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丧
不满两岁的婴儿死亡后,通常不葬埋,多用谷草卷住尸体,请孤寡老人夹着,扔到野外或乱葬岗喂狗。两岁以上,可用席子裹住或用简易木匣成殓.在自己地头择块僻静地方埋葬,坟堆不宜过大,只圆坟一次.不进行任何丧事活动。十二岁以上到未婚的,视家庭经济情况,可用木匣成殓,也可按成人丧仪。用木匣成殓者,仍按童丧处理,葬在自家地头,或祖圹后指定的地点;按成人礼仪的,可冥婚、立嗣、立神主、入祖坟,由立嗣人奉祀。
客 死
亡于外者叫“客死”-当亲属接到客死消息后.要立即供起死者的灵牌,穿戴孝服,将此者尸体搬回,但尸体不得进门,需在门外搭起灵棚进行丧事活动。如果客死他乡,亲人要将尸体搬回故乡安丧,则必须先用棺木成殓,并将一只公鸡头戴红彩放于棺上,—路上凡换车、换船、人抬、橇拉,均需香纸祭吊.并由护灵人提醒死者,以防受阻,此谓“拉生灵”、穷家小户无力“拉生灵”,只能以后将死者的枯骨带回故乡埋葬,俗称“背骨殖”,同所有客死者—样,凡此种种均不得进入家门,一叨丧事活动均在门外进行,
浮 厝
俗称丘子。即用砖石将棺木围砌于地上,暂不入土归葬,称为浮厝。有两种情况可做浮厝处理。一是远离故土或身在异国,一时难回故里或难回国奔丧者,可作浮厝暂寄,待条件允许,可运回故里殡葬或奔丧的。是新择茔地,妻先亡者,得将妻棺浮厝于新择茔地地面,待夫故时同时下葬。但浮厝时,一切丧事活动照常规进行。
假 坟
境内沿海航海业渔者很多,发生海难时,尸首冲上岸者按客死处理;尸骨无存者,丧事照常,惟棺内只置死者生前所着衣冠而葬,俗称修假坟。葬后,祭礼活动按常规进行,以寄托亲人哀思,即海边妇女所说“有个哭的地方”,如果不修假坟,她们连哭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关于“烦客”
无论是婚礼还是丧礼,礼俗非常繁琐,寻常人家可以删繁就简,大户人家则不同,非常讲究礼俗以显示大家风范,而自己又无力经营,便需请人办置、处理。他只要告诉人家他想办的规格、亲朋人数及准备花多少钱,交承办人全权处理,这承办人便称“烦客”。因为对东家来说,他也属于客位,但处理红白喜事中他反客为主,代表东家行施权利,故又称知
总。他的任务,以丧事为例,有九大项。
扎堂棚:堂棚一般在灵堂门前的庭院中,供摆设祭馔、行礼和宾客吊祭用,所有祭帐、挽联、匾额、仪仗均陈列其中。
扎旌棚。以备放置旌铭。
扎罩棚,,以供安灵舆、罩衣。
扎纸草棚。安放扎材、冥物。
扎鼓手棚。供乐队奏乐用:
竖牌坊。分门坊、过街坊两种;
筹备宾客食宿的房屋及地方,如设大宾棚、礼宾棚、经棚等。
邀请大宾,礼宾、诵经僧道、吹鼓手、杠夫、知棚等。
上述任务完成,需要很多人陪同,因此烦客内部也要请相应的人来做这些工作,他们内部有严密的分工。负总责的称为知总,会计称知帐,有大宾的必须请一位读书人相陪,谓之知大宾、知宾、知客、知僧道、知铭旌、知灵车、知仪仗、知乐棚、知事、客街等。这些人员事前要设宴招待,交待清楚,用烦单形式把各位的任务书写明白交给各人,连烧茶供水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各负其责,善始善终。丧事完毕,丧主设宴招待,并付给费用,赏钱予以酬谢。