分解,其中最好的部位被切成厚薄均匀的生鱼片。
“我们生产的金枪鱼主要是生鱼片、鱼柳等,正在分解的这批金枪鱼是出口日本的。”鑫发控股蓝润金枪鱼车间负责人介绍道。
分解后的金枪鱼一点也没有被浪费,除了厚切部分,鱼身其它部位会进入另一套机器,经过腌制、蒸煮,变成了美味的金枪鱼罐头。而以前废弃的鱼骨,现在也成了“香饽饽”,鑫发控股通过与北京化工大学产学研合作,从金枪鱼鱼骨中提取出比胶原蛋白分子量更易被吸收的胶原蛋白肽。
“这是非常珍贵的原材料,论克销售,每克5元。以前,捕捞金枪鱼都直接出售,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现在回运后通过分解出售、生物提取将金枪鱼的价值充分利用,附加值可翻好几倍。”鑫发控股蓝润胶原蛋白肽车间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我市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发力“深蓝”,坚持规模扩张、基地建设、产品回运齐头并进,实现了远洋捕捞业的新崛起。截至去年,全市具有远洋资质的企业有19家,先后实施了鱿鱼钓、金枪鱼钓等16个项目。全市拥有专业远洋渔船317艘,约占全省的70%。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远洋渔业产量21.7万吨,实现收入24亿元,回运16.2万吨,回运率达75%。
同样实现100%回运深加工、利润翻倍的还有鱿鱼。赤山集团旗下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鱿鱼自动化加工设备,从鱿鱼的清洗、分割、去皮到整形速冻实现了全套流水线加工,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产品出口日本、美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赤山集团拥有海都公司、嘉美公司、金源公司、金泉公司四大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四处水产加工企业以及两处保税仓库,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的水产品加工集群,其中外贸加工以鱿鱼精深加工为主,下辖海都、海博、润通三处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企业,鱿鱼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年出口创汇近2亿美元,“赤山鱿鱼”已成为我市鱿鱼加工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作为我市传统渔业转型的典型代表,赤山集团拥有我市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海上远洋和近洋两大捕捞船队,共拥有1000马力以上捕捞船只45艘,3000马力冷冻运输船2艘和国际远洋运输货轮2艘,年捕捞量8万吨以上,综合效益连续多年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我市不断巩固和放大全产业链领先优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鱿鱼、金枪鱼、冷冻调理食品和海产罐头加工出口基地,涌现出的鑫发集团、赤山集团等一大批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药品等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群体,也将各种海洋食品送到了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捕全球、卖全球”的格局正在形成,走出了一条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相串联的效益倍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