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指定区域卖起特色小吃,吸引游客前来品尝。
清晨的阳光洒在俚岛镇烟墩角社区的海面上,安静了一夜的小渔村又热闹了起来:海面上,成群的大天鹅伸着懒腰、拍打着翅膀,姿态优雅、舞姿翩跹;海岸边,等候已久的摄影师们架起“长枪短炮”,随时抓取大天鹅的精彩瞬间;三五成群的游客们涌进社区,有的结伴看着大天鹅,有的大快朵颐地品尝着各类特色渔家美食……
烟墩角,曾经一个依山傍海的古朴渔村,随着大天鹅的到来,响了名气、火了经济、变了模样、换了风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点赞。
对于来荣求学的学子来说,烟墩角通常他们必选的打卡地之一。张文雅,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的大一学生,今年刚来到荣成求学,这次和来自北京的父母专程到烟墩角观赏天鹅。“环境好!空气好!大天鹅好!”张文雅一连用了三个“好”字评价这里,质朴的话语中,无不透露着她对荣成的赞美,“海草房、渔家饭、大天鹅……这些都是荣成的特色符号,烟墩角处处充满了荣成的特色文化元素,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大天鹅不仅是荣成美好生态的“代言人”,更是荣成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为烟墩角增添了人气、拉动了当地的经济。近年来,俚岛镇积极做好大天鹅保护工作和烟墩角的旅游开发文章,持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硬化主要道路,为经营业户更换门头,同时引导实施精品民宿改造,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激励等方式,引导业户升级改造渔家乐经营模式,全力打造社区“赏大天鹅、住海草房、吃渔家饭”的冬季特色旅游品牌。
由于每天的游客数不胜数,瞅准商机的居民们就在居委会设定的地点摆摊,出售荣成特产,其中大多数商品是自家产的农产品和海产品,价格公道又无公害的荣成特产受到了外地游客的喜爱。
寒冷的冬日里,在海草房的大炕上盘腿而坐,品尝着地道的海鲜,是十分惬意的事,因此,除了售卖海产品外,不少人把传统渔家生活方式当成产品来开发,办起了渔家乐,在传统生活方式中注入更多现代元素,玩出了“新花样”。
于海洋今年30岁出头,留学回国后在村里经营起渔家乐,通过民宿经济诠释传统文化,向游客展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风情。就在前几天,一批来自济南的旅游团预订了他家的民宿。要招待50多名游客吃饭,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专门从附近村找了2名妇女来帮忙做饭。于海洋告诉记者:“大天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带火了烟墩角的名气,也带火了经济,近几年村里新改造完成的海草房房间安上空调、淋浴间,现代化的厨房让游客还可以自己张罗一桌正宗的渔家饭、体验一下渔家风情了。”
大天鹅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村民们也把对大天鹅的保护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烟墩角社区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用于大天鹅保护,安装了保护大天鹅的宣传展板、补修路边宣传画、建设大天鹅文化长廊,向全国游客展现天鹅村的文明风采;把对大天鹅的保护写进村规民约,在主要街道路口及海边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大天鹅的保护进行实时监控。筹备药物、绷带等急救物品,在当地畜牧部门设立救助点,应对大天鹅伤病的救治工作。同时,社区还全力保障民宿经济的健康发展,定期对70多家渔家乐进行安全用电、用气等检查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烟墩角社区居民曲荣学是最早参与大天鹅保护的村民之一,说起近年来社区对大天鹅的保护,他打开了话匣子:“村里的风气比以前好了。过年期间没有放鞭炮的,大家主动保持村内环境卫生,很多村民没事的时候就过来巡视,防止有人惊扰到大天鹅。大天鹅最初只有七八只,现在已经有上千只。30年来,在大天鹅的带动下,村里的游客和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村里的几家渔家乐今年又扩大了规模,还有几家闲置的海草房正在开发成高档民宿……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