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 会
原为祭祀神佛而举行集会,地址一般设在寺庙所在地或附近的地方。会问除念经礼佛之外,还有还愿唱戏酬神的。后来商人逐渐介入,形成了祭神、游乐和贸易融为一体的庙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祭神倒变得无足轻重,而游乐、贸易才是庙会的真正内容。由于寺庙多建在山上,所以庙会也称山会。赶会、赶山,都指赶庙会。清末民初,境内庙会多达67处。1940年日军侵入荣成,庙会全部停止。
行(读xing)会方式
荣成各地的庙会,每逢会期,善男信女、巨贾大商、巫医乐师、百工杂役都从四面八方拥向会址。周围村庄百姓以村为单位,敲锣打鼓,列队前进。同时由各村组成的秧歌队、高跷队、抬阁、背阁、龙门秋等全副仪仗蜂拥而至。不过大都先在会址以外等候入场,此时,谁的锣鼓敲打得最响,谁家的杂耍演得最为火爆,会赢得人们的阵阵喝彩。所以,未进会址便拉开竞赛的序幕。
行会开始,先由方圆附近村庄串联表演,各队均鸣三眼枪三响,抽响开道鞭,以高一丈五尺的高立照和开道锣为前导,紧接以各种旗幡伞扇组成的方阵徐徐入场。旗阵之后或是高高的龙门秋,或是抬阁、高跷队、秧歌、舞蹈杂耍等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行进边表演,整个庙会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笙管唢呐,鼓锣钹钗,人欢马叫,热闹非凡。各村村董、会首及远道来宾进入会址后,鼓锣笙管暂歇,开始祭神。祭神,一般由寺庙僧道主持,信男善女焚香叩拜,并捐香火钱。然后,观赏神像,俗称散香,给布施钱。荣成庙会均按此程序进行,只有成山庙的行会方式与众不同。据成山庙还俗道人工如乾回忆及《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成山庙会称“滕将军会”。《中华全国风俗志》载,荣成县之东,距城三十里,有成山,山有成山庙,俗称始皇殿。年届阴历六月初五日,附近各村,群趋赛会,名“滕将军会”,演戏五日。远近人士咸来赶会,有拈香者,售物者……贩大走卒,奔走喧嚷,大有人山人海之观。成山庙的祭神活动,也与其他庙会有异。“滕将军会”的祭神活动叫“行会”。有一村一会者,有数村一会者,每会都用“姥姆驾”,舁(读yu,共同抬着的意思)滕将军神位,驾之周围编挂纸宝,旗锣伞扇为驾前驱,巡行各村。驾到时放炮相迎,神威凛凛。会将到山,庙中道士击饶鸣钹,名曰接神。迎神至庙,迨各会皆至,群复燃香,名曰参神。参神既毕,各会舁神驾而归。是日各村午后,大张筵席,名曰吃会。赶会者各出钱若干,名曰会印。所以,滕将军会又叫吃会。成山庙会的这种行会方式,恐怕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据王如乾回忆,参神结束后,庙中设道家素食招待各村会首。而后会首带村民返回,各村再开“吃会”。大致民国十年前后,滕将军会告歇。至今荣成留传—个贬义问,称那些专占小便宜的人叫“吃会人”。其实,滕将军不是神。滕将军名国祥,蓬莱人,康熙年间任登州水师参将,巡哨时与海寇战于鸡鸣岛,遭火攻致死,于成山庙前殿祀之。
祭神之后,娱乐、贸易、游艺活动自由开展。此时各村行会之人亦解散,参加行会,游人多为外地人。规模较大的庙会连唱五天大戏,甚至唱对台戏,热闹非凡。庙会的贸易可分五类:第—类是日用品、这一类是指当地或远道来的客商经营的各种土产品,如各种农具、日用百货、棉布绸缎、针头线脑、铁器用品等。所有这些行市,货物数量、花色品种,都比平常市集多出数倍,买者卖者有来自数百里之外,如县城南关的关帝庙会,有来自潍县、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客商。第二类是饮食类,在庙会贸易中饮食业最为兴旺。饭馆、酒馆多搭临时布棚、席棚,棚后搭设炉灶,棚内棚外均营业。但最具本地特色的是本地农民经营的小吃,他们有的设饭桌,有的不设饭桌。设饭桌的,如贴饼子、蒸小咸鱼的,刚出锅的苞米饼子,就小咸鱼,非常适合农村人的口味。野露锅,一般用七印锅,半截油桶为灶,烧松柴,锅内豆腐、虾皮、白菜、杂碎,一锅烩。设吃饭矮桌及小凳,以碗论价。由于炖的时间长,味道鲜美,经济实惠,深受游客欢迎。有的摊位还设酒壶卖酒佐食:荣成卖下货的习惯将煮好的下货放在木制食盒里,盒盖下放案板,现切现卖。有吃的即坐在小桌旁,切上一碟下货,筛上一两白酒,自斟白饮.倒也自在。烫麻糖的,荣成早年称油条为麻糖,而且不喜干吃。所以,卖油条的都设小锅,锅内开水沸腾,有买的即将油条放进锅内,用开水一滚,立即用勺盛在碗里,使人感到热乎乎的。而海货小摊,更引人入胜,种类也多,如卖海蛎子的。荣成卖海蛎子的多是农村妇女,自己赶海赶来的,在家煮熟用罐连汤盛来,篓里摆放几只碗和调羹,卖时论勺儿。卖海蛎子的都不卖干粮,所以她们大都依附在卖火烧、烧饼的旁边,使买主既能吃到蛎子。又有干粮充饥。
卖八蛸的与卖海蛎子的相反,大都是男人。他们将八蛸煮熟,浸在罐的原汤里,两个一对用干马蔺拴好,一买就是一对。由于在家煮时已下盐,所以不备盐及佐料。还有卖对虾、波螺、抽抽等,整个庙会儿乎全是吃食巾场,以至“嬉游市肆,贸易一切。物饥者,饭渴者,酤倦者,藉草坐且卧,前恭后倨,无所复矣!”又是一个狂欢的节日。
第三类是骡马市,荣成是个农业县,庙会又多在农村附近举行,骡马等牲畜交易成为庙会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骡马交易是非常自觉的,它远离游艺、食品、娱乐的中心地带,在会址比较偏僻的—隅为市。人欢马嘶,倒也充满农家气息。特别是三台山、蓬莱山、五泉山、南关庙会,骡马市的规模很大,占地十几亩。荣成有个习惯,高落山以南的农村剩余劳力受石岛航运业的影响,多闯朝鲜、崴子,在那里开菜园、干杂役;崖头及崖头以北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多走京闯卫,以挑水为生;终年辛劳积下几个钱,回家过年、探亲途中怕遇强人抢掠,便在德州或沧州买头毛驴,—来变钱为物.二来可以代步,免除长途跋涉之苦。回家过完春节,攻攻肥,便牵到庙会上出售“所以,这几个庙会的骡马市特别兴旺,成交量也高。因为德州、沧州驴价便宜,多为走驴,能驮能拉.走得又快,颇受当地农民欢迎。
第四类为玩具与民间艺人表演经营,这类贸易对母亲和儿童深具吸引力。玩具市上卖木制枪、泥制玩具的为最多,如齐山的泥制娃娃、老虎等最受孩子们的欢迎。民间艺人的营业性表演,首推打把式的。所谓打把式即敲锣练功夫,练—阵将锣面朝下向观众收钱,嘴里唠叨着:“兄弟初来乍到,请老少爷们多多关照。练得好了,赏两个钱买碗饭吃;练砸了,你别走人,给兄弟捧捧场,兄弟接着重练……”耍戏法、耍猴的、说大鼓的、跑马戏、拉洋片的、唱头儿戏的充斥着庙会的各个角落,也最吸引人,是游人最集中的去处。
第五为博彩业。旧时荣成几乎所有庙会都设赌局,如蓬莱山庙会光宝棚就设十几架,供赌徒押宝。除宝棚外.露天的骰子摊、牌九摊、六门宝、黑白宝摊往往有几十处。庙会结束,多少人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生活无着。荣成的赌博以民国初年最为盛行,30年代后期,除城镇外,农村赌博渐渐消失。
庙会规模
庙会规模与庙会会址、办会时间有关,如成山滕将军会,地处偏僻海隅,办会时间恰逢农忙季节,所以规模较小,行会人数约万人左右,多为东八村之民众,及龙须一带之渔民。相反,蓬莱山庙会正是农闲的三月十三日,春地刚刚耕完,春播尚未开始,所以规模也最大,行会人数达五万多人。并有天津、大连、潍县、烟台、青岛的客商参与。从行会人数划分,一万五千人以下的庙会,有天后宫、俚岛山、御驾山、三官庙、灵应山、高落、群仙山、虎础寺、朝阳洞、埠柳集、马王庙、帽山、天瑞庵、滕将军会等十四处。一万五千人至二万人的庙会有龙山、仙姑顶、槎山、娘娘庙、龙王庙、水宫山、端午山、陈家埠等八处。二万到五万人的有马牙河、蓬莱山、三台山、县城南关、五泉山庙会等五处:
上述庙会自1940年日军入侵荣成后,被迫关闭。1945年口寇投降后,抗日民主政府于石岛南滩举行物资交流大会,与会人数达十余万之多,盛况空前,各种游艺活动较的更加丰富多彩。此后,物资交流大会、骡马大会经常在各集镇举行,“文化大革命”中被当做“资本主义”取消。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振兴,庙会又有所复兴。1996年,荣成石岛湾省级旅游渡假区于朝阳洞山下举行了改革后的首次庙会——荣成石岛海会,参加人数达万人之多,潍坊风筝放飞队前来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