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
荣成民间对灵物的崇拜,首推黄鼠狼,它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有的人把它当做仙家来供奉。特别是一些身体不好的妇女,据说常被它昧住了,变得神经错乱,喜怒无常,时笑时唱。人们甚至看到,说黄鼠狼躲在草堆背后,或墙头上,它怎么动,被昧住了的妇女就在家怎样耍。由于人们的迷信,一些巫婆神汉便专设神龛供奉“黄大仙”。通过他们的作法、宣传.人们对黄鼠狼很迷信,甚至不敢叫它黄鼠狼,而叫它为“老邻居”,
狐 狸
俗称媲子。民间当成仙物来敬奉,有些巫婆神汉家设神龛伺候“胡仙”给人看病解难。算命时,先给“胡仙”焚香叩拜,然后闭目合十,连打两个哈欠,浑身筛糠似的颤动一番,就开始唱、跳,说是“胡仙”附体,俗称“下神儿”。唱过、跳过之后,再打一个哈欠装作清醒过来,说不记得刚才自己所作所为,那全是“胡仙”的作法,不过叫他代行罢了。民间传说狐狸很有灵性,会炼丹,炼丹日久就会成仙,所以,人们不能欺负它,要善待它,它也知道报恩。据说大地主牟二黑子的祖上很穷,成天包粽子卖。一天黑夜打雷,他用蓑衣救过一只狐狸。狐狸问他要什么,他回说要三升米。狐狸点头说:“好,你回家把锅摘下来,用升接着,我从烟囱给你送米。”回家后,他把这事告诉老娘。老娘有心眼,把锅摘下后,用簸箕接着烟道。二更时候狐狸送米来了,哗哗地直往地上流。狐狸看这三升米总是灌不满,就更使劲地搬运,到天亮三间房全装满了米,牟二黑子的祖上就这样发了。因此,狐狸能给人祸福,也愿和人开玩笑。不过,在荣成对于神经错乱、胡言乱浯、行为失常的人,人们大都不往狐狸身上推,而是赖黄鼠狼,说它昧人。不知是否受《聊斋志异》的影响,荣成传说中的狐狸精,大都可亲可爱,特别那些道行不深的小女狐狸,非常活泼,惹人爱怜。譬如黄山附近有个传说非常动人。说有个青年孤身一人在山上劳作,一只小女狐狸非常同情他,便化做人形跟他结了婚,使这位青年劳作之余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生儿育女,后来繁衍成一个大村。另一个传说更奇特,说峰山有个狐狸洞,里面住的都是成仙得道的老狐狸,他们大都在北京狼牙胡同经商,如经营珠宝玉器,珍奇古玩;也有的经营估衣杂货,布匹绸缎。他们发财之后,不忘老家的百姓,施药问诊,治病疗伤,所以,附近百姓非常感激他们,专门在峰山寺旁为他们修了一座“胡三太爷庙”。一些老年人特别是老太太对“胡仙”深信不疑,有了犯难之事,常向狐狸祷告。
刺 猬
过去被认为是神虫,伤害不得。据说谁家草堆粮囤有刺猬做巢,谁家运气好,招财进宝,草烧不完,粮吃不完。所以,春节捏灯,清明蒸燕,都少不了刺猬。
蛇
俗称“圣虫”或“剩虫”,据说是长了冠子的小蛇,主家运兴旺发达。捏灯时,每个收获季节的月盘上都盘着一条圣虫,并把它放在粮囤、衣柜里,以寄托财运亨通、使用不尽的期望。
蛤 蟆
俗称“老嘴巴子”、“癞蛤蟆”。人们喜欢它吃虫,所以,春节捏灯时,要捏几只蛤蟆灯放在门槛底下、锅台后,使外面的虫子进不来,而家里的虫子、苍蝇被吃净。民间传说,别看它行动迟缓,它最大的特点是会叠道。有时它瞪着两只大眼,趴着不动,实际上是在那里叠道,即把路叠起来,然后一步跨过去,一步便跨十几里。
喜 蛛
人们把喜蛛看做喜庆之物。每个家庭房梁、屋笆下都有喜蛛,如果落下来,谓之“报喜”,而且人们总要念叨:“朝报喜,夜报财,正晌午时客人来。”
喜 鹊
俗称鸦鹊,荣成把喜鹊当成报喜事的象征。如果喜鹊朝谁家叫就是给谁家报喜。荣成最有趣的民间传说是七月七喜鹊上天应差搭鹊桥的故事。据说每年七月七这天,都看不见喜鹊,它们到天上应差,在天河卜搭好鹊桥,供牛郎织女相会。应过差的喜鹊都有记号,头顶上少了一撮毛儿。所以,那些偷懒没到天上应差的喜鹊便躲在高粱地里,互相拔去头上的毛,以避免被人发现。
鲸
沿海渔民和航海者视鲸为神物,沿海民间传说它是龙王爷的保驾大臣。“过龙兵”时走在最前面的是押解粮草的先锋官——对虾,它所押解的是成群的黄花鱼和娩鱼。先锋官后面充当仪仗的是对子鱼,仪仗队后面是夜叉,龙土坐着由十匹海马拉着的珊瑚车,鳖丞相在车左边,车两边就各是四条大鲸鱼,俗称炮手,由它鸣炮前进。所以,见到鲸鱼群,就是见“龙兵过”,所有船只必须避让,焚香烧纸,敲锣打鼓。专营海运业的大帆船都带响器,并向海里倾倒大米、馒头,为龙兵们添粮草。等到鲸过后,渔货船方可恢复作业或航行。
瞥
荣成的渔民不怕海龟不怕鼍,最崇敬海鳖。据说海鳖善于变化,给人以祸福。所以,渔民作业允许捕捞海龟,但万万不能得罪海鳖。渔民说有时它爬到网上,看似只有碗口大,可下水后霎时变得比碾盘都大,凡见到它,不仅要烧香烧纸,还得磕头祷告。海上作业的人都忌讳说鳖,而叫他“老人家”、“老帅”、“老爷子”。有些习惯也由它引起,如渔船和帆船下锚时,首先要高叫一声:“给——锚——了!”喊过之后稍停片刻再将锚掀进海里,据说就是怕伤着它,叫它避——避。
树
对树的崇拜主要指古树,据说古树年久日深,自成精灵,就有了灵验。如槎山延寿宫的古藤,就被人当成精灵,去烧香叩拜许愿,求治病难。还愿的红布、红绸,挂满树枝。而且,民间经常传说,某某村杀古树,锯得古树流血,执锯者当场毙命。荣成南起石岛,北至埠柳,都传说“老葛老椴”的故事。据说有座庙,不能养一百个和尚,只要到一百个,夜里就会被妖魔吃掉一个。究竟是什么妖怪,谁也说不清,反正庙里的和尚只能保持九十九个。这天来了个铁匠,非要住庙不可,和尚告诫再三,铁匠执意要住。晚上,铁匠生起炉火,烧了一根大铁棍就睡了。半夜时分,突然妖怪张开血盆大口要吃铁匠,铁匠拿起烧红的铁棍猛塞进它嘴早,那妖怪哇的一声逃走了。第二天一看,原来是庙院里的葛子成了精,它被烧焦了不打紧,也连累了它旁边的椴树,所以,荣成有句俗话叫“烧了老葛连累了老椴,皆因没摊上好邻居”。同时,人们惯常把桃枝柳枝当做避邪用的灵物,小孩第一次走姥姥家或过端午节,都要剪段桃枝让小孩抱着或挂在门上。至于桑树、樗树,只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与不平。据说有位皇帝争天下时几天没吃东西,是桑树把桑椹给皇帝吃了才有了力气,杀败敌人得了天下。可当了皇帝后应该封赏桑树,谁知手下人错把封赏的圣旨挂在樗树枝头卜,结果桑树气破了肚子,而樗树呢,恬不知耻地摇晃着本不属于它的圣旨哩。
石 头
灵石崇拜,是人类原始崇拜形式之一,有的称之为巨石崇拜,但都是以石头作为崇拜对象。主示日的最后一天,即正月初十,就是祭石头的,这天是石头的生日。过去盖房子山墙凡是冲着路口或犯形煞,都在墙上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用它来避邪镇妖禁不祥。据说用石头做镇灾灵物始于汉唐,唐代莆田县衙镇宅石铭就有“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的字样。后来人们加上泰山二字,是因为泰山乃五岳之首,至尊至圣,用它的石头镇宅能逢凶化吉,镇伏一切妖魔。但荣成人最崇拜的灵石莫过于“儿女石”。“儿女石”荣成有两块,一块在石岛镇西岚村西路南,一块在人和镇老板石村东路北。两块石头形状大体一样,略成圆柱形,高约六米,直径三米左右。它周围乡镇,人们祈子不到庙里找送子娘娘,也不去拴娃娃,而是到儿女石跟前扔石头。扔时要背对“儿女石”,弯腰,从两腿间向上抛石头。凡抛到“儿女石”顶上没有落下的生儿子,越过“儿女石”顶的生闺女,至于抛上去又落下来或根本没抛上去的,想要子女只得加倍努力了。
朱 砂
能避邪,驱鬼镇妖,所以判人死刑都用朱笔点一下.末尾一勾,就是使他的鬼魂不能和人作对。如果阳宅不靖,可以用朱砂画符镇定;小儿惊悸,朱砂也可用于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