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今日荣成

文明花开日日新

时间:2019年10月19日 12:22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总有一种力量伴我们前行,那是文明的力量。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奋起,那是“江北第一虎”的精气神。

走进“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人们总会被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精致的城市建设所吸引,也会为这里市民的高素质、文明守信的社会风尚所折服。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试点城市,文明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质、最闪亮的品牌。

志愿之城 处处闪耀爱的光芒

供热季即将到来,市供热公司“自由沐暖”先锋服务队的志愿者走进社区为居民宣传供热知识,讲解缴费事项,对反映家中供热问题的居民进行信息登记,及时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检修。志愿者还加入各社区微信群,接受客户关于供暖问题的咨询,对居民家中的供暖温度进行入户统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夏,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我市遭遇大风和强降雨。台风过后,志愿者自发到滨海公园和道路两侧清扫、捡拾风雨掉落的树叶和枝丫,他们有的没穿统一服装、有的不在乎志愿服务时长,只为将公园和绿化带恢复往日的美观整洁。

正在举办的歌尔杯·2019世界喷气模型大会暨荣成航空嘉年华活动中,我市4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大会各个角落,协助赛事工作人员管理通信设备、引导参赛人员、提供媒体辅助服务、维护现场秩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在新建成的市民文化活动公园城市书房里,我市部分中小学教师组成了志愿者团队,通过举办图书分享、文化体验、阅读指导、公益讲座等活动,引导市民读书学习,提升文化素养,共同打造文化之城、“书香荣成”。

在我市,可以说,公益活动无处不在,志愿服务从未缺席。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卫生城市的创建,我市各类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来,“红帽子”“红马甲”“红袖标”……一抹抹“志愿红”成为城市里最靓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到14.8万人,志愿组织1271个,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越各个层面。他们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广泛参与扶危济困、环境整治、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交通、“四清”工程等活动中,传递着向上向善、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温暖、舒心自在。

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全民志愿,共建共享,让荣成成为一座人人讲文明、道德风尚好的文明之城、大爱之城。

信用之城 筑起文明新高地

商户王玲玲在崖头街道双泊社区从事汾酒销售,因诚实守信,获评2018年度信用商户。最近,她的店门口又多了一张新的“身份证”。“‘信用身份证’贴上了,以后更要诚信经营啦。”王玲玲对上门张贴“信用身份证”的社区工作人员说。

“信用身份证”是一个包含商家信用信息的二维码,只需扫一扫就可知道商家的“信用家底”,包括商户基本信息以及信用级别、评价和投诉等情况,让信用信息阳光化、透明化、可视化,以此引导辖区企业、商户将诚实守信融入日常生产经营中,在全社会共同营造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

文明荣成,信用是金。自2012年以来,我市就以打造“诚信荣成”为目标,连续开展诚信建设活动,让诚实守信成为社会风尚。2013年,我市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守信得激励、失信受惩戒”的导向。2016年4月,我市获批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是山东省唯一、全国仅有的3个县级创建示范城市之一。

2017年,我市入选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经过几年持续深入的信用体系建设,我市信用体系覆盖到所有行业领域,已为全市67万本地居民、1.6万家企业、140个部门单位、1420个村居和社会组织全部建立了信用档案,信用对象覆盖到所有社会组织成员,信用内容覆盖到所有经济社会活动。

走进夏庄镇甲夼马家村,路边的信用公示榜里贴着密密麻麻的红星和小红旗十分醒目。甲夼马家村把信用管理作为推进村级各项事务的重要抓手,激发了干群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在村内形成了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018年,我市在村居成立村居信用工作领导小组,将信用管理写入村规民约,在919个村居全部设立信用管理机构,实现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覆盖。以信用管理为抓手,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积极性,起到了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凝聚人心的作用。过去村里不好管、管不了的大事小情,都用信用管了起来,村风民风发生巨大改变,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乡村落地生根。结合信用管理,村里“四清”等过去农村工作中一些难啃的硬骨头,靠信用管理实现了有效的突破。

信用建设,关键在应用。

在崖头街道河西社区,数十位居民走进社区党群服务大厅,参加社区组织的体检活动。与一般体检不同,本次体检是居民用自己在社区内的信用积分换来的。居民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次数和时长,以及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义务劳动等好人好事,都由社区信用管理小组予以记录,并于每月开展1次信用产品兑换。居民董萍说:“这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信用有价。”

去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工作试点市。党政机关带头,开发了100多种守信激励产品,在40多个领域实行联合惩戒。企业信用不达标,就不能享受项目申报、减税降费等政策;机关和农村党员干部信用不达标,就不能提拔和参加选举;农村群众信用不达标,就通过村规民约和福利待遇进行约束;对重信守诺、好人好事等诚信个人,给予贷款免抵押、乘车和景区门票优惠等系列奖励。随着社会信用建设的不断深化,信用正在荣成大地落地生根,无形的信用已经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荣誉。2017年至今,全市913万人从守信激励产品中受益,累计减免押金、费用近1000万元。随着社会信用管理工作不断深入,信用管理的触角已遍布城乡,市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全面提升。

现如今,在荣成随处可以感受到信用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政府公信力和干群互信度大幅提升,各项工作群众总体满意度达96%以上;“老赖”现象明显减少,法院案件执结率同比上升15%;银企互信度大为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26%;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等10类行业中,重大安全事故、违约事件、违法案件、恶意欠薪等问题实现了零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访案件下降50%以上;农村上访案件、恶性治安及犯罪案件等明显下降,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22.8%;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3%,治安警情下降18%……闪亮的成绩单彰显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我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文明之城 为新时代培根铸魂

休渔期结束,桃园街道东南海、西南海、青木寨等村的渔民整装出发,而期待家里“顶梁柱”满载而归的妇女们也没闲着,着装打扮后,来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参加渔家秧歌集训,为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文艺演出做准备。来自市文化馆的老师教得认真,学生们学得专心,把摇橹行船、搏击风浪、拉网丰收等具有渔家特色的秧歌动作演绎得惟妙惟肖。村民热情参与的不仅仅有文艺活动,还有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科技讲座……每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都一座难求。

让群众动起来、把文明新风树起来,这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题中之义。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我市探索推行“中心+基地”模式,建立了“实践中心——实践分中心——实践所(站)”三级组织架构,并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重点打造了理论宣讲、红色教育、科技科普、文化服务、体育健身、青少年教育等6大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服务,突出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让农村群众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提内涵,全面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如今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已成为凝聚民心的强磁场。每个人都成为文明建设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文明实践的受益人。

在王连街道王家庄村,阳光商务志愿服务队的专家正在给村民进行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只要村民有需求就可以在平台上点单,定好时间就有专家来进行志愿服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于静说。

于静所说的平台是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我市采取文明实践“全市一张网”管理模式,打破单位间条条块块的界限,整合各部门文明实践资源,对全市文明实践活动统筹调度、统一管理。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团队通过云平台以“菜单”形式亮出服务项目,镇街分中心专管员根据群众需求在平台“下单”,“下单”情况自动生成短信通知团队负责人。专业志愿者按照约定时间深入镇街、村(社区)以及各类文明实践基地,开展理论宣讲、法制宣传、农业科技等服务。

“走访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还跟我打听,请过的老师还能再请几次么,一堂课听不够、学不透。”于静说道。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我市实施“一村一策”菜单化服务,由各村妇联主席定期进行统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热点问题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选题,开展相关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在云平台上发起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500余场次,参与群众30万人次,其中“点单式”服务360多场次,畅通了服务群众的渠道,扩大了活动覆盖面,提升了群众参与度。“文化大餐”通过点单、接单直达群众“餐桌”,让群众能够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享受文明实践、体验文明生活。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践所(站)为阵地,广大干群践行文明,弘扬文化,让文明的种子深植,文明之花常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