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乡公共部位旱厕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荣政办发〔2018〕21号
经济开发区、石岛管理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相关部门、单位:
《城乡公共部位旱厕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加紧组织实施。
荣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城乡公共部位旱厕改造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要求,市政府决定对城乡公共部位的旱厕进行改造,8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为保证工作顺利推进,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消除旱厕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拆改结合”的工作要求,坚持“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谁受益谁改造”的原则,以各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为工作主体,采用“拆改结合”的模式,对无人使用的旱厕予以拆除,对使用率高、辐射范围大的旱厕进行无害化改造,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形象。
二、改造标准
全市公共部位旱厕改造共设定四个标准(见附表1)参照实施:旅游景区内旱厕改造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的要求,要达到A级以上标准;城乡道路两侧及公园广场区域内旱厕改造要达到二类以上标准;渔港码头、客运站等区域内旱厕改造要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医院、学校、养老院、商业网点、机关事业单位、集市、建筑工地、工厂、村居内的旱厕要按照普通标准改造(村居旱厕可参照农户厕所改造标准)。另外,晒场等不具备条件建设水冲厕所的阶段性人流密集场所,要设置移动厕所。
三、责任分工
全市旱厕由各权属单位自行改造,并负责后期运营管护。各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分别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原则对相关单位进行督导。市旅游局负责督导全市旅游景区范围内旱厕改造与管护;教育局负责督导全市教育机构旱厕改造与管护;卫计局负责督导全市医疗机构旱厕改造与管护;民政局负责督导全市养老机构旱厕改造与管护;市场监管局负责督导崖头建成区集贸市场及商业网点旱厕改造与管护;食药监管局负责督导崖头建成区餐饮单位旱厕改造与管护;城建局负责督导全市建筑工地旱厕改造与管护;交通局负责督导全市客运站、驾校及汽修企业旱厕改造与管护;海洋与渔业局负责督导全市渔港码头旱厕改造与管护;水利局负责督导全市水库管理房、泵站旱厕改造与管护;其它旱厕由所属区镇、街道负责督导相关单位改造与管护。
四、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各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宣传发动、方案制订、资金调剂等准备工作,确保公共部位旱厕改造按时开工、顺利推进。各单位《公共部位旱厕改造推进计划表》(见附件2),于5月31日前报市环卫处,联系人:李敖,联系电话:7552676,邮箱:rchwc7552676@163.com。(完成时限:5月底前)
(二)组织实施。各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安排一名班子成员负责,成立专门的班子,按照推进计划组织实施,要严格落实进度和质量要求,原则上6月底前完成总工程量的40%,7月底前全市旱厕(除中小学校)改造任务要全面完成。另外,全市中小学校旱厕改造要在暑假时间内完成。(完成时限:8月底前)
(三)检查验收。公共部位旱厕改造工作由市城建局负责检查验收,7月初开始对第一批次(6月底前完成改造的旱厕)改造情况进行逐个验收,8月初开始对第二批次(7月底前完成改造的旱厕)改造情况进行逐个验收,9月底前要全部完成验收。各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推进情况提前提出验收申请。(完成时限:9月底前)
五、相关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公共部位旱厕改造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也是“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一票否决的重要指标,各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分工,确保按时完成改造任务。
(二)要强化联动配合。市政府将建立全市旱厕改造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专题调度研判会议,市城建局要牵好头,对整治过程中需多个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要及时提报市政府。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加强沟通,不打折扣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三)要严格督导检查。市政府将完善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保证整个旱厕改造工作政令畅通。改造期间,市城建局要严格按照改造标准和时间节点要求进行督导检查,重点督查组织管理、改厕进度、建设质量,每月25日前向市政府办公室汇报推进情况,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市政府将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将进行约谈。对完成改造的旱厕,各区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负责定位编号、建立台账、强化监管。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要将旱厕管护情况纳入日常考核和市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每月通报。
附件:1.旱厕改造标准
2.公共部位旱厕改造推进计划表(格式)
3.公厕管理考核细则
附件1
旱厕改造标准
一、一类标准
(一)平面布置。分区设置大便间、小便间、洗手间、无障碍间、管理间、工具间、休息间。管理间面积不小于6㎡,工具间面积不小于2㎡,休息间面积不小于6㎡,室内净高不小于3.5m。
(二)内部装修。内墙面应采用光滑、便于清洗的陶瓷面砖置顶,地面铺设防渗、防滑的陶瓷地砖,顶棚应采用集成防火吊顶,休息室内设置沙发或其他休息家具、电视机或其他影像设备。
(三)采(保)暖设施。外墙应采用保温板保温,室内装有空调、暖气。
(四)厕位、隔断标准。大便间应采用外开门,大便器的布置应以蹲便式为主,大便厕位宽度为1.0m~1.2m,深度为1.2m~1.3m。小便器间距为0.70m~0.80m;厕内单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3m,不应小于1.0m。双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5m~2.1m;厕位间隔板应采用防潮、防腐、防划、防画、防烫材料,厕位间隔板及门的下沿距地面的高度为0.1m~0.15m。隔板及门的上沿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8m;厕位间的门锁应用显示“有人”“无人”标志的锁具,门合页宜用升降合页;每个厕位间应设置坚固、耐腐蚀的挂物钩、不锈钢纸抽盒、废纸容器。小便器站位间应有高度为0.8m的隔板,隔板距地面高度为0.6m。
(五)冲洗设备。小便冲洗设备、大便冲洗设备、洗手盆冲洗设备应采用自动感应式设备。
(六)洗手间设备。洗手间应设置2个以上成人洗手盆,1个儿童洗手盆及梳妆镜、洗手液(自动感应式)、烘干机、纸抽盒。
(七)通风及排水设计。 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机械通风,严寒地区大、小便间宜设附墙垂直通风道。应采用塑料材质(UPVC)的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主干管应设通气管,通气管宜采用塑料材质(UPVC),管径不应小于75mm。应选用耐腐蚀、水封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的地漏。
(八)无障碍间。无障碍通道宽度不小于1.2m,人流较多或集中公共场所宽度不小于1.8m。无障碍坡道净宽度不得小1.0m,出入口坡道净宽度不小于1.2m,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水平长度不小于1.5m。无障碍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地面应防滑、不积水。大门宜采用外开式平开门,如向内开启,开启后需留有直径不小于1.5m的轮椅回旋空间,门的通行净宽度不小于0.8m,平开门应设计高度为0.9m的横扶把手,门扇内侧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锁。无障碍间内部应设有成人坐便器、小便器、洗手盆、婴儿护理台、安全抓杆、挂衣钩、不锈钢纸抽盒、无障碍呼叫器、废纸容器。无障碍坐便器长宽尺寸不得小于1.8m×1.0m。无障碍厕位一侧距地面0.7m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0.7m的水平安全抓杆,另一侧应设置高度1.4m的垂直安全抓杆。无障碍小便器下口距地面高度应小于0.4m,小便器两侧应在离墙面0.25m处,设置高度为1.2m的垂直安全抓杆,并在离墙面0.55m处,设置高度为0.9m的水平安全抓杆,与垂直抓杆连接。无障碍洗手盆的水嘴中心距侧墙应大于0.55m,其底部应留出宽0.75m、高0.65m、深0.45m的供乘轮椅者移动的空间,水龙头应采用杠杆式或感应式出水方式。安全抓杆直径为30mm~40mm,内侧距墙不小于40mm,并安装牢固。挂衣钩距地面高度应小于1.2m,呼叫器应安装在坐便器旁边墙上距地面高度0.4m~0.5m处。婴儿护理台应可折叠并设有安全带。
(九)门窗设计。大门应采用带风幕机的自动感应门,无障碍间、男、女厕所应采用带磨砂钢化玻璃的肯德基式推拉门,窗户采用双层中空磨砂玻璃的铝合金或塑钢平开窗。
二、二类标准
(一)平面布置。分区设置大便间、小便间、洗手间、无障碍间、管理间、工具间,管理间面积不小于4㎡,工具间不小于2㎡,室内净高不宜小于3.5m。
(二)内部装饰。内墙面应采用光滑、便于清洗的陶瓷面砖置顶,地面铺设防渗、防滑的陶瓷地砖, 顶棚应采用集成防火吊顶。
(三)采(保)暖设施。外墙应采用保温板保温,室内应设有采暖通风设施。
(四)厕位、隔断标准。大便间应采用外开门,大便器的布置应以蹲便式为主,大便厕位宽度为1.0m~1.2m,深度为1.2m~1.3m。小便器间距为0.7m~0.8m;厕内单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3m,不应小于1.0m,双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5m~2.1m;厕位间隔板应采用防潮、防腐、防划、防画、防烫材料,厕位间隔板及门的下沿距地面高度为0.1m~0.15m,隔板及门的上沿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8m;门锁应采用显示“有人”“无人”标志的锁具,门合页宜用升降合页;厕位间应设置坚固、耐腐蚀的挂物钩、废纸容器。小便器站位间应有高度为0.8m的隔板,隔板距地面高度为0.6m。
(五)冲洗设备。小便冲洗设备、大便冲洗设备、洗手盆冲洗设备应采用手动或感应式设备。
(六)洗手间设备。洗手间应设置2个成人洗手盆、1个儿童洗手盆及梳妆镜。
(七)通风及排水设计。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机械通风,严寒地区大、小便间宜设附墙垂直通风道。应采用塑料材质(UPVC)的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主干管应设通气管,通气管宜采用塑料材质(UPVC),管径不应小于75mm。应选用耐腐蚀、水封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的地漏。
(八)无障碍间设计。女厕所的无障碍间位置宜靠近公共厕所入口,无障碍间内应至少设置1个无障碍厕位,及无障碍扶手。男厕所的无障碍间内应设置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及无障碍扶手。洗手间应设有无障碍洗手盆、婴儿护理台、无障碍扶手(设施及安装同无障碍间要求)。
(九)门窗设计。大门应采用带风幕机的自动感应门或肯德基式推拉门。无障碍间、男、女厕所采用带磨砂钢化玻璃的肯德基推拉门。窗户应采用双层中空磨砂玻璃的铝合金或塑钢窗。
三、三类标准
(一)内部装饰。内墙面铺设瓷砖,地面铺设防滑地砖。
(二)厕位、隔断标准。大便厕位宽度为0.9m~1.0m,小便器间距应为0.7m,隔板材质视情况定,隔板安装应大于1.5m,小便器站位间应有高度为0.6m的隔板,隔板距地面高度应为0.5m。
(三)冲洗设备。大便、小便冲洗设备采用人工冲洗。
(四)门窗设计。大门采用塑钢或铝合金推拉门,窗户采用铝合金或塑钢百叶窗。
四、普通标准
(一)冲水方式为一次一冲或定时冲水,冲洗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二)内外墙装饰、厕位隔断等基础设施完好无损。
(三)有洗手、通风设施。
(四)有专用化粪池,能够定时清掏,无蚊蝇滋生,有条件的要接入污水管网。
附件2
( 区镇、部门)公共部位旱厕改造推进计划表
批次 | 改造内容 | 计划验收时间 | 责任人 | 联系电话 |
第一批次 (6月份) | 1.旱厕名称(或位置)+改造标准。例如:XX镇XX单位旱厕(三类);XX路XX加油站旱厕(其他类)。 2. 3...... | 7月1日起 至月底 | 全名+职务 | 手机号码 |
第二批次 (7月份) | 8月1日起 至月底 | |||
第三批次 (8月份) | 9月1日起 至月底 | |||
备注 | 各区镇、部门要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组织再排查,确保城乡公共部位不留一处旱厕,达到“一扫光”的效果。 |
附件3
公厕管理考核细则
一、考核范围
城乡所有公共部位。
二、考核方法
公厕管理考核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日常抽查与集中考核进行,不定范围、不设比例,每月抽查一次,每季度对所有公厕考核一遍。凡属部门行业管理或下设机构的考核主体为主管部门;凡是无法确定主管部门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考核主体。
三、考核细则
(一)日常考核。
1.凡是发现未拆除或改造的旱厕,每处扣20分。
2.不配备专职保洁人员的,每次扣5分;不建立日常管理制度的,每次扣5分;不按时开放的,每次扣4分;保洁人员工作期间不穿标志服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影响城市形象的(如打扑克、打麻将等),每次扣3分;有明显异味的,每次扣2分。(此项考核对象仅限一类、二类公厕)
3.厕内地面、坑位、门窗玻璃、墙壁、灯具、大小便器等设施有污物、破损、乱刻乱画、蛛网等现象,每次扣1分;有蚊虫或蝇蛆,每次扣2分;物品乱堆乱放,每次扣3分。公厕周边有杂草、垃圾堆积的,每次扣2分。无故锁门影响市民入厕的,每次扣4分。因管理不到位被市民投诉的,每次扣5分。(此项考核对象为所有公厕)
(二)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
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每月通报公厕考核情况。年终,对各区镇、部门扣分情况进行汇总,并按“日常考核扣10分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扣0.01分”的标准计算各区镇、部门的年度成绩,扣完1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