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时政要闻

荣成市渔业经济转型发展成效显现

时间:2019年10月29日 10:18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突出抓好海洋牧场、远洋渔业、近海秩序整治等重点工作,海洋经济实现稳步发展。前三季度,我市完成渔业总收入688.9亿元、水产品产量10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和3.7%,各项工作继续在威海乃至全省处于领跑地位。

继续巩固提升海洋牧场。市海洋发展局督导各养殖单位积极开展海参、大菱鲆、扇贝、魁蚶、虾类、鱼类、蟹类等苗种繁育,育苗量达200亿单位以上,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推进生态养殖浮漂更新和筏式标准化养殖,并在海洋牧场、种质保护区等39个点位开展定期海洋环境监测、取得数据3000余个,打造升级版“海上粮仓”。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主动向上对接,一举解决了海洋牧场平台验收难等系列问题,先后完成长青海科、成山鸿源、烟墩角、马山、泓泰、楮岛等6处海洋牧场平台建设项目验收,并结合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完成部级、省级和威海市级、荣成市及快速检测任务686批次,合格率100%。同时,积极组织荣金牡蛎等企业参加韩国庆尚南道水产品出口洽谈会,组织荣成鸿德海洋生物参加“一带一路”农业投资合作论坛,圆满接待挪威兰瑞公司来我市考察海带品牌建设及相关产品,加快推进我市的海带产品国际化进程。前三季度,全市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73.6万吨,实现产值3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3.9%。

稳步促推远洋渔业发展。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10万吨冷链物流库完成施工、设备调试及试运营,目前已投产。水产品交易市场及电子商务中心完成土地平整和前期手续申报工作,海洋生物高效综合利用项目已开工。2艘南极磷虾船建设方案已获农业农村部批准。16艘更新改造的远洋渔船,其中12艘已建造完毕并出海作业,全市共外派各类远洋作业渔船272艘,实施远洋作业项目15个,完成远洋渔业总产量21.7万吨,实现收入24亿元,回运16.2万吨,回运率达75%。

融合发展休闲渔业。全市共培植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7个、省级休闲海钓钓场16个,建成海上平台30个、海钓船63艘,开展海上旅游企业4家,成功举办山东“渔夫垂钓”西霞口杯全国海钓精英邀请赛和山东“渔夫垂钓”鹁鸽岛矶钓赛,渔业新六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海洋牧场、海钓基地吸纳游客55.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293万元。

持续推进“科技兴海”。我市主动联姻水产科研院所,围绕海参苗种繁育、池塘养殖管理、海带与牡蛎收割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牡蛎新品种“海大三号”,正推广试验500亩;与水科院黄海所开展桑沟湾养殖总量调查,探索科学养殖模式。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海洋强市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确保全年完成水产品产量117万吨、渔业总收入932亿元的目标,继续保持全省乃至全国领跑地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